开发一款WPS是不是分分钟的事情?

先说个开头,对于WPS和华为鸿蒙系统的关系,有些人把两家公司商品的竞争带了进来,有些捧雷总的人说 没有WPS鸿蒙就会空中楼阁;而有些人则说,余总在鸿蒙系统中用WPS是给你面子,没有WPS华为分分钟开发一个取代你。

首先说说鸿蒙和WPS的关系,绝对不是这些人想象中那样是雷总和余总在你死我活相争的关系,其实大佬之间厂家之间的关系远比大伙看到的想到的要复杂许多。如果仅仅因为是竞品或者竞品的对手控制或投资的企业就绝不使用,那么华为和小米早就不存在了。两家公司除了手机和汽车及周边产品的竞争之外,共同投资的企业互相的专利合作都不少,WPS不过是一个比较明面的例子而已。

其次回归题目,说说WPS的开发问题,开发一款WPS是不是分分钟的事情?

其实这个问题早就有了答案,只要看看office的现有产品和历史产品就知道了答案。

自从微软office从Mac和IBM电脑中独立出来并凭借windows 挟天子而令诸侯,几乎在全球横扫天下,但世界从来没有因此安分过,国外最早有wordstar、后来陆续又openoffice、libreoffice、freeoffice,据说韩国至今还强制要求采用hancom Office;国内除了WPS,曾经出现过红旗Office(红旗公司还在,但office产品已经消失)、现在也还有永中office(不知道有多少人知道?)。

可见office作为软件,开发的难度的确不大,至少有点实力的公司都可以做一个。

但在全球,除了微软office,能在商业化上做得有声有色的也就只有WPS了。作为一个产品,除了技术更重要的是在市场中找到生存之道。这点目前还真看不出有更好的产品。

就是WPS本身,能生存下来并活得有滋有味,也得益于几个因素:

一是求伯君和雷军的坚持和韧性,这个大家可以网上找到资料,在1996年那阵,如果不是求伯君和雷军,WPS估计早就被放弃,金山也可能变成一家纯网游公司(看看那个时候曾经也很辉煌的CCED、wordstar 等等消失得无影无踪),求伯君和雷军坚持下来纯粹是出于情怀而不是商业价值,然后才能在雷军的互联网思维下从手机开始重新出现在市场,出现在人们的眼前。

二是中国政府的国产需求,WPS活了下来一直都很辛苦,在移动端在兼容性一些十分小众的市场左右突围,从1996年到2010年前后,一直是靠金山软件的游戏业务输血,并且难得的收入也是国内企业为了应付微软庞大的版权费用而从牙缝里挤一点给WPS。但后来故事就完全不同了,雷军从金山离职再重新回头掌控,把wps全面互联网化,又恰逢国家正版化和国产化进程汹涌,才终于成就WPS的“一个坚持梦想并最终取得胜利的励志故事”。这个故事可以参考《WPS逆袭微软Office背后 雷军揭秘:这是中国软件行业最励志的故事》。

三是早期WPS和微软之间的微妙关系。在微软进入中国之前,WPS已经成为了国内的事实标准,现在的人不知道,但经历过当时的人会记得,一张软盘上面保存的.wps文件是公司办公的标配,很多公司都有专门的WPS打字员,微软因此与金山达成了wps文件格式兼容协议,而金山在windows时代艰难生存的唯一法宝就是模仿微软的office,而在这长达十几年直到今天的过程中,微软居然一直没有对金山的界面进行打压,我个人感觉与早期互相关系有一定的姻缘(这个只是个人猜测,至今没见到任何公开资料)。

所以那些说雷总和余总竞争,会不让WPS适配鸿蒙的人和那些鸿蒙自己会开发WPS的人,都会失望。

WPS适配各个平台从而让自己生根发芽是WPS能生存下去并发展壮大的必经之路,同样鸿蒙是不是需要开发WPS并不是有几个软件员就可以决定,而是要基于生态基于长远发展基于资金投入回报等等考虑才能做出的决策。

WPS开发的整个结论也很清晰:开发一个一样功能的软件很多公司可以做到;但要开发一个同样功能同样成功的产品则很少公司能做到,不仅需要技术,还需要大的投入也需要强大的市场运作能力,甚至还需要一定的机遇。


致敬金山,选择一个古老的界面


粉丝的话,看看就行了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11-05

标签:数码   事情   微软   鸿蒙   金山   公司   华为   关系   产品   软件   竞争   故事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