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明穿了防晒衣,怎么还黑了三度?”“戴了防晒面罩居然晒出分界线” …… 最近,“穿着防晒装备却越防越黑”的话题频频登上热搜。那么,市面上琳琅满目的防晒衣、防晒口罩,到底怎么选才靠谱?别慌!这份实用小妙招请收好。
1
防晒衣、防晒口罩能不能防晒?
能!但有硬门槛!中国纺织工程学会专家杨陇峰提醒,选防晒装备不能只看“防晒”二字,得抓准核心标准,不然很容易踩坑。
先看“身份证”,想知道防晒装备靠不靠谱,先查它的“防紫外线身份证”——必须符合国标GB/T 18830-2009《纺织品防紫外线性能的评定》,这是杨陇峰强调的“底线标准”,还得同时满足两大要求:
•UPF值>40(紫外线防护系数,数值越高防护力越强)
•T(UVA)<5%(长波紫外线透射比,越低说明紫外线越难穿透)
划重点!符合这些标准才能称之为真正的防晒衣!缺少任何一个标识均为不合格产品。如果没明确标注UPF值的“防晒衣”,本质就是普通衣服,达不到科学防晒效果!
2
越防越黑是怎么回事?
•纤维松散的面料:织法太稀会形成“紫外线通道”,紫外线能轻松穿透,无法有效阻挡UVA(晒黑主因);
•过度拉伸防晒产品:把防晒衣、口罩拉扯太大,面料缝隙变大,再加上汗水浸湿、反复清洗导致涂层脱落等,防护力直接“断崖式下跌”;
•无UPF标注的“三无产品”:只喊“防晒”口号,没任何标准支撑,穿了纯属“心理安慰”。
•“热黑”效应:防晒装备若不透气,会使面部局部温度升高(如超过40℃),激活黑色素合成的关键酶——酪氨酸酶,加速黑色素生成。高温环境还可能削弱皮肤屏障,使黑色素更易沉积,导致皮肤暗沉。
3
靠谱防晒衣咋做的?
靠的是这两种“防护术”
专业防晒衣、口罩的防护力,主要靠两种方式实现:
•物理防晒:面料织得特别密,像一层“小盾牌”似的盖住皮肤,直接挡住紫外线。织法越密实,面料缝隙越小,紫外线就越难钻进去。
•化学防晒:在纱线或面料加工时,会添加特殊的“紫外线吸收剂”,能增强面料对紫外线的反射和散射能力,相当于给防护加了“双保险”。
划重点!选择防晒衣时,聚酯纤维防晒效果最佳,锦纶次之但更透气;避免纯棉或亚麻(沾水后UPF骤降)。
4
三招炼就“火眼金睛”
再也不踩坑
1. 查“身份证”:翻衣服标签,必须有“GB/T 18830-2009”字样,这是防晒产品的“防伪钢印”,没有就直接放弃。
2. 看硬指标:UPF值要明确标注(比如UPF40+、UPF50+),但不用盲目追高——日常出门,UPF40+就够了,能阻隔97.5%以上的紫外线;有些商家宣传的“UPF200+”“UPF500+”甚至“UPF2000+”,存在变造概念、过度营销的嫌疑。
3. 选“实战”款:满足前两点后,颜色、材质、款式就按自己喜好来——喜欢凉快选轻薄款,怕晒选连帽款。
5
什么颜色防晒效果更好?
普通衬衫能替代防晒衣吗?
在同等面料条件下,红、黑、蓝、深蓝等深色系衣物的防晒效果更胜一筹。因为深色衣物使用了高浓度的染料,能够像“紫外线捕手”一样,更有效地吸收紫外线,从而显著减少到达皮肤的紫外线伤害。然而,深色衣物也存在一个短板:它们在吸收紫外线的同时,也会大量吸收阳光中的红外线(热量),穿者的体感温度会更高,感觉更闷热。浅色衣物虽然能反射更多的可见光(使人感觉更凉快),但其反射紫外线的能力相对较弱,相当一部分紫外线仍会穿透织物。
因此,在选购防晒衣时,需要综合考虑防晒需求和穿着舒适度:如果对防晒效果有更高要求(例如:长时间户外活动、紫外线强烈环境)建议优先选择深色系衣物。如果更看重透气凉爽感(例如:日常通勤、紫外线强度中等环境)建议选择浅色衣物。
那普通衬衫、皮肤衣能当防晒衣用吗?普通衬衫、皮肤衣确实有一点防紫外线能力(紫外线照到面料上会被反射、散射),但普通衣物织法不够密、没有防晒处理,所以别指望它替代专业防晒衣。
【特别提醒】
请注意保留购物凭证,万一遇到虚标参数、以次充好等问题,可及时拨打12315投诉维权!
文案:汪菁璐 别培辉
制作:张灵 宋越 杨洁
来源: 新华网
更新时间:2025-08-25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