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个城市集体亏损,又一个泡沫碎了…

又一个泡沫碎了,

26个城市集体亏损,以前总听说:“地铁一通,黄金万两”“有地铁的房子更值钱”。可谁也没想到,短短几年后,地铁却在很多城市变成了“赔钱买卖”,像个填不满的“烧钱机器”。

一、地铁也开始“省电过日子”

最近有网友发现——佛山地铁悄悄进入了“省钱模式”:站内灯光调暗了、空调温度调高了、部分扶梯停用了,有些线路甚至提早半小时结束运营。

上网一搜才发现,类似情况并不少见——

云南一地铁运营公司拖欠2000多名员工工资和养老保险,总额超过2亿元;

昆明地铁集团连续12次因票据逾期被曝光,成了债市知名的“老赖”;

北京地铁去年票款收入68.28亿元,但运营成本高达203亿元,要不是拿到253亿政府补贴,净亏损将达到140亿元——差不多每两天就亏掉一个“小目标”;

郑州地铁年收入16亿元,扣除补贴后还净亏55.9亿元

兰州地铁更夸张,负债率高达82.40%…

另外,根据城市财经梳理,扣除政府补贴后,地铁亏损的城市数量正在逐年增加:

2020是15个(披露22个)

2021年是19个(披露24个)

2022年是27个(披露32个)

2023年是28个(披露29个)

2024年,从目前披露的28个城市地铁数据看,扣除政府补贴后,仅福州地铁和上海申通地铁利润为正,剩余26个都在亏损。

甚至连,有着“盈利王”之称的深圳地铁,这两年也爆出亏损消息,2024年财报显示,亏损334.6亿元,相当于每天亏损近1亿元。

二、为什么地铁普遍亏损?

如果没有补贴,大多数地铁都在亏本运营。经我们查询相关的资料,才终于看清地铁的真相——地铁不是“永动机”,而是需要持续输血的“吞金兽”。

首先,建造成本高得惊人:

报道显示,地铁造价成本十分高昂,每公里造价少则5-6亿元,多则超过10亿元,是高铁的6-7倍;

如果要建一条40公里长的地铁新线路,至少需要300亿资金。上海19号线每公里造价高达20亿元,被称为“史上最贵地铁”。

其次,日常运营也是巨额开销:

据深圳地铁透露的数据,算上人工成本、电力消耗还有设备更新,每年需要120亿元才能维持基本运行,相当于每3天烧掉1亿元;

人工成本才是最大头,《重庆市轨道交通(集团)有限公司2023年度跟踪评级报告》显示,人工成本达到了31.84亿元,在总运营成本60.73亿中,占比超五成。

如此高成本,得掏空多少个钱包?靠便宜的票价,根本撑不住。

三、既然赔钱,为什么还要建?

运营几天就要烧掉一个小目标,乘车人次并不高,比如北京交通大学中国城镇化研究中心教授赵坚就对南风窗指出了一个误区:“在许多有地铁的城市,地铁出行比例其实不到30%,不是多,而是太少了。”为啥还要积极建呢?

简单来说就是——大家都在赌明天。赌房价会一直涨;赌经济会一直高速增长;赌人口会一直增加,

于是就出现了一些奇怪的现象:有些地铁专往“没人的地方”修:

宁波地铁3号线修到了农田里,出口就是耕地;

佛山地铁3号线绕过人口密集区,拐去服务远郊楼盘;

昆明地铁4号线刻意避开主城区,绕道新兴板块。

甚至有的地铁站出口周围全是荒地。

为什么这样规划?因为过去相信“地铁修到哪,房价涨到哪”。在房地产火爆时,这招确实好用;但现在楼市降温,这些超前规划反而成了沉重的债务负担。

许多“超前”的线路设计,不仅拉不动地价、房价,还留下一堆后遗症,最直接的就是客流严重不足,实用经济性低,卖票收入远远覆盖不了运营成本。

比如之前停运拆除的珠海有轨电车1号线,每运输1个人成本就高达67元,是公交的13倍。

四,国家的应对措施

国家早就注意到了这些问题。2018年明确,提高了地铁申报门槛,要求:

①GDP要达到3000亿元以上;

②财政收入300亿元以上;

③市区常住人口300万人以上

④要求新线路每公里日客流量不低于0.7万人次

2021年又进一步收紧政策,严格控制新建平行线路。在此政策下,已有5条高铁项目被按下暂停键:

①新沂至淮安铁路。

②沪昆高铁与渝昆高铁连接线。

③荆州至岳阳铁路。

④赣广铁路

⑤成都至巴中至安康铁路。

这些措施都是为了防止资源浪费、控制地方债务。

所以,许多还在幻想要建地铁的城市,可以醒醒了。过紧日子的时代,再也不会像以前那样大手大脚。

五、地铁的未来会怎样?

面对困境,地铁可能面临三种结局:

第一种:涨价:向香港地铁学习

去年广州地铁也调整了票价优惠,将“15次后6折”改为“满80元部分8折”,相当于变相“涨价”。

今年昆明地铁已经完成调价,起步价不变,但同样里程需要花更多,比如此前每增加1元可乘坐5、7、9、11、13公里,调整后变为4、5、6、7、8公里。

第二种, 停运:向珠海学习

珠海有轨电车1号线因客流量少、运营成本高,最终被拆除;上海张江有轨电车也已停运,未来,运营不畅的地铁可能也会走这个路线。

第三种:降本增效,向佛山看齐。

比如,空调效果差,过道昏暗,广告牌熄灭,扶手电梯停运…以此来降低运营成本。

如果你的城市地铁出行这种情况,那大概就是,它已举步维艰,希望得到你的理解与支持了。

写在最后

从1969年北京第一条地铁通车,到今天26个城市地铁集体陷入困境,一个时代确实已经转变。

地铁涨价可能只是个开始,我们每个人都应该为即将到来的变化做好准备。

#头条创作者激励计划#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10-22

标签:财经   泡沫   集体   城市   地铁   珠海   昆明   佛山   铁路   上海   造价   房价   客流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