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观智库资讯|中国茶叶出口呈现“量大价低”趋势,破局关键有三点

来源:【四川日报-川观新闻】

川观智库研究员 朱炜琳

日前,中国茶叶进出口最新数据出炉,2025年7月出口量达3.28万吨,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16.4%,出口额同比增长9.6%。虽然茶叶出口量额双增,但呈现出“量大价低”的趋势。

中国农业国际合作促进会茶产业分会最新发布的《2024年中国茶叶进出口贸易分析报告》(以下简称报告)印证了这一观点:中国海关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茶叶出口量达37.41万吨,同比增长1.79%,创十年新高;但出口额同比下降了18.39%,均价跌至3.79美元/公斤,较2021年峰值6.22美元/公斤缩水近四成,自2022年以来出口额持续下降,总体呈“量增额减”特点。

究其原因所在,《报告》显示各茶叶出口省份大致有三点共性问题:一是低价竞争,“以量换市”策略导致茶叶出口深陷价格战。中国在国际茶叶市场中具有明显的竞争优势,但也面临着来自其他主要茶叶出口国的竞争,比如近几年越南、印尼等国以低成本低价位抢占市场份额,斯里兰卡、印度等地的红茶低价冲击导致国际竞争加剧。以上几个茶叶原产国,也是是当前在国际市场上出口规模较大且与我国茶叶出口商品结构相似程度最高的竞争对手。二是产品结构单一,同质化竞争加剧。品类方面,绿茶出口占比长期超八成,2024年白茶、乌龙茶等高潜力品类出口量占比不足5%,国际市场需求多元化的红利未被充分挖掘。三是国际标准适配滞后,难以打开高端市场。欧盟、日本等对茶叶的农残检测标准不断升级,其涵盖的农药种类繁多、要求日益严苛,许多茶企面临产品被退回、销毁等风险。

如何破解低价困局?总结报告观点和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等科研机构的研究结果,关键在以下几个方面。

提高产品品质,以生态认证等打开溢价空间。比如,广西拟推动有机茶园认证、生态茶园建设,通过建立从种植到加工的全流程质量追溯体系,对标国际标准(如欧盟、日本农残标准),突破出口技术壁垒。同时,瞄准欧美健康消费趋势,开发有机茶、功能性茶(如降脂茶、代用茶)等高附加值产品,通过国际认证突破市场壁垒。

提高产品附加值,通过深加工破解“低价魔咒”。在这方面,湖南的做法值得借鉴,通过培育特色茶产品,将小包装、袋泡茶、速溶茶等深加工产品占比提升至 15%,带动出口均价增长。报告还指出,需要联合高校和科研机构研发茶叶深加工技术(如茶提取物、茶食品等),提升产品附加值。

为茶产品赋予文化属性,通过“茶叙事”激活品牌溢价。比如,安徽借中俄“万里茶道”契机在俄开设文化体验馆,打开俄罗斯市场;计划在今年通过茶文化科普、茶制作体验和茶历史展示,促进茶旅融合发展,延展茶产业链条。

本文来自【四川日报-川观新闻】,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8-25

标签:美食   趋势   关键   资讯   茶叶   低价   出口量   产品   附加值   出口额   溢价   市场   茶园   品类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