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小米和泡泡玛特大跌,很多会员朋友很担心,到底怎样的企业还值得投资,灵哥这里写一下我自己的观点。
高盛发了个报告,认为小米受舆论负面等影响,现在对冲基金正在密集对其做空,并下调其目标价。
互联网有句话说,高盛反买,别墅看海,懂行的都会心一笑,华尔街玩这类把戏也不是一天两天了。
但并不是说小米过去的营销没有问题,某种程度,过度营销是大问题。
更深刻来说,这是一次百年未遇的大变局,即人类社会究竟往哪里去,作为人类的文明之光,中国社会究竟往哪里去?
灵哥套用一个心理学名词,虚假自体VS真实自体,人类社会往虚假自体的方向去,就是往毁灭的方向,往真实自体的方向,那就是重生涅槃的方向。
科胡特是最早提出这一概念的心理学家,在他看来,适当的自恋是好的,这可以维系一个人的自体凝聚,并且有时间可以通过搞事业等方式来修补童年缺损。
真实自体就是能一个人本来的样子,人类社会那些个本来的正常欲望和需求,无论是生存,连接,亲密关系,繁衍等。
虚假自体/夸大自体是为了掩盖自体缺损而被我执控制,虚构/夸大的需求,俗称人性的弱点,而过去的资本主义就很善于利用人性的弱点,从而把中产割成无产。
小米过去既满足用户的真实自体需求,也满足用户的虚假自体需求,即小米的产品用崭新的工业设计,生态布局挤占掉本来山寨货的产品,这是真实自体的消费升级需求。
但小米过去也满足用户的虚假自体需求,比如年轻人的第一辆车,山寨世界名车的造型,小字营销最强钢等。
用户通过雷布斯发布会的“仪式感”,对细节的极度拆解和各种高大上参数的展示,获得虚假自体的满足感,从而构成下单的冲动。
得承认,不是小米一家是这样做,过去几乎所有企业,特别是有互联网基因的企业都是这样搞的。
但今天中国社会总体在去“虚假自体”,比如舔狗经济崩塌了,高端餐饮关闭潮,奢侈品下滑,直播电商也大不如以往。
因此小米的挑战在于是否能有一次彻底的营销模式转型,减少对虚假自体的满足,堂堂正正的高举民族企业,高举做优质的中国产品的大旗。
另外一个主要在满足虚假自体需求的企业是泡泡玛特。灵哥在知识星球是最早提醒看好泡泡玛特前景的,也是最早提醒泡泡玛特到顶了!

这一次泡泡玛特直播间最出现的79很贵,反正有人买单,然后造成周五股价大跌。
真正的核心问题是,泡泡玛特的“情绪经济”到底还能火多久,换句话说,用户还会“傻”多久。
不要用现状来推未来,你会失望。如果你穿越回几年前,没人相信房地产会倒,舔狗经济会崩溃。
泡泡玛特的玩具到底是Fad,还是IP,这是值得深思的问题,Fad(也就是一时的风靡,潮流)往往来的快,去的快。
你固然可以说泡泡玛特是搭建了一个设计师的平台和全球的零售分销网络,但其卖的东西归根到底并不是一种满足真实自体的刚需用品。
灵哥并不是说泡泡玛特就没有价值,而是认为泡泡玛特如果真的想做成百年老店,至少应该把产品的质量做好一点。
如果连popmart都能印成pop maet,那迟早是会被用户抛弃的。
记住,在AI时代,正是因为假的越来越多,内容的创造越来越廉价,真实反而变成稀缺,真诚才是必杀技。
外网一个知名的AI开发者Arnon Shimoni写了一篇文章,无穷无尽的AI内容是一场灾难。
他拿电子邮件广告举例,以前如果要写一个情真意切的个性化推广邮件,需要一小时50美元的人工成本,一个用户平均每天每周能收到10封邮件,他对该推广内容是否真实的判断成功率有80%。
但现在,成本为零,用户一周被轰炸200封邮件,而用户如果一封封看,能识别其真实有效的成功率只有20%。
信噪比崩溃了,也就是说用户现在要花在识别这些真实性的成本远远超过可能的收益。
所以现在美国已经很多人不再接陌生电话,也不再看邮箱里面的一封封邮件了,直接就放弃了。
文章说,现在不是说需要不需要这个产品的问题,而是凭什么我要相信你的问题?
谁是真实的、谁是可靠的、我到底该关注谁?
文章的结论并不是说不需要AI了,而是AI只能辅助,建立真正的情感联结和信任,仍然只能靠人,品牌必须能清晰体现出人类的领导力与温度。
小米也好,泡泡玛特也好,更多的中国之光的企业也好,还是否值得投资,要看企业是不是真的对客户诚意满满!如果一味满足虚假自体的企业,走快捷径营销路线的终究不长久。
而中国整个社会正在党的领导下,发生一场深刻的经济转型,从过去廉价美元资本时代满足“虚假自体”的经济模式,转型为满足“真实自体”的人民经济。
(全文完,首发微信,欢迎大家关注我微信公众号ding_chenling)
更新时间:2025-11-11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