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首个,明日开跑!半马“神秘赛队”正在备赛→

全球首个人形机器人半程马拉松赛将于明天(4月19日)早上7点30分在北京亦庄开跑,竞赛规则于昨天(4月17日)发布。赛道全长21公里,途经经开区多个标志性点位。多个参赛队伍完成机器人的改造优化,进行最后的调试准备工作。

赛道起点南海子公园的机器人专用赛道/记者拍摄

昨天(4月17日)下午,记者在北京智慧电竞赛事中心看到各个参赛队伍进行着最后的调试和准备工作。在赛道起点南海子公园,机器人专用赛道已经完成搭建。赛道途经泡桐大道、文博大桥、通明湖公园等经开区标志性点位,以通明湖信息城为终点,全长21.0975公里。

昨天发布的《人形机器人半程马拉松竞赛规则》规定,比赛地形环境包含平地、坡道,共包括6个左转道、8个右转道,全程无折返。参赛机器人依次发枪起跑,每个参赛机器人出发时间间隔1分钟。北京经开区管委会副主任梁靓介绍,这次人形机器人马拉松的规则,实际上更像赛车的规则。每个赛队由机器人、操作手,还有工程师一起组成。比赛是计时赛,机器人通过起点线时开始计时,通过终点线时停表,机器人成绩为比赛计时与罚时总和。每个赛队有一名随行裁判全程跟随,及时判罚。

赛道起点南海子公园的机器人专用赛道/记者拍摄

备赛期间,各个赛队为了取得更好的比赛表现,对机器人进行了改造优化。天工队发言人魏嘉星介绍,天工队的参赛选手是“天工Ultra”,身高1米8,体重55千克。针对这次比赛,他们对它进行了设计和改造。在本体方面进行了轻量化的设计,让它变得更轻更灵活。也通过一系列技术,针对关节发热的问题做了解决。通过不断优化运动控制的算法,针对马拉松实地的户外地形比如短急坡或者长斜坡,让机器人在奔跑时能够更加稳定。他们在室内和户外进行了大量的模拟测试,让机器人更好地适应比赛当天的环境,目前已经进入了准备就绪的阶段。

天工机器人户外奔跑/受访者提供

比赛的另一位热门机器人选手“行者二号”,采用肌腱驱动的仿生方式进行奔跑,在轻量化、长续航方面得到了优化。行者二号队总负责人李清都介绍,比如说它的腿跟膝关节,特别像人的骨架。在行走和奔跑的时候,尽可能去模拟人的步态,能够降低冲击、更加节能。在轻量化方面,机器人的身高是1米7,加上完整负载之后在30公斤左右。动态续航的话,基本上可以行走6个小时,或奔跑4个小时。理论上,可以不用换电池跑完全程。

行者二号机器人进行奔跑测试/记者拍摄

今年的马拉松比赛迎来了智慧赋能,数智化指挥调度系统集路线管理、动态监测、视频巡检、人员调度、高效指挥等多元功能于一体,为赛事保驾护航。北京经开区营商环境建设局副局长付哲介绍,今年专门为马拉松做了数智化指挥调度系统,它重现整个城市的实景,范围覆盖经开区全域。能够基于实景三维,对真实现场进行调度和指挥。比如,能够实时地发现赛道上人员倒地的情况,做到全方位的安全保障。对机器人参赛选手来说,他们会根据机器人的奔跑速度设计不同的跟进路线,全程跟随机器人进行赛事保障。

行者二号机器人进行奔跑测试/记者拍摄

记 者 毛嘉惠 编 辑 朱艳婷 主 编 程 艳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4-19

标签:天工   南海   开跑   赛道   马拉松   人形   北京   行者   机器人   明日   规则   神秘   记者   体育   全球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