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江论剑”科创沙龙正式开张,聚焦前沿科技“一月一主题”

4月17日,“张江论剑”科创沙龙启动仪式在张江科学会堂举行,打造“政、企、研、投”融合的高端对话平台,深度赋能浦东经济高质量发展,全力助推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核心区建设迈向新高度。

一月一主题一赛道

浦东新区是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的核心区,5年来,浦东面向未来、面向世界,全力以赴打造国际科创中心核心区,全球规模最大、种类最全的光子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群加快建设,集聚了李政道研究所、朱光亚战略研究院等一批高能级科研机构,形成热带雨林式的创新生态,为全市乃至全国科技进步和产业升级不断注入强劲动力。此次浦东举办“‘张江论剑’科创沙龙”系列活动,就是为了进一步助推提升科创浓度、赋能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融合发展,进一步助推张江建设国际一流科学城。

记者了解到,“张江论剑”科创沙龙将以服务国家战略为核心使命,通过机制化、场景化、国际化运作,围绕“产、学、研、用、金、人”六个关键要素,采用“一月一主题一赛道”的机制,关注全球前沿科技的最新动态、重点产业的发展图谱、卓越智慧的共振交锋。

议题设置方面,沙龙将围绕世界顶尖科学家论坛、世界人工智能大会等月度热点,聚焦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人工智能三大先导产业发展,全年拟定脑机接口、人工智能、人形机器人等9个紧贴科技前沿、紧扣新兴热点的沙龙主题,形成月度化、主题化、序列化的头脑风暴磁力场。

嘉宾选择方面,沙龙坚持“立足张江,辐射全国,放眼全球”遴选嘉宾,既有破局领航的行业大咖,也有颠覆传统的新锐创客,既有博学致远的院士,也有顶尖卓越的全球智库。

场景打造方面,沙龙选择张江地标与青年人才科创集聚地,用最特色的科创地标引爆最前沿的科创话题,打造空间即内容、场域即生态的沉浸式对话体验。

活动现场,国家地方共建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上海科技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李政道研究所等12家单位签约成为第一批“张江论剑”科创沙龙战略合作联盟。同时,张江科学城建设管理办公室发布了《张江科学城生态引领行动》,未来张江将通过开放“张江论剑”十大会客厅、举办“科创张江”十大品牌论坛、开展“相约张江”十大文化活动、实施“美丽张江”十大改造项目等,激发头脑风暴,打造场景展示和宜居环境,力促不同领域、不同背景人群交流融合,提高科创交流浓度,提升张江科学城温度和品质。

首秀聚焦创新中心建设

此次活动,不仅代表科创沙龙正式开启,也是系列沙龙活动的首秀。首场科创沙龙以《何以张江——加快向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进军》为主题,邀请参与张江科学城建设的科研院所、产业、园区、资本等几方代表,围绕“产、学、研、用、金、人”六个关键要素,讲述张江如何主动服务国家战略,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

中国工程院院士、浦东新区科协主席丁健表示,2015年全年获批的国产1类新药只有4个,2024年创新药获批数量已经激增至37个,全球首发占比10年飙升近10倍,多年的发展让张江药谷实现了从跟跑到领跑。

国家地方共建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首席科学家江则聚焦人形机器人的认知革命。他介绍,国地中心正在打造全国首个异构人形机器人开源实体训练场,并通过数据采集与仿真训练,构建“数据-模型-训练场”三环紧扣的技术矩阵。

作为金融机构的与会代表,中国建设银行上海分行副行长董子泳在分享中表示,建行上海分行已率先提出技术全生命周期金融服务的新命题,开辟专利、数据、权益等无形资产系列融资的新领域,勇于探索以指数、认股权、撮合平台等新工具推进商投行一体化经营的新模式,助力科技创新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

上海科技大学党委副书记、副校长江舸介绍了上海科技大学成立12年来,瞄准基础研究前沿领域,推动学科交叉和科教融合,在光子科学、人工智能、生物医药、能源科学等重大创新领域积极布局,取得多项重大原创性成果。

圆桌对话环节,现场嘉宾聚焦硬核突破、创新雨林、解码未来等三个关键词,从自主创新、产业突破、跨界融合、人才培养、生态培育等多角度进行思维碰撞,探讨张江应该如何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把浦东这张上海科技创新的“名片”擦得更加闪亮。

上海市委常委、浦东新区区委书记李政出席活动。

原标题:《“张江论剑”科创沙龙正式开张,聚焦前沿科技“一月一主题”》

栏目主编:茅冠隽

来源:作者:解放日报 杜晨薇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4-19

标签:沙龙   浦东新区   科学城   主题   核心区   科技   人工智能   人形   上海   机器人   正式   中心   张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