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12月,毛主席首次出访苏联。
行前,负责安全工作的李克农、汪东兴等人,一遍遍地检查安保工作,唯恐出现一点点的纰漏。
但是在火车开出之后,还是遭遇了很多意外的情况。
李克农一时头大,但他很快就发现,毛主席的行踪,竟然被泄露了。如果不能抓到泄密的特务,专列随时会有危险。
于是,李克农发动了所有力量,想要尽快破案。
可能当时他也不会想到,自己会因为这件事,直接和国民党保密局的头子毛人凤,实现了一次对话。
这到底是怎样的一个案子呢?这一切还要从一封电报说起。
12月6日,就在毛主席专列启动后,解放军的监听电台便截获了一封密电,上面明确写着:毛主席将于12月21日抵达莫斯科。
这封电报暴露了三个致命信息:毛主席专列出发时间、预定抵达日期及访问目的。
更令人震惊的是,通过后续截获的电文显示,国民党保密局长毛人凤已联合美国顾问布莱德,制定了"东北技术纵队"行动计划,准备在哈尔滨实施暗杀。
毛人凤
此时距离毛主席抵达苏联仅剩半个月,周恩来建议推迟行程,但毛主席却坚决不肯。
所幸的是,由于安保工作严密,毛主席最终有惊无险。
但李克农知道,如果不能在毛主席回程前抓住特务,意外将随时有可能发生。
也正巧,此时公安部的电讯侦察局,突然截获了台北发往北平的一封嘉奖密电,其中说,一个代号为“0409”的人,最近“工作成绩优异”,保密局决定晋升他为陆军少校,并给了奖金银元三百。
得到消息后,李克农立刻警觉了起来。凭借一个老特工的直觉,他认为这个“0409”,应该就是泄密之人。
但是,“0409”具体是谁呢?
李克农虽然不知道,但是他感觉到,那些银元可不是那么好进来的,特务们肯定会有一个秘密的汇款渠道。
而且,这个渠道应该不会仅仅使用一次。
所以,只要去查一下北京和香港地区往来的汇款业务,就一定会有收获。
果不其然,刚刚调查没多久,有人就从11月的报告中,发现了蛛丝马迹。
这份报告中写着,天津金城银行西交民巷支行,在当月15日收到一大笔外汇,金额为5000元港币,约合人民币旧币4200万元。
这笔钱的收款人为"计爱琳",地址标注为"北京和平门外沈宅"。
经过进一步调查,李克农发现,这笔汇款是由中国香港恒生银行汇出,汇款人登记为"林亨利"。
但根据香港方面的反馈,当地似乎没有这个人。很显然,汇款人使用的是化名。
那么,以他为源头的所有跨境资金流动,就有可能是国民党特务的活动经费。
此时,调查北京情况的侦查员也有所发现。
原来,这个"计爱琳",和北京的新桥贸易公司,存在着非常诡异而又深厚的关系。
这家公司是在1949年8月注册的,工商登记显示,一个叫“计采南”的人,是这个公司的小股东。
而“计爱琳”,也是公司的股东,但是她的股本,却是分三次缴纳的。其中的最后一笔钱,是在11月月份补足。而这个时间线,与特务经费到账的时间高度吻合。
随着调查的深入,还有一些情况让人十分意外。侦查员们发现,原来“计采南”与"计爱琳"是同一个人。
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中,一个人使用化名也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
但是这么一来,计采南就从新桥贸易公司的小股东,变成了大股东。她利用公司来调配活动经费,就非常方便了。
而且,这个计采南的社会关系,也十分耐人寻味。
她现在所居住的房子,是属于前北平市国民党党部财务科长沈德乾的。
而这个沈德乾,和计采南的关系很不一般,甚至可以说是亲密;另外,计采南还有个弟弟名叫计兆祥,此人曾经被怀疑是国民党特务,后来突然就销声匿迹了。
这些线索合在一起,到底说明了什么呢?
既然查到这里了,对这个计采南,就必须要严密监控了。
很快,监听人员就从电话里得知,计采南要和几个人在北海附近的漪澜堂餐厅聚餐。
得到消息后,李克农立刻想到了一点:特务们刚刚得到了奖金,这是不是想要挥霍一下呢?于是,他命人乔装成茶客、船工,进入北海布控。
布控人员很快发现,参加这次聚餐的有五个人。其中的一个男子举止可疑,但是似乎很受尊重。
他全程说话云山雾罩,很像是某种暗语。而且,此人饭吃到一半,便声称"要去前门取茶叶",然后便离席了。
布控人员马上跟踪而去,发现此人叫了一辆人力车,然后绕着南池子、北池子等街道兜了三四圈,最后才来到了一个普通的民房门前。
当他掏出钥匙时,跟踪人员心头一惊。此人左手拿东西右手开门,两手之间形成了一种特殊的角度。
这个特征,与此前公安部门锁定的一些特务极为相似。跟踪人员几乎可以肯定,此人就是特务组织的核心人员。
为了将敌人一网打尽,侦查员并未立刻实施抓捕。
他们以“查户口”为名,走访了附近的邻居。据反映,此人名叫"计旭",是在几个月前刚刚搬来的。
侦查员马上回去翻找资料,结果他们发现,此人竟然就是国民党国防部二厅派驻北平的上尉报务组长计兆祥。
既然确定了此人是谁,那么接下来的就简单了。
1950年2月26日凌晨5时,上百名公安干警兵分四路,突袭了计兆祥的住所。
但计兆祥面对警方的搜查,却显得镇定自若,甚至还主动打开所有的箱柜。
但是,警察在一番搜索之后,却仅发现了部分收音机的零件和一本《电工手册》。如果拿不到真正的证据,计兆祥随时可能逍遥法外,然后继续作恶。
关键时刻,侦察科长曹纯之突然发现了异常:在西墙悬挂的一幅国画,尺寸比市面上常见的装裱画大了四分之一。他立刻走上前去,把这幅画取了下来。
果不其然,画的后面,是一个墙体的夹层,其中藏有美制BC-610型特工电台、6P1真空管、手枪、金条、密码本等物品,还有尚未销毁的215份电文底稿。
经查,这些底稿的字数达到了三万字。在建国后查出的所有特务中,计兆祥的“业绩”算是最突出的。
而随着调查的不断深入,计兆祥的更多情况,也被揪了出来。
他和计采南出生于一个商人家庭,在北平解放前夕受命潜伏。
由于其技术精湛,性格谨慎,所以他的这个电台,被保密局称为"万能电台"。
为了能在更近距离探听到我党的核心情报,他把自己的藏身窝点放在了距离中南海仅3公里的地方。
平时,他通过观察和聊天,套出了中南海周边警卫换岗时间、京郊军械库位置等37项机密。甚至连毛主席出访这样的机密情报,也被他搞到了手。
通过这些情报,他不仅获得了毛人凤的赏识,还得到了港币1.8万元、美元2400元的奖励。
至于那个新桥贸易公司,不过是计氏兄妹洗白活动经费的一个渠道。
案件收尾阶段,李克农决定,对计兆祥来一个“物尽其用”。
他让这个刚刚被捕的特务,向保密局发了一封电报,电文的大概意思是:万能电台已被我方破获,毛人凤你听着,得人心者昌,失人心者亡!
为了刺激一下那个躲在宝岛的同行,李克农还特意在电文最后,写上了自己的名字。
与此同时,哈尔滨公安部门也根据计兆祥提供的接头暗号,在帽儿山空投点抓获敌人的"特派员"张大平、于冠群等人,并缴获卡宾枪20支、炸药30公斤及金条50两。
至此,这起涉案人员达13人、横跨华北东北的特务案件被彻底摧毁。
1950年3月4日,在毛主席安全返京当晚,公安部也公布了案件的详情:主犯计兆祥被判死刑,计采南获刑三年,其余从犯均受法律严惩。
此案中缴获的美制特工电台,现存于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成为我党隐蔽战线斗争的历史见证。
李克农在此案中展现的情报分析能力和战略定力,为后续肃清敌特残余提供了宝贵经验。一代特工之王,再次展现了自己的过人之处。
参考资料:
1.新中国反间谍大案,公安部如何揪出“0409”?——千龙网2025-04-07 22:24
2.《国家记忆》 20250407 利刃破谍 神秘电台——来源 : 央视网2025-04-07
更新时间:2025-04-17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