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筑绿色公益 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主题论坛举行|2025年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

7月6日,2025年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20个主题论坛之一“共筑绿色公益 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论坛在贵阳举行。论坛凝聚政府、企业、社会组织、公众等多方共识,探索绿色公益在应对气候变化、生态保护、低碳转型、社区参与等领域的创新实践,推动形成全社会共建共享的生态治理新格局。

本次主题论坛由中华环境保护基金会主办,贵州省民政厅承办,英国驻重庆总领事馆支持,设嘉宾致辞、主题演讲、圆桌对话、成果发布、茶歇与互动展示五个环节,邀请在公益实践、企业创新等领域的行动引领者共聚一堂,探索如何让绿色公益的涓涓细流汇聚成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的磅礴江河。

当前,全球正面临气候变化、生物多样性锐减、环境污染等严峻生态挑战,推进绿色低碳转型、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已成为国际社会的共同责任与使命。中国作为全球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参与者与引领者,积极探索绿色发展新路径,为全球环境治理贡献中国智慧。其中,环保社会组织作为政府、市场与公众之间的桥梁纽带,发挥着凝聚社会力量、创新公益模式、推动公众参与的独特作用。

中华环境保护基金会作为生态环境部主管的全国性公募基金会,长期致力于动员社会资源支持生态保护公益行动,让生态保护从政府主导迈向全民共治,助力美丽中国建设,充分彰显公益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独特价值。

“中华环境保护基金会成立32年来,开展了大量环保公益活动,涉及公共环境教育、环境保护建设、社会关系保护等,目前平均每年公益项目约100个。”中华环境保护基金会理事长徐光在致辞中介绍,基金会开展的“旧鞋新生”环保运动场项目目前已覆盖至贵州黔西南,“该项目致力于回收废旧运动鞋,利用高科技处理手法,于2030年前在全国建成100个环保球场。”

生态文明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既需要党委政府强化顶层设计,完善制度保障,也需要全社会凝聚共识、共建共享。作为首批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贵州以前瞻性的顶层设计,系统推进生态制度创新,环境综合治理,生态价值转化,全省森林覆盖率超63.3%,空气优良天数比例达到99.1%,23个出境断面水质优良率达到100%,交出一份亮眼的生态答卷。

本次主题论坛聚焦绿色公益,是对生态文明建设初心的传承与升华。主题演讲环节聚焦绿色公益创新与全球实践,分为国际案例、国内实践及企业视角三个板块。国际案例板块以“全球绿色公益项目创新模式”为主题,罗蒙德湖与特罗萨克斯国家公园管理局局长戈登·沃森和英国湖区国家公园管理局人才与组织发展总监本·利夫斯利进行了题为“志愿者、慈善、企业共筑未来”的英国国家公园案例分享;江南大学环境与生态学院中心实验室主任张军毅对中摩合作蓝藻水华示范项目经验进行了分享。

国内实践板块关注中华环境保护基金会重点项目成果,中华环境保护基金会副秘书长王振刚、美团青山计划塑料议题负责人黄培坤、耐克大中华区公益部负责人许琳,分别以“振华绿色转型与可持续发展基金”“美团青山计划助力行业绿色低碳发展实践”“推动‘旧鞋新生公益项目’,共创零废弃未来”为主题进行演讲。企业视角板块以绿色转型与可持续发展为主题,阿里巴巴集团社会公益部总监吴耀华、美乐家(中国)日用品有限公司公共关系总监王婷分别以“阿里巴巴绿色公益之路”“企业在可持续发展中的绿色理念和行动”为主题进行演讲。

在圆桌对话环节,中华环境保护基金会副理事长、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汪劲,欧洲环保协会(英国)北京代表处高级法律政策顾问徐婷,中华全国律师协会环境资源和能源法专业委员会主任周塞军,商道纵横管理咨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合伙人郎华,苏州工业园区绿色江南公众环境关注中心传播筹资总监巢博等5位嘉宾,围绕“法制护航生态未来:环境法制各方参与在气候变化与生物多样性保护中的法律实践”的主题,展开了精彩讨论。

论坛还发布了《绿色公益贵阳倡议》,呼吁全球社会各界携手行动,共筑绿色公益事业,为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未来贡献智慧与力量。

文/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胡家林 罗亮亮 李莎

图/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刘青

编辑/彭芳蓉

二审/金艾

三审/李缨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7-08

标签:科技   贵阳   公益   生态   主题   论坛   文明   中华   环境保护   基金会   贵州   英国   环境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