褚老已逝5年,但他到底是“贪污犯”还是有功于国家和人民的“功臣”,这在网上依然是“两边倒”的形式议论纷纷。但从他的葬礼人民对他的爱戴可以说是“盖棺定论了”:
2019 年 3 月的云南玉溪,一场特殊的葬礼震动全国。91 岁的褚时健离世,全溪市几乎停摆,送葬车队绵延数十公里,盛产鲜花的云南菊花被抢购一空,茅台集团、格力电器等企业巨头与数万民众自发送别。这一幕,让人们想起周总理、袁隆平逝世时的举国哀荣,也让那个曾被贴上 "贪污犯" 标签的老人,在生命终点获得了最朴素的盖棺定论。
1979 年,51 岁的褚时健接手濒临破产的玉溪卷烟厂。面对设备陈旧、技术落后的困境,他力排众议贷款 261 万元引进英国生产线,推动 "第一车间革命",将烟农种植纳入工业化管理体系。17 年间,他将一个年利税不足千万的小厂,打造成亚洲第一烟草企业,累计创造税收 991 亿元,红塔山品牌价值超 400 亿元,占据中国烟草市场半壁江山。
然而,1999 年的一纸判决让这位 "亚洲烟王" 跌落神坛。因私分 355 万美元公款,褚时健被判无期徒刑。判决书中提到的 "110 万美元" 成为舆论焦点,尽管他的辩护律师指出,其 17 年总收入仅 80 万元,不足企业利税的十万分之一,但法律的铁律终究未能网开一面。
2002 年,74 岁的褚时健保外就医,与妻子承包哀牢山 2400 亩荒山种橙。这个曾缔造 "红塔帝国" 的企业家,在古稀之年从零开始学习农业技术。他将工业思维注入农业,建立标准化种植流程,甚至发明 "褚氏配方" 肥料,将橙子甜度精确到 24:1 的黄金比例。2012 年,"褚橙" 通过电商平台引爆市场,85 岁的他再次成为 "中国橙王",年销售额突破 2 亿元,带动周边农户人均年收入超 10 万元。
关于他的功过,有网友说“八分功只有二分过”。这个评价有百分点赞,其实这也算群众和社会的一个点评了。
王石曾用巴顿将军的名言评价褚时健:"衡量一个人成功的标志,不是看他登到顶峰的高度,而是看他跌到低谷的反弹力。" 这种 "触底反弹" 的韧性,在褚时健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从烟厂厂长到阶下囚,再到创业先锋,他用行动诠释了中国企业家精神的内核。
他主政玉溪卷烟厂期间,为国家创造巨额利税,却因薪酬制度僵化而走上歧路。其继任者年薪超百万,而他 17 年工资仅 80 万元,这种反差引发社会对国企高管激励机制的深刻反思。正如中国政法大学教授阮齐林所言:"褚时健案件推动了国企薪酬制度改革,从法律个案上升为制度性启示。"
在烟草行业,他的贡献同样不可磨灭。上世纪 80 年代,万宝路、三五等外烟占据中国市场 60% 份额,是褚时健带领红塔山逆袭,不仅夺回国内市场,还出口至美国、新加坡等地。有烟民调侃:"抽红塔山,就是给国家造枪炮子弹。" 这种朴素的爱国情怀,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下,成为抵御经济侵略的特殊武器。
褚时健的葬礼上,王石、柳传志等企业家集体致敬,这不仅是对他商业成就的认可,更是对其精神的传承。他的管理哲学 ——"企业就是要挣钱"" 做什么事都要找规律 "—— 至今影响着中国商界。在褚橙庄园,他坚持砍掉 3.7 万株劣质果树,只为保证品质;在哀牢山,他用工业化标准改造传统农业,创造亩产 4 吨的奇迹。
这种 "工匠精神",在当下经济转型期尤为珍贵。当年轻人抱怨 "躺平" 时,褚时健 75 岁创业的故事,犹如一记重锤,唤醒人们对奋斗价值的信仰。正如《新京报》评论:"他用暮年创业证明,生命的韧性可以超越年龄限制,企业家精神是推动社会进步的永恒动力。"
褚时健走了,但玉溪街头的 "褚橙" 依然热销,哀牢山的柑橘树年年挂果。他的功过是非,或许永远会有争议,但那些因他脱贫的烟农、因他崛起的企业、因他改变的制度,都在诉说着一个事实:在中国改革开放的历史长河中,他是那个 "把不可能变成可能" 的人。正如他生前所说:"人生在世,要做事,要对得起国家和人民。" 这种精神,比任何标签都更有力量。#发优质内容享分成##褚时健#
更新时间:2025-05-06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