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影响A股的5件大事, 下周能否突破3900点?

于无声处听惊雷,本以为大盘要步入慢牛节奏,不曾想在黑周四的魔咒日用一根放量长阳划破了寂静的市场,深成指和创业板指更是用一根涨幅超3%和涨幅超5%的大阳线刷新了年内新高,创业板更是创出了三年新高,转天周五尽管最终三大股指冲高回落皆收阴线,但三大股指盘中却齐刷刷的创了新高,恐高情绪明显在升温。当然新高后回撤也不足为惧,只是市场本就没有做好向上的的准备,而靠突袭是难成大事,短线做多的动能消耗过大,大盘需要整顿兵马,以勉待劳。为实现对3900点的真正突破而积蓄力量。

说实话,周四的突袭有些始料未及,仅靠着美股甲骨文的暴涨来刺激A股科技股做多的激情,其持续性自然存疑。而周五的放量杀跌更加暴露周四大涨无法重新开启一波新的反弹,大盘延续之前调整的概率依旧很大。我们抛开消息面的利好不谈,单从历史规律来看,无法对周四突袭寄予太大的希望。

真正向上的突破一定是有准备的,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再从筹码的分布来看,3800点上方市场停留的时间过短,并且这个位置有大量的套牢筹码。不可能就一天放量实现对3900点的突破。从技术面来看,市场已出现明显的量价背离,指望短期量能超过3万亿不现实,因为市场的主力资金发生了分歧,本周游泳和被动基金在加仓,但主动基金在观望。还有国家队资金在刻意的压盘,不希望这个位置过快。马上又临近十一长假,在接近3900点的相对高位,主力资金整体在不断的减仓,不断在大涨品种上兑现利润,这个时候还是不能冲动,你即便不减仓,但至少不能过度追涨。

短线到底怎么走,我们先来梳理一下周末消息有什么大的利空或利空,最后再综合给出判断。

一,国常会重要部署,财政部、央行同时发力,新一轮增量政策即将落地!

首先,国办印发修编后的《“三北”工程总体规划》,指导各地区保持战略定力,持续推动“三北”工程高质量发展。其次,国常会部署进一步促进民间投资发展的若干措施。其三,财政部部长蓝佛安表示,财政政策始终留有后手,未来发力空间依然充足,财政部门将做好政策储备,主动靠前发力。

政策发力点主要还是促经济稳增长,这种基调不会变,这也是一种常态化的操作。你可以理解为利好,但不能希望这些利好能刺激市场大涨。再说了制造业PMI连续5个月在荣枯线50以下运行,8月份较7月仅仅回升了0.1个百分点,基本面实在不理想,所以各种刺激政策会不断的出台,要是经济好的话,还会出台这些政策吗。你很难说是利好还是利空。在牛市氛围下,只要没有大的利空就行,不能拿什么政策都当利好,我们更多是从这些大的政策中梳理一些行业投资机会。

二,8月份重磅金融数据公布,8月非银存款环比少增万亿!

现在市场最关心居民银行存款有没有搬家到股市,可以能肯定的说继续搬家到股市。看几个关键关键数据就知道:

首先居民存款在减少, 7月居民存款减少1.1万亿,8月减少6000亿,很显存款到银行的钱少,难道是消费了,当然不是的。

其次非银存款在增加, 非银存款指保险、基金、券商等非银机构存放在银行的存款,这些钱增加了,肯定意味着接下来流入资本市场的钱就会增加,说白一点,你转到证券帐户里的钱多了,就算你现在没有买股票,你未来买股票的概率是非常大,不然你转钱干嘛。7月非银存款增加了2.14万亿,这是历史第二水位。那么7月居民存款减少的1.1万亿大部分跑到非银存款帐户中了。8月份非银存款新增了1.18万亿,同比多增了5500亿,但环比明显少增将近1万亿。当然这很正常,不可能每个月都比上个月增长,增长的趋势是没变的,只是速度暂时放缓而已。

金融数据给我们看好牛市提供重要依据,但资金转移在降速,这又的提醒我们短线不能操之过争,急涨快涨的阶段告一段落,接下来转入震荡期。这个时间比拼耐心 ,不能丧失牛市的信仰。

三、央行在9月15号,也就是下周一进行6000亿买断式逆回购

央行向市场释放流动性,这是9月内第二次买断式回购,估计十一长假前还会进行基础货币投放 ,9月货币整体偏紧,所以央行向市场释放流动性。客观上利好A股,有利于A股反弹。其实这个市场不差钱,关键在于有没有刺激因素形成短期的合力。

四、工信部等八部门印发《汽车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2025—2026年)》

方案提出,进一步规范汽车产业竞争秩序。8月份CPI同比下降0.4% ,上月刚回到0,这个月又回到负值了。消费实在太疲软了。当然消费起不来,并非是被动性的而是主动性,大家都不愿消费,银行存款利率再低也都喜欢存钱而不去消费。所以政策只能不断刺激消费。汽车行业可以说住房消费后最大的一个消费蛋糕,下周汽车行业值得重点关注。

五,英伟达突曝大消息!缩减云计算业务!

英伟达是宇宙第一股,他的动向全球投资者自然高度关注。周五晚间消息称英伟达正逐步缩减其初兴的云计算业务。据知情人士透露,英伟达已经减少了吸引企业使用这款名为DGX Cloud的云服务的努力,并计划主要将该服务用于自身,包括为公司内部研究人员提供支持。这一战略调整表明,英伟达在云服务领域遭遇有限需求。

该如何解读这一消息呢:这事儿背后可藏着不少门道。简单来说,就是它家高端云服务DGX Cloud定价太高被市场教育了——AI开发者嫌贵,客户更倾向选亚马逊、微软这些传统云厂商。原本老黄想靠这个业务直接抢云服务蛋糕,结果现实打脸:不仅卖不动,还和自家大客户(比如亚马逊)搞成了“抢生意”的尴尬局面。现在战略收缩,把服务器转给内部研发用,反而能集中火力搞芯片设计和AI模型,这对英伟达的核心竞争力其实是利好。

对A股市场的影响得拆开看。短期情绪上,消息出来隔夜美股云计算ETF跌了1.5%,可能会带动下周A股云计算板块低开。但中长期逻辑不一样:英伟达退出云服务竞争,国内阿里云、腾讯云反而少了个潜在对手,尤其是布局AI算力的公司可能受益。另外,英伟达加码量子计算投资,说明尖端技术仍是主线,A股里搞GPU、光模块的企业可能被资金盯上。不过要注意,国内AI产业链依然依赖英伟达芯片,它家研发聚焦硬件,反而可能让上游供应商订单更稳。总之,这事儿算是给市场提了个醒:得看清哪家公司真有技术壁垒,别光追概念。

表面上看定价过高,实则是竞争加剧,客户有更多的选择权,在这一方面英伟达并不占主导权,无法实现垄断,技术门槛相对低一些,英伟达在这一块并没有多大优势。所以索性缩减这一快业务,让渡市场机会给其它公司。这给国内从事这一业务的公司反倒是机会。只不过, 从股价方面的表现来看,国内多只算力股在周五盘后发布风险警示,主动给投资者提示风险。像剑桥科技表示公司目前不生产含CPO技术的芯片;工业富联表示,公司生产经营未发生重大变化,不存在应披露而未披露的重大信息;像主营纸业务的青山纸业,9天6板,主要是控股子公司恒宝通从事算力业务,实际这块业务的营收是非常小的。这主要说明市场从一些正宗算力股的炒作扩散到鸡犬升天的地步,这明显有些过热,炒作是一个长期的过程,短线涨幅过大就是风险,长线一定要把握龙头股机会,不能把仓位放在一些不正宗的品种。

综合周末市场消息面来看,算不上有大利好利空,消息面很难给市场反弹注入动力,市场走势还是以其自身的运行规律来主导。从我的理解大盘整体向下回落围绕3850点反复震荡的概率较大,但量能还是很充足,加之周四有美联储可能降息的预期刺激,短线即便我倾向于看调整,依旧不敢过度看空。只有量能持续萎缩至两万亿下方,才敢确认短线向下调整时间拉长的预判。如果这个位置向上破3900点,则以主动减仓为主,若向下回落,是以分批低吸为主。即便突破3900点也会回落,现在向上突破的时机会还成熟。我从来是两头堵,不做单边思维,预判为末,应对为本。机会主要还得看AI,汽车,有色等。其余的机会不好把握。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9-15

标签:财经   下周   周末   英伟   市场   存款   利好   量能   利空   政策   业务   财政部   央行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