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大爷今年已经七十岁了,头发依然乌黑浓密,走起路来精神十足,谁也看不出他已经是老人。
大家都夸张大爷年轻,别人问他有什么秘诀,他笑着说:“我这头发好,身体自然也好。”
其实,张大爷有个小小的秘密:他一直注意保养头发,保持良好的作息,饮食也很清淡。
相反,李大妈年纪比张大爷小,头发却已经白了大半,气色也显得有些憔悴。
她常抱怨工作压力大、作息不规律,身体也开始感到不适。虽然她比张大爷年轻,但她的头发和状态明显差一些。
你是不是也觉得,头发的状况能反映一个人的健康和年龄?
究竟头发能透露出什么秘密?能从头发看出一个人的寿命吗?这是不是有科学依据呢?
很多人觉得,头发一白,人就老了。
比如有的人年纪轻轻头发就白了,别人一看就觉得他身体不好;有的人年纪大了,头发还是黑的,看起来就特别年轻。
那白发突然增多,到底是不是老了的信号呢?今天咱们就来聊聊这个话题,用简单的话把科学道理说清楚。
头发颜色是怎么来的呢?
其实是靠一种叫黑色素的东西。黑色素越多,头发越黑;越少,头发就越白。
黑色素是由毛囊里的黑色素细胞产生的,这些细胞把黑色素送到头发里,让头发有颜色。
随着年纪变大,黑色素细胞会慢慢减少,黑色素也就不够用了,头发自然就白了。
这是个正常的过程,每个人都会碰到,就像树叶到秋天会变黄一样。
不过,白头发不只是年纪大的原因。基因也很重要。有的人天生黑色素细胞就不太活跃,头发就容易早白。
如果家里爸妈或者爷爷奶奶有早白头发的人,自己也可能这样。
生活习惯也能影响头发颜色。
比如压力大、睡不好、吃得不营养,都可能让黑色素细胞提前“罢工”,头发就白得早。
缺了维生素B12、铜、铁这些东西,也会让黑色素少一些。
那白发突然增多,跟寿命有没有关系呢?
科学家研究过这个问题。美国哈佛医学院在2015年做过一个研究,他们发现,30岁前头发开始变白的男人,得心脏病的几率比别人高。
这个研究是哈佛医学院做的,他们是美国很厉害的医学机构,研究结果发表在权威医学杂志上。
另一个研究是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在2018年做的,他们跟踪了好多人好多年,发现早白头发的人,寿命比晚白头发的人短一些。
国立卫生研究院是美国政府研究健康的大机构,他们的数据很可靠。
但这些研究不是说白头发直接决定寿命。
科学家说,早白头发和健康问题有联系,可能是有别的原因在背后。
比如基因不好、生活压力大,这些可能同时让头发白了,也让身体容易生病。
所以不能光看白头发就说一个人寿命短。
如果白头发突然多了,会不会是身体在报警呢?
有时候是的。压力大的时候,身体会分泌一种叫皮质醇的激素,影响毛囊的功能。
头发可能掉得多,新长出来的头发如果没黑色素,就变白了。
看起来像是突然白了,其实是新头发没颜色。
疾病也可能有影响,比如甲状腺问题、自身免疫病,这些都能让头发变白。
白头发是自然现象,不用太害怕。
年纪大了,头发白是正常的,早白也不一定就是病。
但如果突然白了很多,可以留个心,看看最近是不是压力大,或者身体有没有不舒服。
研究发现,健康的生活方式能让白头发来得晚一些。
比如多吃点瘦肉、鸡蛋、豆子这些有营养的东西,少熬夜,保持心情好,对头发和身体都有帮助。
头发能反映身体的一部分情况,但不是全部。
想知道自己健不健康,光看头发不够。
血压、血糖、体重这些指标更能说明问题。
定期去医院检查,生活上注意点,比盯着头发看靠谱得多。
科学告诉咱们,白头发跟老不老有关系,但不是唯一的标准。别太担心,健康活着才是关键。
头发变白很多人觉得是正常老化,但如果短时间内白发明显增多,有可能身体在给你提醒。
头发的颜色是靠毛囊中的黑色素细胞维持的。
黑色素细胞一旦出问题,头发就容易发白。
黑色素变少并不是单一现象,可能跟身体内部状态密切相关。
压力是影响白发的常见因素。
长期精神紧张、心情压抑,可能会影响神经系统,让毛囊功能变差。
神经系统一旦失衡,黑色素细胞的活性就会下降,头发自然就不黑了。
如果长期处在焦虑、睡不好、情绪反复波动的状态里,白发的数量可能会比别人来得早、来得多。
免疫系统也会对头发造成影响。
有些人的免疫功能出现紊乱,身体会错误攻击自己的黑色素细胞。
这个时候不仅头发白得快,还可能会伴随着掉发、脱发的情况。
还有一些自身免疫病,比如甲状腺功能紊乱,也会让头发提前变白。
身体内部的激素变化会直接影响毛囊对黑色素的吸收和利用。
营养不良是另一个常被忽视的原因。
人体合成黑色素需要一些营养物质,比如铁、锌、铜、维生素B12等等。
如果饮食长期偏单一、节食、吃得过于精细,这些营养素可能供应不足,毛囊就没有“材料”来制造黑色素,头发颜色自然会发生变化。
尤其是年纪大的人,消化吸收能力本身就不如年轻人,营养不均衡的情况更容易发生。
代谢系统也可能参与其中。
血糖不稳、高脂血症、胰岛素抵抗这些问题,看起来和头发没关系,其实身体的代谢一乱,毛囊周围的微循环可能就会出问题。
营养和氧气送不过去,黑色素细胞的功能也会慢慢变差,头发颜色自然跟着变化。
有些人短时间内白发迅速增加,还可能是身体某个器官出现了问题。
比如肝脏、肾脏、甲状腺这些器官如果功能不正常,会影响整个身体的代谢和激素水平,间接造成毛囊功能的下降。
毛囊长期处在“缺营养”“缺血”“缺氧”的状态下,白发就会慢慢增多。
还有一种情况是遗传性早白。
这种类型的人可能从十几岁就开始长白头发,虽然和年龄不匹配,但身体并不一定有毛病。
如果白发是从小慢慢长起来的,而且家族中也有人年轻时头发就变白,那基本可以判断是体质原因。
遗传导致的早白,一般不需要太担心身体其他问题。
不过,如果原本头发颜色正常,短期内白发明显增加,还是建议到医院做个全面检查。
可以查查血常规、甲状腺功能、肝肾功能、维生素水平等,看看是否有慢性病或者营养缺乏的情况。
如果检查没问题,那可能就是生活压力或作息造成的,可以从改善习惯入手。
白头发虽然常见,但它不只是衰老的表现。
头发是身体的一面镜子,很多内部的小问题,可能都会通过头发悄悄表现出来。
白发突然变多,有时候不一定是老,而是身体在悄悄报警,提醒我们注意健康。
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对白发问题有一定帮助。
比如睡得好、吃得好、心情放松、适当运动,都有助于身体维持正常的新陈代谢,让毛囊功能维持正常。虽然不能完全阻止白发,但能尽量延缓它的到来。
只要身体好,白发也不是特别大的问题。
最重要的是,别忽视了它背后的信号。头发白了,不光是美观的问题,也可能是身体内部出了状况。看清楚原因,及时调整,是对自己健康最负责任的做法。
1. 头发不容易早白
寿命较长的人,通常头发白得慢。
因为黑色素细胞工作得比较稳定,黑色素的合成维持得很好。
黑色素是头发保持颜色的关键,年龄越大,黑色素的合成能力越差。
长寿的人往往基因更好、代谢更加正常,所以头发白得慢,甚至能保持较长时间的黑发。
当然,黑发保持的时间也受个人的生活习惯、压力等因素影响,但总的来说,健康的体质有助于延缓白发的出现。
2. 头发质地较好
头发不仅仅是看颜色,质地也是很重要的一部分。
寿命长的人,头发通常比较粗、光滑、有弹性。
这是因为体内的营养和激素水平相对平衡,身体各个部位的功能都能正常运作。
毛囊得到充足的营养,头发自然健康亮丽。
相反,身体健康问题较多的人,头发往往会出现干枯、分叉、易断等现象,说明身体的内部状态并不理想。
3. 头发掉得少
长寿的人,头发掉得相对较少。这是因为他们体内的荷尔蒙水平、免疫系统和血液循环都比较稳定。
血液和氧气能有效供给到毛囊,头发的生长周期也比较稳定。头发的正常生长、掉落、再生是有规律的,不会出现大量掉发的情况。
相比之下,健康状况差的人,体内的激素水平可能出现失衡,或者存在慢性病,都会导致毛囊受到影响,出现脱发、掉发的问题。
4. 头发的生长周期较长
寿命长的人,头发的生长周期通常也较长。
头发有个生长周期,分为生长期、休止期和脱落期。长寿的人一般生长期比较长,毛囊的生长速度也比较快。
每一根头发能长得比较长,掉发周期短,换发的速度慢。
这与身体的代谢、血液循环、激素分泌等因素息息相关。
健康的身体,意味着各项生理功能都在正常范围内,因此能够维持头发的良性生长周期。
每个人的头发都有属于自己的故事,它不仅仅是外表的装饰,更是身体健康的一面镜子。
从白发增多到头发掉落,再到头发的光泽和质地,这些细节背后都藏着我们身体的各种信号。
它提醒我们,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压力、饮食、作息,甚至心情,都在默默地影响着我们的健康。
长寿的人或许并没有完全避免白发的到来,但他们的头发往往能展现出健康的生活方式和良好的身体状况。
参考文献:《黑白头发中典型新型有机污染物暴露特征及黑色素对其影响的探究》,贵州医科大学,2023-05-01
《他有一截自由生长的“头发”》,中国青年报,2024-11-13
更新时间:2025-07-05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