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人最高资助1000元!Babycare无痛分娩公益项目落地广西

7月4日,在浙江省妇女儿童基金会“Babycare白贝壳关爱专项基金”的支持下,广西妇女儿童发展基金会联合自治区妇幼保健院,正式落地无痛分娩资助项目。

据了解,“Babycare白贝壳关爱专项基金”为全国首个无痛分娩专项基金,由浙江省妇女儿童基金会与母婴头部品牌Babycare于2022年联合发起成立,将资助广西妇幼保健院有需求的产妇减免分娩镇痛自费费用。

分娩镇痛技术提高分娩质量

“阵痛来袭时,我感觉有一千伏电流从身体里流过。”这是一位妈妈的真实分娩感受。

分娩痛被广泛认为是人类体验中最剧烈的疼痛之一。在医学上,按照0-10分给疼痛程度定级,分娩时的产痛可达9.7-9.8,仅次于癌痛,疼痛程度不亚于同时断掉十二根肋骨。随着现代医学发展,被产妇称为“人类之光”的无痛分娩逐渐普及。

“宫缩的时候疼痛太剧烈,就想直接剖掉算了,等到上了无痛之后,整个人都放松下来,养精蓄锐后能在第二产程好好发力。”前不久刚诞女儿的小徐告诉我们。

无痛分娩通过为产妇镇痛,可提升分娩质量。广西妇幼保健院麻醉科主任冯继峰指出,“当

前国内外使用最广泛、效果最好的分娩镇痛方法为椎管内镇痛,这种方法使用的药物浓度低,

经由胎盘吸收的药量更微乎其微,对胎儿无不良影响。”

国内正加快无痛分娩普及

据《中国妇幼健康事业发展报告 2023》显示,全国仅32.45%的产妇能获得无痛分娩服务,而《柳叶刀》全球产科麻醉调查报告表明,发达国家平均普及率高达76%。《2022世界镇痛日调研报告》也指出,超两成受访者存在“对胎儿有害”“产后有后遗症”等误解。同时,经济压力及麻醉医生与助产士短缺,也使得这项服务难以全面落地。

对此,国家卫生健康委近年来不断出台多项政策,支持分娩镇痛技术的普及。2022年数据显示,900多家试点医院的镇痛使用率已从2015年的27.5%上升至60.2%,其中妇幼保健专科医院的使用率则达到85%以上。

广西积极响应生育服务多元化

自治区妇幼保健院党委副书记、院长韦秋芬表示,作为广西最早规模化开展分娩镇痛的医疗机构之一,自治区妇幼保健院自2009年起便致力于推广分娩镇痛技术,2018年,该院成为国家首批分娩镇痛试点医院,2024年,该院分娩量达18185人次,其中分娩镇痛率高达87%,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无痛分娩公益资助项目”通过15万元的专项资助,为不少于150名符合条件的广西孕产妇提供每人1000元的分娩镇痛费用减免。这一举措,不仅是对经济困难家庭切实帮扶,更是对“健康中国”“健康广西”战略的积极响应。

无痛分娩普及让更多产妇舒适分娩

近日,国家卫生健康委会等三部门发布《关于全面推进分娩镇痛工作的通知》,明确了分娩镇痛普及的时间表:到2025年底,开展产科医疗服务的三级医疗机构全部能够提供分娩镇痛服务;到2027年,开展产科医疗服务的二级以上医疗机构全部能够提供分娩镇痛服务。

无痛分娩已不再是“高门槛”医疗,而成为关乎女性基本尊严的重要公共健康议题。各地也正积极将其纳入医保支持体系。2023年9月,广西将无痛分娩纳入医保支付范围,为推动技术普及提供了政策与资金支持。

以自治区妇幼保健院为例,使用10小时的无痛分娩费用约为2500元,“无痛分娩公益资助”项目将为150位无痛分娩的产妇补贴除医保报销额度之外的自费部分,每人最高1000元,将进一步减轻产妇的经济压力。”Babycare白贝壳关爱专项基金”联合发起方、浙江省妇女儿童基金会常务副秘书长何晨霞介绍说。据悉,2025年6月1日-2025年12月31日期间,在广西妇幼保健院生产且使用无痛的产妇,通过在线申请之后,将有机会获得每人最高1000元的现金资助。

据了解,包括广西在内,Babycare白贝壳关爱专项基金已先后在浙江、安徽、江苏以及湖南等12个省份落地,累计资助2300个有需要的家庭使用无痛分娩。此次落地广西,标志该公益项目进一步向中西部地区推进。除了经济资助外,该项目还通过公众科普等形式,提高无痛分娩的惠及率。

Babycare白贝壳关爱专项基金代表表示:“我们希望通过自己的微薄之力,让更多女性在分娩过程中获得尊严和舒适感。也诚挚希望社会各界共同参与到生育疼痛关注中来,为建设育儿友好型社会贡献力量。”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7-05

标签:育儿   广西   公益   项目   产妇   自治区   贝壳   专项基金   健康   疼痛   产科   浙江省   医保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