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六月
编辑|六月
近日,根据国际清算银行(BIS)及环球同业银行金融电讯协会(SWIFT)公布的最新数据,人民币已成功跃升为全球第三大贸易融资货币。
这一变化不仅意味着人民币国际化进程正在加快,更反映出当前全球货币体系正面临新的重组与调整。
人民币地位的上升,有其深层次的经济与政治背景。
全球对美元信用的担忧情绪上升,促使越来越多国家寻求去美元化路径。在这种背景下,人民币展现出了作为全球主要结算货币的潜力和吸引力。
随着中欧、中俄、中东等多边经贸合作机制的不断深化,本币结算正逐步成为国际贸易的新趋势。
中国如何在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中,把握机遇、推进人民币国际化,欧洲多国为何选择加强与中国合作,是否意味着国际金融格局正在重新洗牌?
过去几十年,美元之所以能在国际贸易融资体系中占据主导地位,离不开其在全球政治、军事、科技等方面的综合影响力。
然而近年来,一系列事件正逐步侵蚀全球对美元体系的信心。
在俄乌冲突爆发后,美国冻结俄罗斯央行在西方国家的大量外汇储备,此举引发了广泛担忧。
对多国而言,这种以制裁为手段的货币武器化,意味着一旦与美存在政治分歧,其国家主权资产可能面临被冻结的风险。
其次,美国债务危机持续恶化,财政赤字高企,美债规模突破35万亿美元大关,美元的中长期信用受到广泛质疑。
近期,美股、美债与美元汇率齐跌的“三杀”现象,引发市场强烈震荡。
据美国财经媒体披露,日本某大型金融机构已开始有序抛售美债,引发了美债收益率的剧烈波动。
在此大环境下,全球多个国家开始重新评估美元资产的风险暴露,并逐步减少对美元的依赖。
日本首相石破茂也公开表示,盲目接受美国的政策安排并不可取,必须坚持国家利益导向、理性处理对美关系,美元的相对“失信”,为人民币提供了历史性的窗口期。
随着美元信用危机的蔓延,“本币结算”正逐步从区域试点转变为全球趋势。
尤其以金砖国家为例,中国与俄罗斯、印度、南非等国已在多个领域积极推动本币直接结算,旨在摆脱对美元体系的依赖,增强自身经济的独立性和安全性。
在这一背景下,中国—东盟、中国—中亚经济合作区等贸易框架也在加速推进人民币支付与融资的使用,进一步促进了区域间的经济合作与金融互动。
据SWIFT数据,截至2025年第一季度,人民币在全球贸易融资中的占比已升至5.2%,成功超越欧元,紧随美元和英镑,位居全球第三。
这一显著变化的背后,是中国在跨境人民币支付系统(CIPS)上的战略布局日渐成熟。
通过CIPS系统,中国不仅加速了人民币在国际市场中的流通,还为全球银行机构提供了更为安全、便捷的跨境支付渠道。
截至目前,已有超过180个国家和地区的银行机构接入CIPS网络,标志着人民币国际化进程的稳步推进。
与此同时,中国与包括中东、拉美、非洲等地区在内的众多发展中国家加强了经贸往来,人民币支付逐渐成为贸易便利化的重要工具。
中东国家在能源出口领域主动接纳人民币支付,这一举措已经初步形成了“石油人民币”的雏形。
俄罗斯在能源出口结算中更加依赖人民币,尤其在中俄贸易中,人民币支付的占比已经高达90%以上,进一步巩固了两国经济合作的基础。
这种本币合作机制不仅能够有效规避汇率波动和金融制裁带来的风险,也为各国提供了更多的选择与更高的金融安全性。
随着这一趋势的深化,预计全球金融体系中的美元主导地位将面临进一步的挑战,而人民币作为国际贸易结算货币未来在全球金融体系中的影响力将愈发显著。
在特朗普政府重返白宫后,其强硬的贸易政策再次成为全球经济的不稳定因素。
特朗普延续并加码关税壁垒,不仅针对中国,也包括对欧洲主要经济体的汽车、钢铝等产业加征高额关税,其单边主义政策再度引发欧盟广泛反感。
面对这一压力,欧盟27国逐步形成共识,在维护自身经济利益的同时,应寻求更加平衡的国际合作路线。
其中,与中国的合作被视为重要战略选项。近期,法国、德国、荷兰等多国高层密集访华,释放出明显的“靠拢中国”信号。
而人民币的稳健表现,正好为中欧金融合作提供了新平台。
欧方企业出于避险与效率考量,在与中方的经贸合作中更愿接受人民币支付。
与此同时,中欧企业在“一带一路”项目中的合作也日益频繁,人民币结算顺理成章。
有分析指出,特朗普的单边压力虽短期对中欧贸易造成挑战,但从长期来看反而促使中欧之间形成更加稳定的金融合作机制。
中国没有因为压力而退让,反而借势布局,把人民币真正推向了世界舞台。
人民币成为全球第三大贸易融资货币,不仅是一项统计数字的跃升,更是国际金融秩序调整的缩影。
伴随着美元信用下滑、全球“去美元化”进程提速,以及中国在国际经贸格局中的持续上升,人民币的全球化地位日益巩固。
当前,人民币不仅在中俄能源结算中发挥主导作用,也成为中欧企业在国际合作中的重要支付工具,其背后是中国经济韧性强、金融制度完善、国际合作机制成熟的综合体现。
未来,随着全球主要经济体继续推进多元化货币合作,人民币有望在更多领域发挥更大作用,成为推动国际贸易稳定、促进全球经济繁荣的关键力量。
如何进一步扩大人民币的国际影响力,如何在开放中保障金融安全,仍将是摆在中国面前的重要课题。
对此,我们应保持战略定力,持续优化政策支持体系,不断提升人民币的吸引力与可信度。
更新时间:2025-04-20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