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京亲自督办3件大事,俄发展离不开中国,他们终于明白这个道理

«——【·前言·】——»

在海参崴举行的东方经济论坛刚刚结束后不久,俄罗斯近期在推进中俄全方位战略协作、打造中俄命运共同体的几个大型项目尽快落地开始发力。

«——【·跨境基建·】——»

黑河与布拉戈维申斯克之间的黑龙江江面上,跨境索道建设工地的焊花闪烁不停。200 多名中俄工人正加紧推进这项年內完工的工程,未来它将与已通车的公路大桥形成立体交通网,让这对 “双子城” 700 米的江隔真正成为通途。

货车司机尤里每周往返于两岸,Ozon 电商仓库的货物通过新通关模式,让他的运输效率较三年前提升近两倍。

这种变化源自同江铁路大桥实现 24 小时通关后创造的新物流格局 —— 这座 2022 年通车的铁路桥,使同江口岸成为中国唯一兼具水路、公路、铁路的对俄国际口岸,一昼夜换装能力达 260 车皮。

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正在重塑中俄边境经济版图。阿穆尔州交通部门的数据显示,黑河 - 布拉戈维申斯克公路大桥通车后,两地果蔬集散地的中国商户数量半年内增长 40%。

史晓娟在布拉戈维申斯克经营的 “友谊” 市场里,来自黑龙江的草莓通过冷链直达俄罗斯消费者手中。

这种便利背后,是普京亲自督办的《远东发展国家纲要》在基础设施领域的持续发力,十年间远东地区交通网络投资达 20 万亿卢布,为中俄贸易额突破 2448 亿美元筑牢了硬件基础。

远东联邦管区与中国的贸易额已达 1.9 万亿卢布,较五年前增长近 2.5 倍,跨境经济一体化正从蓝图变为现实。

«——【·超前开发打破合作·】——»

雅库特共和国的 “康佳拉瑟” 超前发展区里,中资参与建设的水泥厂生产线正满负荷运转。这座投资超 70 亿卢布的工厂,是俄罗斯通过制度创新吸引外资的典范。

在普京推动下建立的 “先进开发区” 制度,通过税收减免和简化审批,让中国企业在远东的投资项目落地周期缩短近一半。

目前已有 65 个中资项目扎根远东,总投资规模突破 1 万亿卢布,涵盖矿产加工、木材加工、油气化工等关键领域。滨海边疆区的 “纳杰日金斯卡娅” 超前发展区里,中俄联合建设的物流中心已成为符拉迪沃斯托克自由港的核心枢纽。

远东发展部部长加卢什卡披露,中国企业在远东的直接投资已达 1630 亿卢布。在哈巴罗夫斯克边疆区,中资木材加工厂每年处理的原木超过 50 万立方米,产品通过铁路直达中国东北市场。

这种合作模式摆脱了资源出口的单一形态,形成深加工产业链。普京在东方经济论坛上特别强调,远东地区已建立起包括先进开发区、自由港在内的完整制度体系,这些机制使远东固定资产投资增速达到全国平均水平的 1.3 倍。

阿穆尔州 4 万亿卢布的投资额中,中资参与的天然气加工厂和化工综合体项目,正让这片土地从资源输出地转型为产业集聚地。

«——【·北约航线激活冰上丝绸之路·】——»

楚科奇半岛的巴依姆采矿联合体矿区,开采出的矿石通过新建的专用铁路运向纳霍德卡港,再经北极航线送往中国。2024 年这条 “冰上丝绸之路” 的货运量达 3790 万吨,较五年前增长近三倍,亚马尔液化天然气项目的 LNG 运输船全年通航时间已延长至 11 个月。

这种突破源于中俄在北极航道开发上的技术协作 —— 俄罗斯破冰船舰队与中国导航技术的结合,让北方海航道商业化运营成为可能。普京在能源会议上明确要求,要将远东打造成欧亚大陆合作新枢纽,北极运输走廊正是这一战略的关键环节。

北极航线的激活正在重塑全球物流格局。纳霍德卡矿业化肥厂生产的产品,通过北极航线运往中国的运输成本较传统航线降低 22%,运输时间缩短 18 天。

俄罗斯天然气工业股份公司与中国企业合作开发的 “西伯利亚力量 - 2” 管道项目,设计年输气量达 500 亿立方米,相当于北溪管道的输送规模,这条穿过蒙古国的能源大动脉,将与北极航线形成能源运输的双保险。

在普京看来,远东地区煤炭与黄金开采量十年增长 1.7 倍的奇迹,正是依托这种立体物流网络实现的资源价值最大化。

«——【·能源协作筑牢战略根基·】——»

阿穆尔州的天然气加工厂里,来自西伯利亚的天然气在这里冷却成液态,通过专用运输船送往中国市场。“西伯利亚力量” 管道的年输气量已从 380 亿立方米提升至 440 亿立方米,而规划中的 “西伯利亚力量 - 2” 管道将让俄罗斯对华天然气供应能力再增 500 亿立方米。

这种深度绑定源自双方在能源安全领域的战略共识 —— 在西方能源市场波动加剧的背景下,普京推动的能源东输战略,使中国成为俄罗斯最稳定的能源合作伙伴。

稀土资源合作正在成为新增长点。普京在今年 6 月要求制定的稀土产业发展规划中,特别强调与中国在深加工技术领域的合作。外贝加尔的卢戈坎金铜矿床开采中,中俄联合研发的矿石富集技术使稀土元素提取率提升至 92%。

这种合作突破了资源开发的初级阶段,形成从开采到加工的完整产业链。俄罗斯水电公司在远东河流上建设的水电站,不仅为当地提供清洁能源,其调节水库还改善了 “北方物资运输” 的航道条件。普京在考察联合发动机制造集团时强调,能源与技术的深度融合,才是远东发展的真正引擎。

«——【·结语·】——»

从黑龙江两岸的跨境基建到北极冰原的能源动脉,普京督办的一系列大项目正在重塑俄罗斯的发展格局。当西方制裁持续发酵时,俄罗斯通过加快 “向东看” 步伐,在与中国的协作中找到了发展新路径。

2448 亿美元的贸易额、1 万亿卢布的中资项目、3790 万吨的北极货运量,这些数字背后是俄罗斯战略心态的根本转变 —— 放下对西方的路径依赖,在与中国的优势互补中实现发展破局。正如普京在东方经济论坛上所言,远东的崛起不仅是俄罗斯的机遇,更是欧亚大陆合作的新起点。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9-12

标签:财经   中国   道理   远东   俄罗斯   北极   西伯利亚   能源   中资   航线   远东地区   天然气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