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掀桌失败,莫迪通告全球,印度不跪,11国已加入反美战斗

特朗普上台后没多久,就开始挥舞关税大棒,对全球各国施压,印度成了他的重点目标。2025年7月31日,他签署行政令,对印度输美商品征收25%的关税,理由是印度继续从俄罗斯买石油,这被视为间接支持俄罗斯经济。

印度石油进口中,俄罗斯占了很大份额,上半年每天大约175万到180万桶,占总进口的35%到40%。特朗普想通过这个手段逼印度签署贸易协议,协议内容包括开放农产品和奶制品市场,降低美国商品的关税壁垒,还要求印度减少与俄罗斯的能源和军事合作。

印度农业关系到全国42%人口的生计,农民是政府的重要支持群体,如果贸然放开市场,会直接冲击本土产业,引发社会问题。2020年印度尝试农业改革时,就闹出长达一年的抗议,最后政府只好撤回法案,这让莫迪政府对农业问题特别谨慎。

8月6日,特朗普又加码,签署另一项行政令,对印度额外征收25%关税,总税率达到50%,从8月27日开始生效。他在社交媒体上公开威胁,说这是惩罚印度买俄罗斯石油的行为,还说如果印度不改变,会面临更严厉措施。

美国对其他买俄罗斯石油的国家没有这么狠手,这让印度觉得不公平。印度外交部马上回应,说这个关税不公、不合理,还指责美国双标,因为其他国家也在买俄油,却没被罚。印度财政部长西塔拉曼公开表示,农业和奶制品是印度两条红线,政府不会让步。

面对压力,印度国防部长辛格取消了原定的访美行程,还暂停了价值约36亿美元的美国武器采购,包括斯特赖克装甲车、标枪反坦克导弹和6架波音P-8I反潜机。国防部对外否认,但多方消息确认采购确实停了,这直接戳到美国军售的痛点,因为印度是全球第二大武器进口国,美国军工企业靠这个赚外汇。

特朗普的关税政策不光针对印度,还延伸到其他国家,但他没想到印度会这么硬气。印度没有选择低头,而是转向多边平台寻求支持。2025年7月6日到7日,金砖国家峰会在巴西里约热内卢举行,成员国包括巴西、俄罗斯、印度、中国、南非、埃及、埃塞俄比亚、伊朗、阿联酋、沙特阿拉伯和印尼,总共11国。

印尼是2025年1月正式加入的。峰会焦点之一就是贸易问题,他们发布联合声明,对单边关税和非关税措施的兴起表示严重关切,说这些做法扭曲贸易,违反世贸组织规则。虽然没点名美国,但谁都看得出来针对特朗普的贸易政策。声明还谴责对伊朗的军事打击,强调和平核设施不能被攻击,这也间接批评了美国和以色列的行动。

特朗普反应很快,在社交媒体上威胁,说任何追随金砖反美政策的国家,将额外征收10%关税。他把金砖定位成反美联盟,但金砖成员否认这个标签,说他们只是推动多边合作,不是针对谁。

巴西总统卢拉直接回击,说美国对巴西贸易实际是顺差,巴西不会屈服于外部压力,如果美国不买巴西产品,巴西就转向中国、印度和俄罗斯等市场出口。卢拉还说世界不需要皇帝,这话明显怼特朗普。

金砖峰会后,成员国承诺加强本地货币结算,减少对美元依赖,推动新开发银行改革。这让特朗普的压力更大,因为金砖国家经济总量不小,占全球一半人口,如果集体抵制,美国的单边主义就面临挑战。

印度在这个过程中表现得特别坚定,莫迪在8月15日独立日演讲中,强调印度将保护农民、渔民和奶农利益,抵制任何有害政策,不会为了外部压力牺牲国家利益。他演讲长达103分钟,主题是新印度和自力更生,誓言在国防、半导体、人工智能等领域实现自主。

这番话就是向全球通告,印度不跪,面对特朗普的关税威胁,选择硬扛。莫迪说,他知道要为此付出沉重代价,但还是准备好了。印度官员私下表示,现阶段目标是维护战略自主,不会完全让步,尤其在农业和奶制品上。

特朗普想通过关税填补美债窟窿,增加财政收入,但印度暂停武器采购,让他丢了重要渠道。美国防工业工厂订单延误,工人加班减少,这反过来影响特朗普的美国优先计划。

金砖国家集体发声,让反美战斗的阵线扩大。11国不光在贸易上抱团,还讨论人工智能保护、气候变化和全球治理改革。峰会声明呼吁避免过度数据收集,允许公平支付机制,这针对美国科技巨头的主导地位。

俄罗斯和中国推动金砖减少美元依赖,但其他成员如印度和巴西更注重实际合作,不是简单反美。特朗普的威胁反而让金砖更团结,成员国间贸易协议增加,缓解美国关税影响。印度加速本土制造,评估从俄罗斯和欧洲买武器的替代方案。

经济部门计算关税损失,推动金砖间贸易多元化。特朗普财政短期受益,但长期看,武器出口损失打击防工业,全球供应链调整让美国付出代价。

这场博弈暴露了特朗普单边策略的弱点,在多极世界下,极限施压越来越难奏效。印度坚守自主原则,通过金砖平台提升谈判筹码,特朗普的贸易战在南亚碰壁。巴西爆发反美抗议,多个城市示威反对特朗普对巴西加征50%关税,这显示不满情绪在扩散。

印度反对党批评政府,但整体上支持不让步的态度。美印关系跌到低点,原本合作遏制中国,现在贸易争端破坏了安全和科技领域的伙伴关系。印度转向中国缓和紧张,特朗普的举动无意中推动中印靠拢。

关税争端还在延续,印度维持暂停采购状态,国防团队多次评估供应商,经济部门推动金砖协议。特朗普政府计算收入,但军售中断让工厂闲置。莫迪平衡外交,继续与美国谈地区安全,同时深化金砖合作。

美国单边主义面临阻力,多极格局下,印度不跪姿态赢得全球南方支持。11国加入战斗,不是简单反美,而是集体抵制不公贸易措施。特朗普掀桌失败,莫迪的全球通告让印度立场清晰,这场较量结局未定,但已表明单边压力在当今世界越来越难行得通。

特朗普的关税政策从一开始就带着政治算计,他想用经济手段影响地缘格局,逼印度远离俄罗斯。但印度能源安全依赖俄油,短期内很难转向美国供应,即便价格匹配,也受制于本土现实。印度炼油厂调整策略,增加非俄原油进口,但官员明确表示会继续买俄油。

金砖声明的影响力超出预期,特朗普的10%额外关税威胁,反而让成员国更紧密协调。8月中旬,金砖后续会议讨论贸易多元化,成员国间协议增加,缓解压力。印度国内农民团体集会,支持政府决定,这巩固了莫迪的政治基础。

特朗普对金砖的攻击,源于对美元霸权的担心,但他夸大了威胁。金砖没推出共同货币,只是探讨本地货币结算,减少美元依赖。这不等于反美,而是全球南方国家寻求平衡。特朗普的100%关税威胁早在1月就提过,但针对金砖的行动从7月峰会后加剧。印度作为金砖成员,没被吓倒,反而利用平台反制。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8-20

标签:财经   印度   通告   全球   美国   关税   俄罗斯   巴西   贸易   成员国   峰会   政府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