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听说了吗?近日,国家级多部门召开重要会议,明确:国务院部署电动自行车全链条整治将持续到今年年底,事关车主和经销商,严查项涉及改装行为等5大行为,最高将处罚10万元!
今年电动车行业太难了,无论是厂家、还是经销到消费者,都将继续被严厉监管!最无辜的当属消费者,允许买,不允许改?不允许骑?诸多要求,一旦涉及改装违规行为,商家和消费者都会面临重罚!
严查频次高达87万余家次
严打违规生产销售
9月新新国标即将实施,为承接新国标,去年开始,国家级多部门联合严查电动车生产、销售、使用乱象行为,让各端提心吊胆!
最新数据显示:自全链条整治行动开始以来,共计检查电动自行车生产销售单位87万余家次。会上,国家消防救援局副局长宋树欣一睡定音:按照国务院总体部署,这次电动自行车全链条整治将持续到今年年底。史无前例的严苛,时间持续跨越之长,涉及的严查范围之细,让市场情绪低到冰点!那么,具体严查哪些内容呢?下面,一起看!

紧盯5大行为严查严打
经销商续和消费者注意别踩红线
今年的整治可不是一阵风,而是高压、高密、重罚型整治,严查的威慑力之大,主要紧盯以下5大行为,进行严查严打!
1.改装电动车
因为电动自行车的速度限速为25km/h,为了满足顾客的需求,达成成交率,很多经销商会铤而走险解限速,电池混装或改电机功率等等,这些改装行为,无论消费者还是经销商都将难逃重罚,经销商将面临高额罚款,或停业整顿。
其中,广州最为严苛,且明确商家最高处罚高达10万元,消费者处罚高达5000元。

2.违规停放
在公共门厅、疏散通道、安全出口、楼梯间等区域停放电动自行车,将面临处罚。此外,如果电动车不停放在指定区域,将面临拖车、罚款双重处罚。
3.违规充电
早前,据央视曾曝光,引发火灾的两大原因,一个是违规充电,另一个是锂电池的安全问题。飞线充电,室内充电或者充电电池进入电梯,都将面临处罚。北京明确,5月1日起,涉及充电电池进电梯等违规行为,个人罚1000元!
4.违反交规
对逆行、未上牌、冲红灯、未戴头盔,违规载人、酒驾等行为,都将面临重罚。且例如广州等地,启用抓拍设备,利用科技行为,加强限速方面的监控,且最新新规明确,3此以上违法交规,将直接扣车。

5.严查骗补
为促进新老国标平稳过渡,国家力推以旧换新政策,但是很多经销商在执行过程中,存在先涨价后补贴,或者一车多卖、上传电自信息实际卖电摩的违规行为,将面临追缴补贴,取消补贴资格,停业整顿,闭店处罚,南通、安徽、无锡等多地门店已经被取消国补资格。

全链条整治也直指厂家
不折不扣执行新国标
之前很多人质疑,为何允许生产,允许销售,就不允许骑,这次的全链条整治,是闭环整治,全面覆盖生产源头、销售商家和使用者消费者,而非单盯着消费者,工信部也明确:厂家要不折不扣执行新国标。
新国标对于电池重量、限速、限塑提出强制要求,即限速25km/h ,强制增加北斗定位,动态安全监测功能,让违规产品无处遁形,没有严格执行新国标标准的厂家,将被市场踢出局。
本台呼吁
电动自行车全链条整治持续到年底,意味着今年行业洗牌加剧,行业格局将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压力不仅给到厂家,更给到经销商,也给消费者上路设置诸多限制,再也不能DIY。
其实,与其打着安全旗号给电动车设置诸多限制,还不如放开电摩、电轻摩,既顺应实际需求,也能减少监管难度,还能带动消费活力?一举多得,任何政策,还是民生实际需求为大,任何制度建立在此基础上,反而能杜绝各方矛盾的产生,还能得民心,让产业得到正向的发展。。
本台认为,现在刻不容缓的的三件事,是解决电动车安全的关键所在。
一:是放开摩;
二:是增加充电设备,规范充电收费标准;
三:国补直达给消费者,而非让经销商垫资金,厂家定价公开透明化,让消费者真正买到更安全、更高品质的电动车。
你们觉得对于电动车的管理政策有何观点和看法?欢迎留言并发表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