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年房价一路飙涨,大家对房价永远涨下去深信不疑,很多人哪怕贷款利率6%以上,也要冲进去买房。
但有一个人在大家一路猛进时却给大家泼冷水,他说,“未来的房子会像葱一样便宜。”
想必大家都有听说过当年马云此预言!
只是那个时候,大家的热情都在房子上,甚至连行外企业都疯狂涌入争做开发商。
如今,8年过去了,
再看看当前的时局,马云那话似已不断向现实靠近。
21年中下旬开始,市场迎来巨变,从三四线一路向一线核心区,曾经卖价10万的老北京学区房,如今很多都已经降到了7万,还有的甚至跌破6.5万,价格直接回到16年,
这种场景,让当年的销冠都不禁感叹:“现在卖房,感情比卖“白菜”还难!”
以前,房子只要挂牌,品质好赖都能快速成交,现在呢?核心区挂牌半年都看房者寥寥无几,郊区的房子,甚至降价也无人问津。
20年销售经验的小李说:
“现在的房子成交,有种遥遥无期的感觉。”
比如新房市场,销售面积同比上年减少14.3%,相当于少卖了近20个深圳的面积的房子!关键房价还在持续下降,
这种情况以前想都不敢想,不得不说,现在的市场已经迎来了深刻变革。
行内分析,几个因素值得大家了解:
①人口结构逆转
以前是房子涨,人口也跟着涨,进城人口更是涨势凶凶。
现在呢?人口负增长趋势已经维持三年,进城的人数对比过去锐减,生娃的意愿大幅下降,总人口更是一年不如一年多,
专家说,今年的人口总量可能还要减少200万。年轻人越来越少了,对买房需求就大不如前,尤其是现在,我们还要面临人口老龄化加速,
前两年,老年人才2.8亿,今年就增加到3.1亿,预计今年底可能增加到3.3.亿,
这么多老人,他们非但没有住房需求,甚至很多人手上几套房,说不定退休以后,他们还会卖房提高退休生活品质,届时市场挂牌增加,对价格还会进一步造成冲击。
再看看年轻人,收入锐减,找工作困难,有的人甚至陷入入不敷出,每月三四千的收入养活自己都难,拿什么养房!
②库存压力大
说到库存,去年全国新房待售面积7.3亿㎡,今年增加到7.5亿㎡,
关键这还只是存量新房,还有二手房、正在建造还没有上线的房子等,加起来,有些地方的库存规模多到超乎想象,
其实,关于库存房情况,大城市可能还好点,三四线甚至十八线,大把房子空着,库存肉眼可见的多。再加上人口不断外流,生育意愿下降,很多小县城成片成片的“鬼城”,
这样的区域,现在的情况如此,下半年结婚率、生育率不上来,改善需求上不来,预计2025年可能更糟。
③国内外经济形势波动。
先是口罩事件,然后贸易摩擦,再加上去杠杆硬着陆,最近几年,三股力量的合力作用下,通缩通道就显现了,
普通大众出现收入缩水、消费降级、婚育推迟等连锁反应接踵而至,这种情况下,房地产作为大宗消费品,自然受到极大影响。
关键是,一旦房子受影响,上下产业链就脱不开干系,几十个行业、几百几千万个企业,无数人的收入,以及对未来收入工作稳定性预期,就开始担忧了,这种情况下,谁还敢借债?
①人口结构失衡难逆转
一方面,1963年开始的婴儿潮一代已经演变成退休潮,以后十年,每年有超2000万人退休,老人越来越多,
另一方面,今年上半年结婚人数比去年还少,预计生育人口难以逆转。这一增一减,需求买房更少了,老人为提高退休品质而抛房的可能性增加,市场供过于求的局面或更加突出。
②房企债务压力山大
房子不好卖,房企们还债就没那么容易,预计里面百强房企今年要还的3万亿。如果“回血”太慢,房企们只能继续从价格上下功夫,
③房产税是迟早的事
虽说这两年房产税并没有如约,但很显然,未来房产税是迟早的,毕竟房产税可以给地方提供稳定税收,
一旦试点扩大,对于多套房家庭来说,未来就是无一幸免的,届时,很多人的持房压力骤增,必然抛货降压,进而又加剧了市场供给。
①买房别跟风
楼市调整三年,部分城市筑底明显,这个时候确有需求,成本比过去低的多,只是买房一定要考虑自身需求和家庭预算,别跟风,月供控制在30%左右,超了很容易增加不确定性风险。
②投资自己更值钱
再好的资产都比不上自己更值钱,财富只跟随有本事的人,练就一身本领,才能让钱向你靠近。
(图片来源网络,侵权请联系)
更新时间:2025-07-26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