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皇宫内,到处都少不了太监的身影,他们像影子一样活着,主子笑他们就笑,主子皱眉头他们就发抖。能跟着得势的贵人算是造化,可要是不小心瞧见什么不该瞧的,或是被卷进主子们的争斗里,脑袋搬家也只能认命。
光绪二十八年,天津卫三岔河口边上有片窝棚区,孙家刚添了第四个男娃,生下来就瘦得像只小猫。那年月穷人家给孩子起名都图吉利,他爹蹲在门框上抽了半宿旱烟,最后拍板叫“耀庭”,盼着这孩子能让全家住上亮堂屋子。
孙家七口人挤在四面透风的破屋里,全家就指着七分薄田过日子。开春种下的高粱还没抽穗,米缸就先见了底。耀庭八岁那年,他爹娘做了个狠心的决定,把四个儿子全送去当太监。
孙耀庭的父亲蹲在门槛上抹眼泪:“咱老孙家对不住祖宗啊,可总得活命不是?”此时正好碰上改朝换代,紫禁城刚换了新主子。
要说这家人也算有远见,孙家夫妇给私塾先生家当牛做马整四年,这才换来四个儿子跟着识字念书。那年头能写自己名字的庄稼汉可不多见,孙耀庭尤其机灵,三字经背得顺溜。
可惜老天爷见不得穷人喘气,宣统三年,孙大娘累垮了身子,老孙头挑水时摔断了腿。最要命的是秋收时闹蝗灾,孙家那七分地的收成还不够塞牙缝。那年冬天特别冷,孙家人裹着破棉絮蹲在城隍庙里,靠善人施的稀粥吊着命。
在民国六年,紫禁城里传来消息,说又要招太监了。老孙头瘸着腿跑回家,从炕洞里掏出铜钱:“这回说啥也得把老二送进宫!”
那年正月十五,孙耀庭被按在门板上,老刀匠的剃刀在炭火上烤得通红,刀刃割下去时连麻沸散都没给。孙耀庭疼得把嘴唇咬出了血,昏死过去。
三天后孙耀庭睁开眼,屁股底下的草席都让血浸透了。可还没等他下地,外头就炸开了锅。原来段祺瑞的兵打过来了,张勋连夜逃到荷兰使馆,小皇帝又退位了。
就这样,孙耀庭回到家躺了半年,伤口结痂又溃烂,溃烂又结痂。等他能扶着墙走路时,民国都快七年了。
此时紫禁城突然又放出风声要招人,这次是老孙头押着孙耀庭去的。内务府的门房收了二十块大洋,随手扔出块木牌:“明儿卯时到神武门候着。”那天凌晨飘着鹅毛雪,孙耀庭缩在墙角直打哆嗦。
他瞅见百十号半大孩子排成长队,个个脸色煞白。有个小太监提着灯笼过来挑人,灯笼光扫到他脸上时突然停住:“你小子识过字吗?”
好巧不巧,刚好孙耀庭读过书,就这样被分到寿康宫当差,专门伺候太妃们养的狗。每天寅时就得起来扫狗舍,申时准时给狗梳毛。
有回瑜皇太妃的狗窜上房顶,还是他踩着梯子给抱下来的。管事太监赏了块芝麻糖,他藏在裤腰里半个月没舍得吃。
紫禁城的日子就像驴拉磨,转着转着就忘了年月。孙耀庭亲眼见过瑾妃拿玉如意砸碎宫女的头,也撞见过溥仪和婉容在养心殿吵架。
最悬的是有次给端康皇太妃送药,正碰上内务府的人往药罐里撒东西。他吓得连夜把铺盖搬到狗舍里,愣是躲了三天没敢露面。
要说这人能活到解放后真是奇迹,民国十三年冯玉祥逼宫那会儿,太监宫女们像炸窝的蚂蚁乱窜。孙耀庭卷了床棉被就往神武门跑,半道让个老太监拽住:“傻小子!被窝里能藏银元!”他这才知道,那些老油条早把金镯子玉扳指缝在裤裆里了。
出宫那天下着雨,孙耀庭蹲在护城河边数了数家当:三块银元,半吊铜钱,还有当年偷藏的芝麻糖纸。糖早化了,纸上的花纹倒还鲜艳。他把糖纸塞进贴身的衣兜,心想这大概就是他在宫里十五年的全部了。
到了1959年,政府给前清太监们安排工作,孙耀庭被分到万安公墓当管理员。有回去故宫参观,解说员指着寿康宫说:“这里以前是太监住的地方。”
孙耀庭突然笑出声,把周围人吓了一跳。只有他自己知道,解说牌指的那间屋子,分明是当年他伺候哈巴狗的狗舍。
更新时间:2025-04-22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