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鸡有个企业,五十年前还生产过光刻机

光刻机是生产芯片的重要设备,这几年因为被美国禁运,成了热门话题。其实,很多人不知道,五十年前,宝鸡有一家企业也生产光刻机,技术上一点儿也不比当时的国外先进水平差,这家企业就是国营建光机器厂。

国营建光机器厂,代号4503厂,宝鸡81号信箱,是一家三线企业,由当时的由第四机械工业部主导,整合了上海、南京等地的技术资源,于1969年成立。宝鸡因为南依秦岭,地理位置比较隐蔽,是当时三件建设的核心区域,国家在这里投资布局了17个重点项目,烽火电子、长岭电子、凌云电子等都是在那个时期建设的,而建光机器厂是唯一的半导体设备研制生产单位。

早在上世纪70年

代中期,该厂就成功研制出中国第一代半导体光刻机,用于集成电路制造,后续迭代至第二代、第三代机型,一度缩小了与国际水平的差距。其产品曾被多家军工和科研单位采用,当时的中国核物理研究院就曾采购其芯片离子注入机,用于芯片的生产。1975年,该厂还生产过用于卫星控制的陶瓷封装逻辑电路芯片,可以说,也处于当时的先进水平。如今大名鼎鼎的荷兰ASML公司,是1984年成立的,所以宝鸡的建光机器厂比它早了十余年。

上世纪八十年代后,由于国家产业政策的调整,加上当时“造不如租,租不如买”之风大行其道,建光机器厂的研发费用被大幅削减,到了九十年代,已经显露危机。后来,尽管该厂曾经与西安交通大学合作,重启光刻机项目,遗憾的是未获成功,企业转型失败,技术人员流失,工艺资料尘封,最终沦为军品代工厂。后来,曾有宝鸡传感器研究所进口国外的光刻机散件进行组装,终因装配工艺不过关,以失败告终。至此,国内光刻机研制生产全军覆灭。

国营建光机器厂的光刻机研发是中国半导体工业史上不可忽视的“第一”,其技术实践比西方巨头更早,却因政策与时代局限黯然退场。建光机器厂的兴衰,折射了特定时期技术选择路径所付出的代价。如果当时继续坚持自主研发,或许,今日就会避免芯片制造被“卡脖子”的困境,但历史不能重来,世上也没有后悔药可买。

关键技术自主可控,吾辈自警醒,当自强。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8-22

标签:科技   宝鸡   光刻   企业   机器厂   芯片   中国   年成   水平   长岭   半导体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