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1年,华国锋一家六口的合影,40岁的他长相周正,妻子端庄贤惠

文/历史勘探社

本文陈述所有内容皆有可靠信息来源,赘述在文章结尾

1961 年,张华国锋一家六口拍下了一张珍贵的合影,定格了岁月中难得的温馨与安宁,照片中的华国锋,时年 40 岁,正值人生盛年。

他身材高大挺拔,身姿笔挺,长相很是周正,五官轮廓分明,他身着朴素的中山装,衣服虽不华丽,但干净整洁,这张照片中的他,既有着领导者的威严,又散发着成熟男人的魅力。

站在华国锋身旁的,是他的妻子韩芝俊,照片中的她,面容端庄秀丽,皮肤白皙细腻,她留着一头整齐的短发,显得干练利落。

围绕在华国锋和韩芝俊身前身后的,是他们的四个孩子,长子苏华、次子苏斌、长女苏玲和小女儿苏莉,孩子们的脸上洋溢着纯真的笑容,充满了生机与活力。

华国锋,出生在山西省交城县一个制革工人家庭,在艰苦的环境中成长,华国锋自幼便深知生活的不易,也培养了他吃苦耐劳、坚韧不拔的性格。

年少时,他便积极投身于革命事业,1938 年,年仅 17 岁的华国锋参加了山西牺牲救国同盟会交城分会,同年 10 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从此,他踏上了为国家独立、民族解放而奋斗的征程,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华国锋在山西地区积极组织和参与革命活动,为抗击日寇、推翻国民党统治做出了重要贡献。

他深入群众,发动群众,带领当地人民开展游击战争,建立抗日根据地,与敌人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他的勇敢和智慧,赢得了当地人民的信任和爱戴。

新中国成立后,华国锋继续在工作岗位上发光发热,他先后在湖南等地任职,为地方的建设和发展付出了大量心血。

在湖南工作期间,他深入基层,了解人民群众的需求,积极推动农业、工业等各项事业的发展。

他重视农业生产,亲自参与农田水利建设,推广农业新技术,努力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

他关心工业发展,积极引进先进技术和设备,推动地方工业的现代化进程,他的努力和付出,使得湖南在经济、社会等方面都取得了显著的进步。​

新中国成立后,几位第一夫人相继出现,其中相对低调的就是华国锋的妻子韩芝俊。

1945年,日本退出中国后,韩芝俊开始就读学校,她在学校成绩优秀,思想进步,同年成为中国共产党党员,时年不到15岁。

韩芝俊在学校积极参与文艺演出,宣传革命,她非常有艺术细胞,是学校的文艺骨干,无论是扮演什么角色,她都能把它们演绎得淋漓尽致,在当地成为了人人皆知的小明星。

当时,华国锋正在主持土改工作,他听说有一位女学生特别会演戏,便特意前来观看。

看完韩芝俊的表演,给华国锋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由于韩芝俊的三舅是当地的县委书记,华国锋便让三舅去牵线搭桥,这一牵线,两人还成了。

1948年,华国锋和韩芝俊举行了婚礼,他们的婚礼非常朴素,只有一些简单的素菜和西红柿,没有酒水,也没有鞭炮,但是氛围还是很热闹的。

婚礼上,他们对着毛主席画像三鞠躬,也向来祝贺的乡亲老人三鞠躬,接着,在众人的逗笑声中和催促下,28岁的华国锋及韩芝俊简略地向大家介绍了他们认识和相爱的过程。

典礼在欢笑声中结束后,地委机关特意准备了几桌便饭,招待地、县机关同志和房东。

1950年初,华国锋和韩芝俊迎来了他们的儿子苏华,后来连得一子两女,韩芝俊一边工作,一边照顾孩子,管理家务,从没有耽误过工作。

这张照片是一张罕见珍贵的全家福,照片中的华国锋和韩芝俊还是年轻的样子,一个英俊潇洒,一个青春优雅,孩子们也都张开了,女儿和妈妈长得像,儿子和爸爸长得像!

当华国锋接过主席的担子,在关键时刻稳住了局面后,韩芝俊也成为了当之无愧的第一夫人。

然而韩芝俊非常低调,她吃饭简单,着装朴素,夏天是一件的确良衬衣,冬天是一件大棉袄,尽可能节约开支。

虽身为第一夫人,韩芝俊本来有专车接送上下班,但她依然坚持骑自行车前往工作,和普通人一样每天忙于自己的工作。

由于出色的工作成绩,1978年,她当选为全国妇女联合会第四届执行委员。

韩芝俊酷爱朴素生活,吃的仍旧是解放前的粗茶淡饭,在退休后,她和丈夫在自家小院里种上自己喜欢的蔬菜,享受日常生活的平凡和简单。

.

华国锋同志逝世后,韩芝俊一直生活在他和她共同居住过的小院里,她从未给国家惹过麻烦,而且家里的物品都是和丈夫一起使用,从未更换过。

在华国锋的晚年,韩芝俊依然陪伴在他身边,悉心照料他的生活,她在庭院中种了丈夫爱吃的葡萄,还开辟了小菜园。

每天天刚蒙蒙亮,大概五六点钟,她就早早起身,一头扎进菜园里开始劳作。

忙活半个多小时后,她又轻手轻脚地走进屋里,把还在睡梦中的华国锋叫醒。

这么多年来,她就像华国锋的“老保姆”“老护士”一样,把华老的生活照顾得细致入微、妥妥当当。

早在 1983 年,华国锋就对葡萄种植产生了浓厚兴趣,他专门跑到北京郊区,寻了好几个葡萄园,虚心向园里的师傅们请教种植和管理葡萄的技巧。

在他的家里,小院中支着两个很大的葡萄架,一到季节,架上便挂满了沉甸甸的葡萄。

不过华老自己几乎不吃这些葡萄,原来他被检查出患有糖尿病,饮食方面受到严格管控,每天主食只能吃 2 两 8 钱。

有一回吃饺子,华老吃了十多个后还意犹未尽,可又不敢多吃,最后还是夫人韩芝俊特批,才又让他吃了两个解解馋。

晚年的夫妻俩生活的悠然自得,和那些经常抛头露面的人不同,夫妻俩喜欢在院内和沿外墙根种上果树和蔬菜,亲手侍弄这些树呀、花呀、菜呀的。

自享其果,自得其乐,种的植物,什么时候施肥,什么时候浇水,什么时候出果实,华老都把握得特别准确。

这张照片就能看出两人的晚年状态,从他们的穿着来看是大夏天,两位老人穿着朴素简单,这样看和普通人没什么区别,他们手里拿着自己院里种的丝瓜,端详着。

在教育子女这件事上,华国锋有着自己独特的方式,他很少对子女进行严厉批评,但会时刻鞭策他们,要求他们好好努力,同时注重培养子女节俭的品质。

在他的言传身教下,几个子女都过着本本分分、普普通通的生活,既没有选择出国,也没有投身商海。

大儿子苏华住在单位分配的房子里,为人十分朴素,没有一点架子,和同事相处得特别融洽,同事们对他的评价都很高。

二儿子苏斌曾在北京卫戍区服役,如今已退休,过着安稳的生活,大女儿苏玲凭借自身努力,在民航总局空中交通管理局担任党委常委、工会主席,还当选为全国政协委员,在自己的领域发光发热。

二女儿苏莉是国务院机关事务管理局的干部,被安排担任华国锋的生活秘书,在岗位上兢兢业业,华国锋的子女们用实际行动诠释着朴实、努力的品质,在各自的岗位上默默奉献。

华国锋日常里很少出门,他生性低调,不愿因自己的出行而兴师动众,给别人造成不便,有一年“五一”节,他难得带着孙女去逛北海公园。

可没想到,还是被人认了出来,这一认出可不得了,群众纷纷拥挤着围观,还有不少人拿出相机拍照,结果公园没逛成,只能打道回府,小孙女也因此对他发了一顿小脾气。

不过,一年中有两天,他必定会出门,一是 12 月 26 日,这是毛泽东的诞辰;二是 9 月 9 日,是毛泽东的忌日。

每到这两天,他会带着家属和工作人员前往毛主席纪念堂,在那里,他神情肃穆地瞻仰毛主席遗容。

还会亲自大声喊出行礼令:“向伟大领袖毛主席一鞠躬、二鞠躬、三鞠躬”,这一传统几十年来从未改变。

这张照片就是2003年12月26日上午,82岁的华国锋和夫人,到北京毛主席纪念堂纪念毛泽东诞辰110周年所拍摄的,照片中的两位老人已经不年轻了。

但是两位老人的状态很不错,看起来精神饱满,虽然头发花白,也挡不住他们纪念毛主席的热情。

2008 年 8 月 20 日,华国锋在北京逝世,享年 87 岁,韩芝俊和子女们悲痛万分,但他们知道,华国锋的一生是为国家和人民奉献的一生,他的功绩将永载史册。

2008 年 8 月 31 日,韩芝俊和子女们在北京八宝山革命公墓举行了华国锋遗体告别仪式,无数人前来送别这位为国家和人民做出卓越贡献的领导人。

参考信源:

中国新闻网——华国锋远离政治的日子:学习种葡萄 要求子女节俭2008年09月02日


绥化新闻网——华国锋晚年潜心种葡萄养性情 2011-08-25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7-04

标签:历史   贤惠   端庄   长相   妻子   周正   华国锋   子女   葡萄   朴素   片中   工作   夫人   晚年   北京   努力   湖南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