穷鬼之光! 割韭菜星巴克"兵败"中国市场, 4块成本卖30, 被"弟弟"吊打

当星巴克还在玩欧美小资那一套的时候,瑞幸却选择反其道而行。

他用便宜和快捷打出一套组合拳,直接将星巴克“逼退”中国市场。

2024年年底的时候,星巴克放出一个爆炸性的消息,他们要出售在华业务。

这是要退出中国市场的架势,让不少吃瓜网友狠狠震惊了一把。

要知道,曾几何时,星巴克可算是国内咖啡领域的龙头老大。

提起咖啡多少人第一时间想到的就是它,甚至还将它规划到自己的职场必需品中。

必须要承认的是,在刚刚进入中国市场的时候,星巴克采用的营销策略是很成功的。

它所打造的小资概念,成了多少人梦想中的生活。

每天下班的时候,来到楼下的星巴克咖啡馆,然后点一杯美式,有时只有独自一人,打开电脑做着没完成的工作。

虽然是加班,但似乎因为换了个工作场景,心情也都会变得不一样了,从被迫打工的牛马变成了职场精英。

偶尔是和同事或朋友来这里闲坐一会儿,聊聊工作、聊聊生活,谈笑风生中再品一番咖啡的香甜,生活别提有多美好了。

而不管是何种情况,或工作或社交亦或者是谈生意,星巴克似乎都是成功人士的标配。

因此在很多人对未来的畅想中,一定有星巴克的身影。

从2014年到2025年,在星巴克进入中国市场能的这十几年里,他们的这个营销策略,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起到了很好的效果。

但直到瑞幸的出现,这种不可与之抗衡的“咖啡神话”,不断破灭。

虽然星巴克进入中国市场的时间不长,但这个品牌却有着长达几十年的历史。

早在上世纪70年代就已经成立,并且在进入中国前就已经上市,算的上是国际知名大品牌。

相比之下,2017年才成立的瑞幸,在它面前完全就是“小弟弟”,可偏偏这个小弟拥有蚍蜉撼大树的能力。

和星巴克的市场定位不同,瑞幸走的是截然相反的一条路。

星巴克针对的是有钱有闲的中上流社会人群,瑞幸针对的便是着急忙慌赶时间上班的牛马。

没有几十平,可以容纳多桌客人的大场地,甚至小到只有一个吧台,只能给三两客人提供暂时歇脚的地方。

价格上,星巴克平均一杯咖啡不低于25元,但瑞幸却只需要9.9元,比对方便宜了一半都不止……

因为他们知道,自己的目标人群根本就没有时间去享受小资生活。

他们想要的,仅仅是在上班路上喝一杯咖啡提提神,不需要多贵,也不需要靠一杯咖啡来提升自己的社会地位。

这种简单又直接了当的需求,恰好瑞幸能够满足。

其实刚开始面对瑞幸的来势汹汹时,星巴克是一副气定神闲的模样。

因为在他们看来,瑞幸9.9一杯的咖啡完全就是在烧钱做营销,这种把戏在商场很常见,但同时也不会一直都常见。

毕竟对于商人来说,逐利是本性,谁都不会放在10块钱不赚去赚1块钱。

但显然星巴克低估了瑞幸的决心,也低估了他们的能力。

表面上来看,瑞幸是一个咖啡品牌,但实际上,瑞幸卖的是咖啡和奶茶结合的新产品。

酱香咖啡、椰奶咖啡等多个新产品的推出,不仅吸引了爱喝咖啡用户的目光,还吸引了不少喜欢喝奶茶的用户。

一时间,瑞幸的销量直线上升,仅仅用了一年半的时间就成功上市,让所有圈内企业无不侧目,尤其是星巴克。

就在星巴克想着要如何扳回一局的时候,瑞幸陷入财务造假的丑闻中,导致股票暴跌。

这对星巴克来说是个好消息,可这并不意味着,瑞幸在国内受欢迎的程度就会降低。

因为对于普通老百姓来说,财务造假与否和自己关系不大,大家更关注的是产品价格和食品安全。

只要这两个地方没有问题,就不会动摇瑞幸在大家心中的地位。

没想到,在瑞幸暴雷后不久,疫情来临,无形中给了星巴克一记重磅。

当大家都在被居家隔离的时候,星巴克的堂食显得如此鸡肋,甚至是成了一种负担。

相比之下,原本就走低端局的瑞幸,借助外卖的渠道,进一步铺开市场,并在随后开放了全国加盟。

以至于在短短几年时间内,瑞幸的门店几乎遍布国内各个城市,甚至还开到了星巴克的老家!

如今美国瑞幸门店已经开门营业,还是采用同样的营销策略,用低价撬开美国人的钱包。

毕竟谁会拒绝比星巴克便宜一半价格,但品质却相差无几的咖啡呢?

与此同时,一直都在与时俱进的瑞幸,也没忘了通过短视频平台进行宣传,提升品牌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而这时我们再来看星巴克,从2023年的财报上来看,星巴克的盈利情况还是比较乐观的。

中国市场持续上涨,高达上百亿,但没想到仅仅几个月后就出现了暴雷。

2024年的第二季度,星巴克的财务报表就惨不忍睹。

没有上涨的同时竟然还出现了下降,以至于股价暴跌,市值更是直接蒸发了一千多亿。

很难想象,究竟在这几个月里,星巴克发生了什么才会导致这种情况出现?

还是说从一开始2023年的财务报表里,就掺杂了大量的水分呢?

这个答案,想必也只有他们内部高层领导才能知晓,而作为普通大众能够清晰看到的是。

这次的暴雷,就如同推倒星巴克的第一块多米诺骨牌,一发不可收拾,以至于他们在同年底选择出售中国业务。

截止到今年6月份,已经有20多家资本参与竞购,虽然如今的星巴克大不如前,但市场固执依旧在300多亿以上。

或许对于星巴克自身来说,此时退出是最好的选择。

趁着还有市场价值,赶紧卖一个好价钱,以免到最后被彻底抛弃,变得一文不值。

而星巴克此举也在无形中证明了,国外的月亮并不圆,国外的咖啡也并不香,真正懂你的永远都是自己人。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8-30

标签:美食   穷鬼   韭菜   中国市场   弟弟   成本   咖啡   时间   小资   品牌   牛马   工作   市场   便宜   块钱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