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8月13日,中国商务部发布第5号令,宣布即日起将欧盟两家金融机构——立陶宛的UABUrboBankas和ABManoBankas列入反制清单,禁止中国境内组织和个人与其进行任何交易与合作。
这是对欧盟7月18日将两家中国金融机构列入对俄制裁名单的法律回应,也是《反外国制裁法》颁布以来,中国在金融领域对欧盟实施的最直接反制。
被制裁的两家立陶宛银行虽在中国业务有限,但选择它们作为反制目标背后,映射出中欧关系面临的新博弈格局。
中国此次反制援引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外国制裁法》第三条、第四条等共十条具体条款,经国家反外国制裁工作协调机制批准后实施。
法律程序严密,直指欧盟7月18日在第18轮对俄制裁中,将中国绥芬河农村商业银行和黑河农村商业银行列入名单的行为。
欧盟声称这两家机构“通过加密货币服务协助俄罗斯规避制裁”,但始终未能提供公开证据。
8月9日欧盟正式实施制裁后,中方反应迅速,仅隔4天便启动反制,显示出成熟的法律应对机制已常态化运作。
金融反制本质上是一种“规则对抗规则”的行为。中国并非主动升级冲突,而是通过冻结对手资产、限制交易等手段恢复博弈平衡。
此次禁令相当于切断了两家立陶宛银行在中国的所有业务通道,直接影响其跨境支付、投融资能力。
尽管短期内可能增加中欧企业结算成本,但这类措施具有精准打击特点——仅针对特定机构,避免整体经贸关系受损。这种对等反制逻辑,已成为中国应对外部制裁的标准化反应。
被制裁的两家银行均位于立陶宛,这一选择绝非偶然。这个波罗的海小国人口不足300万,却是欧盟内部对华最强硬的“急先锋”。
2023年立陶宛以国家安全为由限制华为参与5G建设,甚至鼓动欧盟将中国排除在新能源产业链之外。
然而其经济实力与政治野心严重不匹配——2024年立陶宛对华贸易额仅3.2亿欧元,仅占欧盟对华贸易总额的0.2%。
立陶宛的激进政策早已付出代价。2022年中方将中立外交关系降为代办级后,其农产品对华出口暴跌70%,克莱佩达港失去大量中国货物中转业务,当地企业多次呼吁政府“纠正错误”。
此次银行制裁虽不造成即时经济损失,却向欧盟传递明确信号:谁挑衅中国核心利益,谁将首当其冲。在欧盟框架下,成员国行为需集体担责,立陶宛的“出头鸟”姿态正让整个联盟承受反噬。
欧盟对华制裁的理由充满矛盾。它指控中国金融机构协助俄罗斯规避制裁,但自身能源领域对俄依赖却暴露其双重标准。
2024年,欧盟从俄罗斯进口的液化天然气(LNG)总量同比反增10%,奥地利、匈牙利等国仍通过管道持续进口俄天然气。匈牙利甚至与俄罗斯国家原子能公司合作推进核电站项目。
当欧洲企业仍在合法开展对俄能源贸易时,欧盟却选择性制裁中资银行,所谓“捍卫规则”的正当性荡然无存。
这种矛盾源于欧盟的战略迷失。一方面,它试图展现地缘政治自主性,法国总统马克龙2023年访华后曾呼吁欧洲减少对美元依赖,实现“战略自主”。
但另一方面,它又深陷对美国的依附性外交。为换取美国在能源和防务上的支持,欧盟多次将中国作为“投名状”。
2024年配合美国限制对华半导体出口,2025年跟风制裁涉俄中企。这种摇摆导致其在对华政策上既失去道义高地,也损害自身经济利益。
欧盟对华强硬背后,美国的施压是关键推手。2025年初,特朗普扬言“若中国继续购买俄油,将加征关税”,并试图联合盟友对华实施能源封锁。
欧盟此次制裁明显迎合美国诉求,但换来的却是战略边缘化——2025年8月15日,美俄首脑“特普会”聚焦俄乌冲突,作为直接利益相关方的欧盟竟被排除在谈判桌外。
更讽刺的是,在同年达成的美欧贸易协议中,欧盟为换取15%的关税税率,被迫承诺进口7500亿美元美国能源及投资6000亿美元美国制造业,相当于每年向美国输血超千亿美元。
中国此次反制虽针对欧盟,实则也是对美国的警示。
美国对华加征关税后,中国对等反制导致美大豆、汽车行业损失超百亿美元;制裁华为反而加速中国芯片自给率提升。
历史证明,中国不主动挑事却也不惧施压。欧盟若继续充当美国战略附庸,只会陷入“两头不讨好”的困局:既无法获得美国真正尊重,又丧失与中国合作的务实利益。
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是此轮对华制裁的主要推手。7月18日她在社交媒体宣称此轮制裁旨在打击“俄战争机器核心”,并将矛头指向中国金融机构。
此举被视为其争取保守派支持、延续政治生涯的赌注。但这场豪赌风险极高——欧盟内部对华立场本就分裂,德国、法国企业界强烈反对损害对华经贸关系。
随着中方反制落地,冯德莱恩面临三重压力:外交层面协调失败、经济层面加剧企业不满、政治层面暴露战略短视。
更严峻的是,欧盟即将迎来机构领导人换届。冯德莱恩能否连任取决于成员国对其执政能力的评估。
此次制裁引发的连锁反应,恰凸显其外交策略的失衡:既未能维护欧洲战略自主,又未给成员国带来实际利益。
当“反俄优先”绑架对华政策时,欧洲已在全球格局中丧失灵活性与话语权。倘若美俄在“特普会”达成涉及乌克兰的协议而欧盟缺席,冯德莱恩的政治信誉将遭受毁灭性质疑。
国际贸易规则从来不是单方面的法律条文,而是多方博弈形成的动态平衡。中方此次反制,既是对欧盟无理制裁的正当回应,也是对全球治理规则的庄严维护。
资料来源:
①被中方反制的2家欧盟小银行,什么来头?2025-08-13 15:35:01来源:观察者网
更新时间:2025-08-16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