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陈述所有内容皆有可靠信息来源赘述在文章结尾
——【·前言·】——»
在中美发布日内瓦经贸会谈联合声明达成关税共识,中美共同降低关税,中美关税暂时谈完后,美国总统特朗普抽刀向欧盟,开始“疯狂”攻击欧盟国家。
美国当地时间5月12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声称:“欧盟在很多方面占尽了便宜,甚至超越了中国”
——【老朋友,新“账本”:大西洋两岸算盘响】——»
戏码换得真快。华盛顿那边,调门说变就变,欧洲这个几十年的老伙计,突然就成了新剧本的主角。
美国总统特朗普的话可一点不客气,说欧盟在贸易上占了大便宜,比中国还“狠”。
这话背后,是美国对之前跟中国那场贸易摩擦结果的复杂心情。
跟中国斗了一圈,好像没占到预想中的大便宜,有些人甚至觉得美国在关键地方还让了步。
这下可好,火力转向欧盟,一来是想弥补之前的“损失”,二来国内通货膨胀、工厂岗位流失的怨气也得找个地方撒撒,树立个强硬形象嘛。
找个外部的“靶子”,总能吸引点注意力。
“美国优先”这面大旗底下,经济账算得明明白白。
华盛顿觉得自己手里牌多着呢,就等着欧盟“识相点”,在谈判桌上大出血。要是能成,美国那紧巴巴的财政和越堆越高的债,多少也能喘口气。
汽车贸易不平衡、欧洲农产品不好进美国市场,还有吵了很久的药价,都成了华盛顿的“小本本”上记着的账。
特别是药价,美国觉得欧洲国家抱团把药价压太低,搞得美国老百姓和药厂背了太多研发成本。
白宫甚至都发话了,说美国买药也要看国际上的低价,还点名让欧洲为全球医疗创新“多掏点钱”。
——【敲打欧洲,不只为钱那么简单】——»
不过啊,这事儿往深了琢磨,恐怕不光是为了眼前这点经济利益。
欧盟的块头跟中国差不多,经济一体化搞得有声有色,国际上说话也越来越有分量。
这在美国一些战略家眼里,早就成了个潜在的长期对手。
用关税敲打敲打欧盟,一方面能削弱它的经济实力,另一方面,具体操作时再搞点区别对待,指不定还能在欧盟内部搞点小分裂。
毕竟,一个团结一致的欧盟,可比一盘散沙的欧洲国家难对付多了。
这种“敲打盟友”的套路,在美国对外关系里也不是头一回了。
有分析就说,这都快成路径依赖了——硬骨头啃不动,就找个相对软点的柿子捏捏,好像成了种习惯。你瞧,这算盘打得,真是机关算尽。
——【风暴眼中的布鲁塞尔:是低头还是硬扛?】——»
大西洋那边贸易风暴刮得呼呼响,布鲁塞尔的当家人正站在一个难熬的十字路口。
欧盟自己也不是高枕无忧,经济增长有点后劲不足,俄乌冲突还在那儿耗着,边境难民问题、本土制造业怎么在全球竞争中活下去,件件都是头疼事。
就算欧洲这几年为了能源安全和国防,花大价钱从美国买了不少石油、天然气和军火,可在华盛顿看来,这些好像还远远不够填饱他们的胃口。
欧盟的回应小心翼翼,却又透着一股倔强。
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对特朗普的会面邀约态度冷静,强调需要先有具体方案才能讨论,这与此前特朗普赞扬她“非常出色”时的态度形成鲜明对比。
与此同时,欧盟也在积极准备反击措施。他们警告称,如果贸易谈判破裂,将可能对价值数百亿欧元的美国商品征收关税。
欧洲一些有影响力的智库和媒体,如《外交事务》杂志,已经拉响警报,指出二战后的欧美同盟关系可能走向终结。
他们认为,欧洲要想掌握自身命运,必须摆脱对美国的过度依赖,尤其是在面对一个将欧洲利益视为筹码的美国时。
这种“战略自主”的声音在欧洲内部越来越受到重视。
有意思的是,欧盟在处理跟中国关系时,却又有点摇摆不定。
既不想跟中国一起旗帜鲜明地反对美国搞单边,也不想这时候彻底倒向中国,把跟华盛顿的关系搞僵,好像更想“坐山观虎斗”。
法国总统马克龙之前还公开劝美国,说战略重点应该放在中国身上,谁能想到,风水轮流转,现在欧盟自己倒成了美国贸易大棒的目标。
——【东方棋局:参照与变数并存】——»
这场美欧贸易摩擦里,中国的角色就特别微妙了。
中国之前在中美贸易战里表现出的那种定力,最后还不是让美国人回到谈判桌,同意降了不少关税?
这活生生的例子,对现在压力山大的欧盟来说,是个重要的参考。
美国人自己也明白了,想跟中国经济强行“脱钩”,不现实也不可能,中国在全球供应链里扎得那么深,市场那么大,谁都绕不开。
随着美欧贸易关系越闹越僵,有些人就琢磨,这反倒可能给中欧深化合作带来新机会。
比如,之前谈得慢慢吞吞的中欧投资协定,说不定就能借着这股东风往前推一把。
要是美欧真闹掰了,全球资本的流向也可能变,一部分钱说不定会加速往相对稳定的亚洲市场跑,特别是中国。
更有想法的甚至说,这场风波可能会加速全球贸易体系“去美国中心化”,给人民币在国际贸易结算里争取更大空间创造条件呢!
当然,中国自己脑子也清楚得很。在中美贸易摩擦里,中国靠着完整的产业链、巨大的国内市场,还有在稀土这些关键资源上的控制力,多少还是掌握了点主动权的。
就算贸易战的硝烟暂时散了,像稀土这种战略性资源的出口,估计还得小心看着,不能让自己的发展利益受损。
——【贸易烽火烧,没有赢家是定调】——»
美国这根关税大棒挥来挥去,不仅砸向了贸易伙伴,也实实在在冲击着全球经济秩序。
最直接的后果,就是盟友之间的信任感越来越薄了。
特朗普这种“不分你我”的贸易施压法子,正在加速把老朋友往外推,对欧洲利益的那种敌意和贸易勒索的算盘,也越来越不加掩饰。
这跟他前任辛辛苦苦搞的“盟友外交”,简直是背道而驰。
影响更深远的,是这种做法正在撕裂本来就挺脆弱的全球产业链和供应链。
欧洲央行都研究过了,美国的关税让欧洲进口商品价格上涨,欧洲消费者开始“主动远离美国产品”。
而在美国国内,老百姓也可能得为那些所谓的“爱国品牌”(比如波音、苹果)掏更多的钱,这可比什么“公平交易”带来的好处大多了。
就像世贸组织总干事伊维拉说的,贸易战的赢家只有输家——听着像绕口令,其实说白了就是这玩意儿破坏性太大,最后可能谁都捞不着好,只是受伤程度不同罢了。
美国想通过施压,让一部分高端制造业从欧洲、日本、韩国这些地方回流到自己国家,这事儿能不能成,还真不好说。
全球制造业的布局调整,是个复杂又漫长的过程,不是下一道命令、搞几轮关税威胁就能轻易掰回来的。
特朗普对欧盟这么强硬,最终是能把布鲁塞尔逼到低头,还是会进一步激起欧洲的团结和自主意识?
这场大西洋两岸的贸易博弈,结果不光影响美欧关系的未来,也肯定会对全球经济格局的演变和国际秩序的重塑,留下长久的回响。
在这变幻莫测的国际棋盘上,各方都在艰难地寻找新的平衡点。
参考信息:
https://www.toutiao.com/article/7503726251304419879/?channel=&source=search_tab
更新时间:2025-05-14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