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薛二杨三罗仁,四岳五高六秦文!指六大世家中哪6位用锤高手?

一薛二杨三罗仁,四岳五高六秦文,指的是“薛、杨、罗、岳、高、秦”6大武将世家中的6位用锤高手:薛葵、杨士瀚、罗仁、岳云、高英和秦文,以及他们按武力值从高到低的排名顺序。

一葵:指薛家将中的薛葵排名第一

薛家将,群星璀璨,薛仁贵、薛丁山、薛刚、薛强、薛蛟、樊梨花、窦仙童、陈金定、薛赞、薛克龙、薛克虎等英雄辈出,而面如黑铁的薛葵堪称其中最为耀眼的战神。

薛葵乃“通城虎”薛刚与卧龙山纪员外纪天成之女纪鸾英的儿子,演义中说他是上界铁石星君临凡。长大后,成长为薛家将中的“超级赛亚人”,在战场上所向披靡,战无不胜!

在古代有“一力降十会”之说,而薛葵的力气之大,在演义之中仅次于拥有“三龙二虎九牛之力”的曹克让。书中称其有“万钧之力”,这相比李存孝、李元霸的“四象不过之力”还要更胜数倍。

薛葵在《薛刚反唐》中用的是一对乌金锤,而在评书中,他使用的则是一对擂鼓瓮金锤。

关于薛葵大锤的由来,还有一段传奇故事。

话说纪鸾英与薛刚成亲之后,由于遭到武周的围剿,与丈夫薛刚走散,携小侄子薛蛟逃亡途中,于荒郊生下儿子薛葵,走投无路之际,只好投奔黑龙村母舅丁一守家。

《薛刚反唐》原文:“纪鸾英,自从卧龙山抱侄儿薛蛟与薛刚失散,荒郊路生下薛葵,逃至黑龙村母舅丁一守家居住”。

薛葵与薛蛟不愧是将门之后,兄弟俩从小就喜欢舞枪弄棒。丁一守见此,遍请名师,来指导他兄弟俩学武。

如此这般,十年之后,薛葵、薛蛟都练得了一身好武艺,尤其是薛葵,他天生神力,方圆百里,敢来挑战他的,全都被他打得落花流水。

等薛葵长到十三岁,他那本事就更加厉害了,就连薛蛟也接不住他三个回合。

有一天,他与薛蛟像往常一样练武回来,看到“舅公”丁一守愁容满面,指挥家丁抬出银箱,数锭合村一起凑齐的白银“哗啦”倒出,哥俩一问,发现竟是用来购买童男童女!不由大为震怒!薛葵掷下啃了一半的炊饼,黑脸绷紧:“买人作甚?

丁一守颤声道:“村东花豹山有一座四神祠,祠内有白龙大王、大头大王、银灵将军和乌显将军四位神道,年年要吃一对童男女!若不献祭,便降灾祸……”

薛蛟一听,顿时拍案而起:“这分明是妖怪,正神岂会食人?

薛葵更抡起柴斧吼叫:“俺现在就去劈了他们!

纪鸾英急忙拦住,却见兄弟二人交换眼神,当夜竟揣着干粮溜出后门,直扑花豹山。

当晚,正是月黑风高夜,他们兄弟二人藏身神像不久,忽闻腥风大作!只见一尖头凸额、身细脚长的妖物率先扑入,随后三怪:一怪长得不高却生双头、而且每个头都特别大;一怪白面生毛,长得似猿非猿;一怪黑如焦炭,口喷黑烟。

妖怪看打!”薛葵暴喝跃出,拳风如雷直捣双头怪!

那双头怪竟不闪避,反咧嘴诡笑:“哈哈,你这小鬼虽然黑不溜秋,肉倒还是挺嫩的……

话音未落,薛葵重拳已砸中其左头,“”一声脆响,那头颅被打得直接“缩”了回去!

同时薛蛟银枪疾刺,逼得白面妖后退连连。

可恼也——一起上,杀了他们!

四怪未曾想两位薛家小将本事如此厉害,咆哮着合围过来。

霎时间,祠内阴风怒号,妖气冲天!

薛葵见状不惧反笑,双拳如流星般挥舞,竟迸出火星点点:“来得正好!”但见他身形暴涨,如猛虎般扑向黑烟怪。

那黑烟怪急忙张口,想要喷出毒雾,毒倒对方。不曾想,却被薛葵先了一步,双手掐住妖物脖颈,然后将其高高举起,抡圆砸向石柱!

白面妖见状尖啸,利爪直取薛蛟咽喉,却被薛蛟一个鹞子翻身,枪杆横扫其膝。

另两怪见两位小将如此生猛,连忙伏地哀鸣:“两位星官息怒!小畜等侯主多时矣!”霎时妖形溃散——白面妖化作银光流转的滚银枪,尖头怪化作白银獬豸兽​​。

几乎同时,双头怪凝为两柄乌沉沉的​​乌金锤​​,黑烟怪侧化为黑马​​嘶鸣!

薛蛟捡起滚银枪,抚枪惊叹:“此枪轻灵如银蛇吐信,正合我用!”

薛葵抓起乌金锤,连舞十余圈,忽掷锤于地,眉头紧皱:“轻!太轻!抡着像拈灯草!

忽闻松巅有人长笑:“铁石星官转世,岂是凡铁能配?

兄弟俩往上一看,只见一位紫袍道人,脚尖点在松树顶上,仿佛踏月而来。

看看我给你准备的金锤!

紫袍道人说着,袖中突然金光迸射,“”一下,飞出一对大锤,——赫然是一对​​擂鼓瓮金锤​​!

“​​双锤撼岳非蛮力,星河倒挂须借天!​​”紫袍道人高歌如龙吟,歌罢掷锤而下。

薛葵飞身接住,顿觉磅礴之力灌入四肢百骸!金锤舞动时,云层竟现奇景:左锤引北斗星光如银瀑倾泻,右锤卷地脉之气似黄龙腾空!

紫袍道人抚须道:“此锤曾随李元霸震裂紫金山,今转赠给你,望你以力护苍生,莫步前主癫狂覆辙!

薛葵郑重捧锤,瞳中金芒灼灼:“俺记下了——锤为善者镇山河,不为恶者掀血浪!

自此,银枪金锤常伴黑龙村少年。

每逢月夜,村中演武场总回荡枪锤交击之声,如星官叩问天地。

这正是“十年磨一剑,以待风云起!

这不,后来,薛葵、薛蛟兄弟都成了薛家将中的精英骨干,在战场上所向披靡,屡立战功。尤其是薛葵,一对擂鼓瓮金锤舞动起来,当真是神鬼皆惊。敌军阵前但见金光如浪,便知是“黑面小阎罗”到了,未战先怯三分。

薛葵的战绩非常惊艳,不管是大战铜锤将秦文​、锤震银锤太保白文豹、生擒铁锤将熊天庆,还是击败武周镇京大帅“金镗将”张天俄​​,以及因误会打败父亲通城虎薛刚之举都让人人叹为观止。然而更令人瞠目结舌的,是他那宛若天神下凡的两日一夜之间连夺五十二城之举!

话说兴唐兵马都元帅兼护国总军师徐美祖为选拔先锋官,让薛葵、薛蛟、白文豹、薛斗、薛云五人拈(抓)阄各取一城,先得者挂先锋印。结果:

白文豹拈着攻打陵江关,薛蛟拈着攻打梅州关,薛葵拈着攻打黄关,薛斗拈着攻打新州城,薛云拈着攻打当阳关。

黄关的守将是苏黑虎,他听说有人来前来讨战,大怒而起,正准备出战,那之前在新州与薛斗战八十合不败的新州总兵钱贵,为抢进见之功,主动请求出战。结果他出来对上薛葵,只一个照面,便被薛葵打死在了阵前。

未等苏黑虎反应过来,薛葵已杀入黄关。苏黑虎连忙去战,也被薛葵一锤震败,狼狈而逃。

薛葵一路追击苏黑虎,纵马如电,双锤似流星赶月。每至一城,擂鼓瓮金锤挥舞间,城门便如纸糊般轰然洞开。锤风过处,守军阵列似秋叶遇飓风,顷刻间土崩瓦解。最终,他捷报频传,在短短的两日一夜间,“踹破连营一十七座,州城府县五十三处”。

庐陵王李显听闻后,拍案而起,朗声赞叹:“薛葵之勇,堪比当年西府赵王李元霸!”当即钦封其为新一代赵王。最终,先锋印自然也是由薛葵所得了。

此役过后,薛葵“金锤无敌”的威名响彻云霄,敌军但凡望见天边金光漫卷,便知是那对撼动乾坤的金锤来了——不似人间兵器,倒像天神掷下的两道霹雳,劈开了乱世阴云。

薛葵,这个薛家将中当之无愧的第一猛将,他在《薛刚反唐》与白文豹、秦文、熊天庆并称“四猛八大锤”,而他自然也是当之无愧的“四猛八大锤”之首。其人设与隋唐李元霸如出一辙:同使金锤,同封赵王,同具万夫不当之勇。然薛葵之勇更添传奇色彩,不仅打妖怪的传说,除了连夺52城的逆天战绩之外,还有“锤震午朝门”大战秦文之举,其威名威震朝野。

此外,其仅逊色于曹克让的“万钧之力”,更让许多人认为他的武力值或许还在李元霸之上。因此,在“一薛二杨三罗仁,四岳五高六秦文”六位用捶高手中,他排名第一,非常合理。

二杨:指杨家将中的杨士瀚排名第二

杨士瀚,“玉面虎”杨怀玉的第三个儿子。他上面还有两个哥哥,大哥叫杨士奎,二哥叫杨士亮,本事都是超群之辈,但要与杨士瀚一比,那就是天差地别了。

为何这么说呢?因为杨士瀚不仅天生神力,而且有两位名师指导。这头一位,乃是华山睡仙人陈抟老祖,他传授了杨士瀚许多超凡的武功招式;第二位就是锤法大帅司马林,也就是碧空长老(因为当时他已经出家了)。

杨士瀚是怎么拜了两位高人为师的呢?第一位是他到华山进香时,被陈抟老祖慧眼识珠,收为记名弟子。虽是记名弟子,但老祖见他骨骼清奇,天资聪颖,便将毕生所学倾囊相授。

杨士瀚日夜苦练,不出三年,便将陈抟老祖所教的绝学尽数掌握。

至于第二位师父司马林,则是因为在与昌王殿下之子少王赵定国的比武中,因为用力不注意,失手打死了对方,被迫逃难在外,却也因此遇到了锤法高手司马林。

话说杨士瀚一路逃亡,心中既懊悔又忐忑。他本无意取人性命,可那一拳的力道却彻底改变了他的命运。荒野之中,他饥寒交迫,只得靠打些野物充饥。

一日,他行至一处山谷,忽闻前方传来“叮叮当当”的金铁交鸣声,似有人在锤炼兵器。他循声而去,见前面有一座古寺。寺中一位须发斑白的老僧正挥舞铁锤,反复敲打一块烧红的大铁坯。

那锤法看似简单,却每一击都蕴含千钧之力,火花四溅间,竟隐隐有风雷之势。

杨士瀚看得入神,忍不住出声赞道:“好锤法!

老僧闻声停手,抬眼打量他,目光如炬:“小子,你懂锤?”

杨士瀚摇头:“晚辈只是觉得,前辈的力道收发自如,实在令人佩服。”

老僧者哈哈一笑:“眼力倒是不错。老朽法号碧空,俗名司马林,练锤五十多载,还未见过几人能一下看出其中门道。”

杨士瀚心中一动,当即拜倒:“晚辈杨士瀚,因失手伤人流落至此,恳请前辈指点一二!”

你叫杨士瀚?你是天波杨府杨家将中人?”司马林很是激动。

“正是!前辈可是与我杨家将有交好之人?”

“非也!你可知道,你们杨家老祖火山王杨衮乃是我司马一家的恩人?”

“晚辈不知。”

“这事过去太久,你不知道也正常。当年你家老祖杨衮救了我父亲司马仪。我父亲一直想着报恩,只是一直没有找到机会,临终前,再三交代我,一定要记住杨家的恩情。今日你我相遇,看来也是缘分使然啊。我问你,我有心收你为徒,你可愿意?”

杨士瀚闻言大喜,连忙叩首道:“师父在上,请受徒儿一拜!”

司马林将他扶起,笑道:“好!从今日起,你便随我学这‘八宝雷光锤’法。不过……”司马林神色突然严肃起来,“这套锤法威力惊人,你须谨记,习武之人当以德为先,切不可恃强凌弱!”

“师父放心,我杨家将中人绝不做那恃强凌弱、伤天害理之事,更不能因此辱没先祖威名!”杨士瀚郑重应诺。

自此,杨士瀚便在古寺住下。每日天未亮,司马林便带他到后山练功。

司马林的锤法非常与众不同,讲究以气御力,每一锤都需调动全身精气神。

起初杨士瀚不得要领,大锤挥舞时由于用力过猛,虎口震裂那是常事。

司马林见他虎口渗血,却仍咬牙坚持,不由暗自点头。

转眼冬去春来,这日司马林将杨士瀚唤至后山瀑布前。湍急水流冲击着潭中巨石,发出雷鸣般的轰响。

看好了!”司马林突然纵身跃入潭中,竟逆着瀑布冲天而起,手中双锤舞成两轮银月。

但见锤风所过之处,飞瀑倒卷,水雾中隐约现出八宝璎珞的虚影。待他落回岸边,整条瀑布竟断流三息!

杨士瀚看得心神激荡,忽听师父大声喝道:“瀚儿接锤!”一对擂鼓瓮金锤破空飞来。

杨士瀚双臂一振,稳稳接住双锤,只觉入手沉如山岳。

他深吸一口气,学着师父的模样纵身跃入潭中。冰冷的瀑布当头砸下,几乎令他窒息,手中双锤更是沉重如山。就在他即将被激流冲走的刹那,忽然想起师父平日教导的“气贯涌泉”之法,当即沉腰扎马,将内力自足底涌泉穴贯出,竟在滑不留脚的青苔石上扎稳了脚跟。

“好!”岸上的司马林眼中精光暴涨,“记住雷光锤要诀——心似古井水,锤如霹雳火!”

杨士瀚闻言福至心灵,双锤突然化作两道金色闪电。一锤击出,瀑布竟被硬生生劈开缝隙;再一锤跟进,潭水炸起丈余高的水柱。

水雾弥漫间,他恍惚看见锤头浮现出莲花纹路,耳边响起梵音般的锤鸣。这正是锤法大成的征兆。

司马林抚掌大笑:“好!今日便传你雷光锤最后一式‘一锤定乾坤’!”

“嘟嘟——”

林间突然传来尖锐哨响,十余支弩箭破空射来。

原来昌王府的追兵循迹而至,为首校尉狞笑道:“哈哈,终于找到你了!小贼果然藏在此处!”

杨士瀚双锤交叉格挡,箭矢撞上锤面竟迸出点点火星。

司马林白眉倒竖:“尔等敢扰佛门清净?”

话音未落,杨士瀚已如猛虎出闸。但见锤影过处,敌军盾牌如纸片般碎裂,那校尉慌忙举刀相迎,岂料大锤未至,刀身已弯成废铁。锤风之强,可想而知!

正当锤头距那校尉面门三寸时,杨士瀚突然想起师父教诲,硬生生收住力道,反手用锤柄将其击晕。

余众见状无不肝胆俱裂,连忙丢盔弃甲而逃。

司马林微微颔首:“收发由心,定成大器!瀚儿,为师的锤法,十有八九已被你尽数学会,还有一两……”说着从怀中取出一卷帛书,“这是我毕生所悟的《雷音锤谱》,待你参透之日,便是你锤法圆满之时。”

杨士瀚接过锤谱,谢过恩师,当即就开始练了起来。

如此这般,又过了许久,杨士瀚的锤法终于大成。

这天,司马林将杨士瀚唤至禅房,对他说:“瀚儿啊,你洗清罪名、为国报效的时机到了。”

原来北边一个叫泥雷国的番国番王,自恃兵强马壮,竟起了与大宋争斗之心。他派出手下第一猛将洪飞龙到汴京下战书,要与大宋能人比武。说什么以七天为限,在限期内,如果大宋有能人可以打败洪飞龙,他泥雷国继续进贡、永远称臣,如果无人可能打败洪飞龙,则要大宋将河东土地割让给他。

这洪飞龙擅使一杆凤翅镏金镗,在北国素有“金镗无敌”之称,那本事果然不是盖的,现在过去三四天了,大宋这边二十多个著名的高手与他过招,竟然全败在他的手下。

大家慑于他金镗的威力,再也不敢上去挑战。

皇上一看,着急了,这样下去怎么行?于是,贴出皇榜,说不管是响马,还是强盗;也不管是作奸犯科的,还是在外逃难的,均可应召,只要能打败洪飞龙,就可将功赎罪。

司马林简单说了事情的来龙去脉之后,又对杨士瀚道:“瀚儿,你这不是因失手打死少王赵定国逃难在外,有家不能回吗?你现在本事也学好了,下山去打败洪飞龙,既可将功赎罪,又能为国报效,岂不美哉?

杨士瀚觉得师父说得非常有道理,于是便同意下山,要去会战洪飞龙。

下山前,司马林又将自己出家前用过的宝盔、宝甲和那对擂鼓瓮金锤一并赠送给了爱徒。这还不止,他还特地去找了一匹叫“鳌头狮子雪花豹”的宝马送给了杨士瀚,这也是后来为什么别人的马都怕铁雷八宝的怪叫马,而杨士瀚的马却不怕的原因之一。

再说杨士瀚辞别师父,跳上雪花豹,背上双锤踏上归途。途经清风寨时,可谓一下山就干了一件让他一鸣惊人的事情。

那就是大家非常熟悉的桥段,他捶镇清风寨,勇夺无敌金牌的故事。当时,清风寨为了选能人去会战洪飞龙举行的比武大会,已接近尾声。陆云彪连胜八位豪杰后,与呼家将呼延云飞的儿子呼延豹打得不可开交,两人都是力大无比之辈,两人兵器相撞,火星四溅,震得四周旌旗猎猎作响。

突然,“咔嚓”一下,两人的兵器竟然如当年四平山上李元霸与罗士信两人的兵器一样,“卡”到一块了。

这下好了,你来我往的交手,变成了你拉我扯的拔河比赛。

由于他们力气差不多,两人这样的胶着状态维持了许久。台下许多人看得不耐烦了,但不管他们怎么喊,他们就是互相不肯相让。

杨士瀚见状,双锤一磕马腹,鳌头狮子雪花豹长嘶一声冲入校场。

众人只见一道白影掠过,两柄金锤如流星般砸在纠缠的兵器上。

“铛——”震耳欲聋的巨响中,陆全彪与呼延豹两人的兵器应声分开。两人各退数步,低头一看,虎口俱裂。

杨士瀚一出场,就给人一种力拔山兮气盖世的震撼。

校场内外顿时鸦雀无声,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这个突然出现的白袍小将身上。

陆云彪最先反应过来,他擦去虎口渗出的血迹,怒喝道:“来者何人?竟敢搅乱比武!”

杨士瀚勒马而立,朗声道:“在下杨士瀚,要去会战洪飞龙。见二位僵持不下,这才出手相助。”

呼延豹闻言大笑:“原来是杨家小子,好,我不与你争了。”说完,抱拳而回。

陆云彪却不服,两人又在擂台上比试了射箭、短兵相接和马上功夫,结果杨士瀚全都轻松胜出。群雄看得心服口服,慈 王亲自捧出“无敌金牌”相赠。

杨士瀚接过金牌,向众人抱拳道:“诸位,这金牌我暂且收下。待我击败洪飞龙,再与诸位痛饮庆功酒!”说完便往京城而去。

杨士瀚来到汴京,抵达城门时,只见街市萧条,百姓面带忧色,显然洪飞龙的嚣张气焰已令京城上下人心惶惶。他径直来到校场,见洪飞龙正高坐擂台,凤翅镏金镗横放膝上,神情倨傲。台下虽有众多武将,却无人敢上前挑战。

杨士瀚纵马跃入校场,洪飞龙抬眼一瞥,冷笑道:“又来一个送死的?”

杨士瀚不卑不亢,抱拳道:“在下杨士瀚,特来领教阁下高招!”

洪飞龙见他年纪轻轻,更是不屑,提起金镗便是一记横扫。

杨士瀚右锤轻轻一架,只听“铛”的一声巨响,火花迸溅,两人各自退后一步。

洪飞龙这才收起轻视之心,沉声道:“好小子,倒有几分力气!”

二人你来我往,战了五六个回合,不分胜负。

洪飞龙的金镗势大力沉,招式狠辣;杨士瀚的双锤刚猛迅捷,攻守兼备。

台下众人看得目瞪口呆,连皇上也从座位上站了起来观看。由于杨士瀚力气太大,才战了十几个回合时,洪飞龙便渐感力怯,招式开始逐渐散乱。

杨士瀚抓住破绽,一锤震开金镗,另一锤直取洪飞龙胸口。洪飞龙躲闪不及,被打倒在地,口吐鲜血,再也没能站起。

皇上龙颜大悦,当即赦免杨士瀚昔日之罪,封他为扫北大元帅,统领三军征讨泥雷国。杨士瀚不负众望,率军北上,连战连捷。就连双龙王和“八宝将”铁雷这样勇猛异常之辈,也难敌杨士瀚的神勇,最终兵败如山倒。

番王见大势已去,只得献上降书,永世称臣。

从此,金锤无敌杨士瀚之名传遍天下,成为大宋新一代的传奇英雄。

三罗仁:指罗家将中的罗仁排名第三

罗家将乃大隋北平王罗艺之后,世代将星璀璨。至大唐时,更是英才辈出,罗成、罗通、罗章、罗昌、罗英等名将皆以罗家枪法纵横疆场,威震寰宇。

然罗家将中却有一异数——罗仁,这位以一对​​大锤​​打破了罗家以枪为主传统的存在,成为罗家将中最为耀眼的锤将。

罗仁并非罗成嫡脉,乃家将罗安之子。因其天赋异禀,筋骨奇绝,得罗夫人青睐,遂过继为罗成之子,与罗通以兄弟相称。

罗仁的崛起颇具传奇色彩,幼时与兄弟罗通一起习武,却嫌枪法轻灵不足显其神力,遂弃枪习锤。因其年幼,平日不显山露水,宛若璞玉藏于顽石之中。

直至罗通扫北之役,这颗明珠终现光华。

当时罗通率军北伐,所向披靡,却在野马川遭遇北番悍将铁雷八宝。此人身高过丈,力能扛鼎,手持一个重达上千斤的独脚铜人——不错,是上千斤,比李元霸的800斤双锤还要重许多。他连败唐军十余员上将,就连罗通那出神入化的枪法,在他的铜人威势前亦黯然失色。

后来,罗通被铁雷八宝追杀,危急之际,一少年(应该称“小孩”才对,当时罗仁只有九岁)迎面而来,自称罗仁,拦下铁雷八宝。

铁雷八宝见来者竟是个黄口小儿,不禁仰天狂笑:“唐营无人乎?竟遣乳臭未干的小儿前来送死!

罗仁闻言,知道对方轻看自己,双锤相击,“砰”一下,声若九天雷霆:“番狗休狂,且看你家小爷手段!”话音未落,大锤已挟风雷之势轰向铜人。

刹那间,金铁交鸣之声响彻云霄。

铁雷八宝只觉双臂剧震,虎口迸裂,那千斤铜人竟险些脱手,连人带马连退三步方才稳住身形。

铁雷八宝面如土色,万没想到这垂髫童子的一锤之威,竟恐怖如斯!

不待他喘息,罗仁第二锤又至,此番锤法更为精妙,虚晃一招诱敌格挡,实则锤走偏锋,直击其肋。

铁雷八宝慌忙抵挡,却仍慢半拍,大锤擦身而过,差点砸碎其护心镜。

铁雷八宝吓得三魂不见了两魂,连忙凝神与罗仁交手。

由于铁雷八宝在马上,罗仁又还是个小孩,受限于身材太矮,难伤其要害。

有了!”罗仁灵机一动,突然一锤打向铁雷八宝的马头。

铁雷八宝见状大惊,急忙勒马闪避,哪里还来得及!只听“砰”的一声闷响,那匹高头大马的头颅竟被银锤砸得粉碎,鲜血脑浆迸溅,铁雷八宝随着马尸轰然倒地。

罗仁趁势一跃而上,双锤高举,喝道:“番将受死!

铁雷八宝摔得七荤八素,尚未爬起,见银锤已至头顶,吓得魂飞魄散,才想举铜人招架。罗仁的大锤已重重落下,只听“咔嚓”一声脆响,铜人竟被生生砸断。

铁雷八宝肝胆俱裂,未及惨叫,第二锤已至天灵盖,顿时脑浆迸裂,命丧当场!

这一战,罗仁以九岁之龄,双锤震碎铜人,锤杀铁雷八宝,威名瞬间传遍三军。

唐军将士无不骇然,连罗通也瞠目结舌,半晌才回过神来,惊叹道:“仁弟竟有如此神力!真乃我罗家虎将也!”自此,罗仁一战成名,军中皆称其为“神锤太保”,其威名甚至盖过兄长罗通。

北伐大军继续挺进,罗仁随军征战,屡建奇功。他虽年幼,却勇猛果敢,每逢强敌,必冲锋在前。一次,敌军设下埋伏,箭如雨下,唐军一时难以突破。罗仁见状,双锤舞动如风,竟将飞箭尽数击落,随后大喝一声,单人独骑冲入敌阵,锤影翻飞,所向披靡,敌军阵脚大乱,唐军趁势掩杀,大获全胜。

然天妒英才,罗仁终因年纪太轻,不懂“飞刀阵”之厉害,在与北番公主屠炉女交手时,被屠炉公主用“飞刀阵”斩杀。

若其得享天年,成就或不下于薛葵、杨士瀚。其英年早逝,恰似隋唐之裴元庆,勇冠三军却昙花一现,令人扼腕。故在“一薛二杨三罗仁”之中,罗仁位列第三,虽有遗憾,也算合理。

四岳:指岳家将中的岳云排名第四

岳家将,将星璀璨,自岳飞以下,岳云、岳雷、岳霖、岳震、岳霆皆为人中龙凤。而岳云作为岳飞的长子,更是其中翘楚。

岳云少年英雄,十二岁即投身军旅,掌中一对​​梅花亮银锤​​重达八十二斤,所向披靡,堪称岳家军“四猛八大锤”之首。

在《说岳全传》中有记,岳云的锤法,与唐时的程咬金相似,乃源自梦中高人传授。话说其少时由于玩累了,便憩于附近一庙中,当时做了一个怪梦,梦中一位手持双锤的高手正在练锤。

他看到妙处,不由出声赞叹:“真是好锤法!”

高手转过头来,与之打招呼,得知他是岳飞的儿子后,便将锤艺倾囊相授。

岳云醒后照梦中高人所教之法习练,竟无师自通,练得了非常精妙的锤法。

锤法练成后,其牛刀小试之战,乃为解救被金兵围困的家人之战。

当时,金将薛礼花豹与张兆奴率兵捉拿岳家老小,想以此要挟岳飞。不曾想,刚好遇到岳云从外面练锤归来。

岳云立即挺身而出,双锤舞动如飞,先一锤击碎薛礼花豹头颅,再一锤将张兆奴砸落马下。

金兵见一十几岁的小孩本事竟然如此厉害,当即骇散,岳家因此得以保全。

后岳云单骑奔赴牛头山救驾,途中偶遇关铃(关羽之后,大刀关胜之子)。二人因马起争,激战四十余合不分胜负,遂结为兄弟。此战岳云未使全力,然其锤法之灵动已令关铃惊叹。

来到牛头山后,岳云首战便锤震金兀术。金兀术挥金雀斧猛劈,岳云银锤斜架,顺势一绞,金兀术顿觉巨力涌来,斧柄几乎脱手,虎口迸裂,痛不可当,连忙败归本阵。

岳云也因此成为与高宠、张宪一样,有过一招击退金兀术战绩的少年猛将。

此后,岳云更屡建奇功,像独闯金营、锤震金弹子​​、​​大战严成方​​、大战黑蛮龙、​​朱仙镇大破“铁浮屠”​​,与狄雷、严成方、何元庆“八大锤大闹朱仙镇”等等,随便拿出其一,都是堪称让人惊艳的战绩。

而且岳云之勇,不仅在于力,更在于其智与忠。他始终恪守父训“精忠报国”,虽功勋卓著,从不矜功自傲。可惜,最终却被奸佞所害,与父亲岳飞一起冤于风波亭,英年早逝。

若论实力,岳云或可争更高排名,然其早逝未能尽展潜能;且岳家将中另有高宠(岳飞麾下,曾枪挑铁滑车)这等神级人物,他在《说岳全传》中难争头名不说,就算在岳家军中,也有高宠、杨继周、陆云龙等本事更在其之上,故岳云在六大武将世家的6位用锤高手中位列第四,也是合情合理。

五高:指高家将中的高英排名第五

高家将乃白马银枪高思继之后,高家枪闻名天下,世代传承枪法精髓。有高行周、高怀德、高怀亮等大家耳熟能详的高手,在演义中,与杨家、呼家、曹家和郑家并称“北宋五大武世家”。

高英的出现,与罗家将中的罗仁相似,为高家将增添了独特的光彩——他并非以高家传统的枪法见长,而是以一对​​梅花亮银锤​​闻名于世,乃高家将中百年难遇的锤法奇才。

高英身世之曲折,堪比传奇话本。其父“银枪将”高增与母亲狄玉兰(狄青嫡系后裔)因误会离散,导致高英一出世便随母流落江湖,后被寿州豪王李青之弟李广收为养子,改姓李。直至后来两军阵前,父子相认,才真相大白。

高英的武艺承自方外高人,其锤法刚柔并济,既有雷霆万钧之势,又含四两拨千斤之巧。初上战场时,他以李广之子身份“助纣为虐”,与宋军为敌。首战便遇呼家高手呼延云飞——这位皇上钦点的“震京虎”,天生神力,擅使一条大槊,有万夫莫敌之勇。

两雄相遇,银锤对重槊,铿锵之声震彻沙场。

五十回合激战,难分轩轾。

战至酣处,只听“咔嚓”一声,二人竟似当年李元霸会战罗士信,锤槊相锁,在马上角力较劲。

两人你拉多扯了大半天,又听“铮”的一声,铁索崩断,双双落马。

呼延云飞摔得七荤八素,而高英却如鹞子翻身,稳稳落地。此役足见高英武艺更胜一筹。

此后高英连战连捷,先败小五虎中的“都行虎”孟通江,再克“卧街虎”焦通海。就连久经沙场的穆桂英老元帅亲自出马,亦难挡其银锤锋芒。恰逢“玉面虎”杨怀玉外出押运粮草,不在军中,宋军无奈,只得高悬免战牌,暂避其锋芒。

再往后,高英的生父“银枪将”高增来到阵前,请命出战。高增本欲劝子回头,不曾想,反被高英走马生擒了过去。

正是高英此番擒获父亲之举,促使高增与妻子狄玉兰夫妻团聚,误会解开。狄玉兰向高英泣诉其身世,高英这才知道自己身负高、狄两家名门之血,当即倒反阵营,投宋认祖归宗。

归宋后,高英以“金毛虎”之名,与“玉面虎”杨怀玉、“震京虎”呼延云飞、“都兴虎”孟通江、“卧街虎”焦通海并称“小五虎”,成为征西大军的中流砥柱,他凭借手中一对亮银锤在战场上屡建战功。

高英的武力值毋庸置疑,然其排名居五,主要是因为其战绩多体现于团队协作,缺乏如薛葵、杨士瀚这般独破千军的极致表现。然其能以银锤在名将如云的高家立足,不仅跻身“小五虎“之列,武力值甚至可能在“震京虎”呼延云飞之上,足见其本事之高也。

六秦文:指秦家将中的秦文排名第六

秦家将的武学传承源远流长,其血脉可追溯至南陈宰相秦旭,经马鸣关主帅秦彝,直至唐初名将秦叔宝,再往后还有“力杀四门”的杨怀玉、征西的秦英、“王禅老祖”的徒弟秦汉等等,世代以“枪锏双绝”威震沙场。

然而到了秦叔宝玄孙秦文这一代,却独辟蹊径,以一对八卦生铜链子锤在九焰山扬名立万,将秦家将的武学推向了新的巅峰。

与高、罗两家仅出一位锤将不同,秦家将中除秦文外,还有一位”铜锤将“叫秦用的也很出名——他与“金锤将”李元霸、“银锤将”裴元庆、“铁锤将”梁师泰合称“《隋唐演义》四猛八大锤”。只是说到武力值,相比之下,还是秦文更胜一筹。所以,这次我们只说秦文。

秦文乃秦汉之子,天生神力,又得名师真传。其链子锤以生铜铸就,后连精铁锁链,远可飞击如流星赶月,近能缠斗似灵蛇吐信,招式变幻莫测。最令人称道者,当属其与“金锤无敌将”薛葵的两番惊天对决。

首战发生于京城法场。彼时秦文身为武三思义子,闻薛葵大闹法场,当即拍马迎战。

薛葵见来将少年英姿,不由嗤笑:“喂,看你细皮嫩肉的,可经得起俺这金锤一击?”

秦文朗声应道:“黑厮休要猖狂,且看我这链子锤如何破你金锤!”

二人锤对锤,霎时间,锤影翻飞,金铁交鸣之声响彻云霄。

薛葵金锤势大力沉,每击必在地面留下三尺深坑;秦文则运锤如臂使指,专攻其下盘空门,二人战得难解难分。

薛葵一锤“泰山压顶”袭来,秦文不硬接,使一招“迎风摆柳”,链子锤如风中柳枝,灵巧劈开的同时,链子向着锤柄缠绕而去,卸其巨力的周是,反手锤猛击薛葵的手腕。

薛葵见对方锤风不善,往旁一侧,轻松闪过,心中却暗暗赞叹:“这小子竟能借力打力!确实有点本事。”

二人大战一天,鏖战一百多个回合,打得法场地砖尽碎。薛葵虽打得很轻松,但秦文同样越战越勇。

后来武三思见义子秦文战得有点久了,害怕有散失,于是下令鸣金收兵,两人这才结束战斗。

这一点,观者无不骇然,也是薛葵出道以来首次遇阻。

第二战在九焰山,秦文在打败了“铁锤将”熊天庆和“银锤将”白文豹之后,与押运粮草归来的薛葵再次展开厮杀。

这一次,薛葵收起了轻敌之心,金锤舞动间隐隐有风雷之声。秦文却将链子锤使得愈发诡谲,时而如流星追月直取面门,时而似蟒蛇盘树锁住兵刃。

战至五十回合时,秦文突然变招,左手锤虚晃引开金锤,右手锤链竟缠住薛葵脚踝猛然发力。

薛葵踉跄间暴喝一声,竟硬生生扯断铁链!

观战众将惊呼未定,却见秦文不慌不忙,将断链在腕上急绕三圈,双锤顿时化作流星赶月之势。原来这链子锤暗藏机关,断链处早有备用铁环相扣。

薛葵见状大笑:“好个秦家小子!本事确实不凡,可当我的对手。”

二人锤来锤往,从马上战至马下,直打得方圆十丈内飞沙走石,日月无光。

这一战足足持续了两三个时辰,双方兵器碰撞迸出的火星竟将周围枯草点燃,熊熊火光中两条身影如龙争虎斗。

最终薛葵金锤横扫千军,秦文却以"双锤贯耳"之式直取中路,二人同时收手——原来双方主帅见两人激战良久,胜负难分,都怕自己这边的主将有散失,于是不约而同地同时鸣金收兵。

二马相交时,薛葵拄锤赞叹:“好你个秦文,能接俺百锤不败者,天下唯你一人!”

此战使秦文“铜锤将”之名响彻天下,公认其乃秦家将历代武力第一人,甚至超越先祖秦叔宝、秦怀玉。

此后不久,秦文得知自己身世,归顺薛刚,成为反周复唐的重要力量。其链子锤在战场上屡建奇功。

秦文排名第六,非因其弱,实因前五人实力太过厉害。其链子锤技法堪称一绝,然在绝对力量与战场统治力上,较之薛葵、杨士瀚略有不及;且按演义来论,秦家将在六大武将世家中,整体声威稍逊薛、杨、罗、高、岳等世家,故屈居第六。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9-03

标签:游戏   世家   高手   杨三   秦文   链子   岳家   大锤   之子   师父   本事   兵器   虎口   神力   兄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