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少内讧升级!中日教练组战术决裂,球员成“夹心层

中国国少队在U17亚洲杯小组赛惨淡出局的背后,一场由战术分歧引发的“中日教练组内讧”彻底曝光,球队陷入战术混乱与信任危机。


中日教练组的矛盾始于备战阶段,日籍主帅上村健一坚持“高压逼抢+快速传控”,中方教练组则认为该打法脱离中国球员实际,主张“防守反击”。迪拜集训期间,日方助教误入中方训练区,双方争吵升级为肢体冲突,中方教练掌掴对方,裂痕难以弥合。


球员成为这场内讧的“夹心层”。中场球员刘佳乐透露,训练中练习高压逼抢,但比赛前中方教练却强调“少丢球优先”,双重指令让球员无所适从。对阵沙特时,球队上半场执行高压逼抢压制对手,下半场突然收缩防守,最终因体能崩盘连丢3球。


临场指挥中的角力更为激烈。对阵乌兹别克斯坦的关键战,上村健一第60分钟换下核心球员艾比布拉,引发中方教练组强烈反对,怒斥其“故意断送出线机会”。数据显示,当时艾比布拉跑动距离仅排全队第7,争议换人被指暗含“派系打压”。


这场内讧本质是中日足球理念的碰撞。日方试图植入“主动控制”思维,强调通过高强度比赛提升球员上限;中方则固守“防守反击更适合中国球员”的传统认知,双方在选材上也分歧明显,日方青睐技术型中场,中方力推身体强壮的防守球员,导致阵容失衡。资深评论员指出,国字号梯队理念不统一,中国青训难有出路。


事件发酵后,足协已成立专项调查组,未来可能采取“中日教练组拆伙+本土主帅主导”的模式。但球迷担忧“治标不治本”,认为行政干预和派系斗争凌驾于专业决策和足球规律之上,才是中国足球的深层痼疾。这场内讧暴露的问题若不解决,先进的青训蓝图终将沦为权力游戏的牺牲品。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4-16

标签:球员   内讧   乌兹别克斯坦   中日   日方   派系   中方   主帅   中国   战术   高压   体育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