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地域辽阔、城市众多,几百个城市的分布很广,各有千秋。一般说到一个城市时,可能会说它是省会或者地级市。而这些称呼之外,还有一种身份比较特殊,听起来就显得分量不一样。所谓“中心城市”,“计划单列市”,还有一个听起来很牛的叫“副省级市”。这个称号可是非同小可,能够获得这样的身份的全国城市一共才15个。
副省级市是什么意思呢?也就是这些城市在行政级别上,和省一样。它们的市委书记、 市长这些主要领导的级别都相当于副省长。这带来的好处是真实的,不管是制定发展规划,还是争取国家项目和资金上,都具备先天优势。可以认为能进入到这15城之列本身就是对于一座城市的综合实力给予最高认可。
这15个城市分布在了全国各地,但是分布的比较不均匀。有些省份就很“富裕”,一个省里面就占两个名额,而有些经济特别发达的省份连一个都没有,这就很奇怪了。今天我们来谈谈这个背后的事情。
再说一下最“阔气”的广东省。广东是我国的经济第一大省,实力在那里,拥有两个副省级市也顺理成章。这两个城市一个是历史悠久的老牌一线大城市广州,另一个则是生机勃勃的创新之城深圳。
首先来看看广州。广州的历史非常悠久,人们也喜欢叫它“羊城”或者“花城”,一听就会给人一种文化底蕴的感觉。作为广东省的省会,广州的身份绝不止一个。它是整个华南地区的中心地带,也是我国定位于国际商贸中心、综合交通枢纽的地区。你看地图就明白广州位置多好,地处珠江下游、近靠南海,自古以来就是我国对外开放的门户。几百年前的“一口通商”讲的也就是广州。这种开放和包容的基因,在这座城流淌的血液里。
现在的广州更不得了。它在整个珠三角经济圈里居于中心地位,是“一带一路”的一个关键节点城市。来自世界商界的企业家都希望在这里开展业务,广交会期间的春季、秋季贸易会更是人潮涌动,一片繁忙景象。经济实力方面,广州一直都是名列前茅。就说最新的数据来,到2023年,广州地区生产总值(GDP)超三万亿元,在所有城市排名全国前五,而在广东省,广州稳居第二。广州能取得今天的成绩,离不开这里深厚的文化商业底蕴和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人们做生意精明,还懂得生活,整座城市的气质都是务实而又淡然的。
再看广东的另一个宝贝,深圳。如果把广州比作一位有底蕴的名门淑女的话,那么深圳就是一个爱折腾的青年男子。深圳的历史也不算太长,一个小渔村变成了今日的国际化大都市,也就用去了四十年左右时间,这也本身是个奇迹。国家最初在这一带建立经济特区,给它先试先行的权利,深圳也牢牢把握住了这次机会。
深圳的特点鲜明,不大,但是人口众多,是一座典型的超大城市。这里的社会人口比较年轻充满活力、创造力。因此全国乃至全世界最出色的科技公司都愿意把总部或者是研发中心设在深圳。这里的人才资源、 商业环境,全国最好的。数据说明深圳发展很快:2023年,深圳市的GDP达到3.46万亿元。更为厉害的是人均,因为深圳人口密度大,工业附加值高,所以在大城市中人均地区生产总值都排在前头,所以这个城市经济效益很高。
除经济建设外,深圳还是一个很有趣的地方。城市虽新,但它的旅游名片一点也不少。想要寻求刺激可以去欢乐谷;想要体验自然和异国风情可以去东部华侨城;想要看海的话,大小梅沙的沙滩在等着你;想要感受独特的历史可以去中英街逛一逛。深圳这座城市既是干一番事业有硬核的实力,也是享受生活有浪漫的气息。
一个省份有两个副省级城市,广东真的是独一份的骄傲。看完了广东“双子星”之后,我们再来聊聊另外一个经济强省—江苏,它的状况就有些不一样了。
江苏这里,从古就是富庶的鱼米之乡。文化上这里人才辈出,底蕴深厚;风景上小桥流水,园林遍布,气候宜人。讲经济,江苏也不弱,手下的13个地级市都很争气,网友戏称它为“十三太保”。其中像苏州、 无锡、扬州这样的城市随便挑出来,都有很大名气。特别是苏州,它的经济总量常常紧追一线城市,并且很多省会城市的实力都被它超过了,。
就是这样的一个“星光灿烂”的省份,副省级城市名额只有1个,就是省会南京。
南京古名金陵,为中国四大古都之一,“六朝古都、十朝都会”是它的美称。这座城市的历史厚重感,刻在了骨子里。走在南京的街上,到处都是历史留下的痕迹,中山陵的端庄严肃,夫子庙的市井繁华,明孝陵的古色古香,都在诉说这这座不平凡的城市的往事。
正因有如此雄厚的历史积淀,所以南京在中国的大局里,就占有很重要的位置。它是重要的科研教育基地,有众多的知名高校和科研院所,它是连接东部沿海经济带和长江经济带的枢纽节点,地理位置十分重要。它是东部战区司令部的所在地,政治和军事位置都重要异常。南京成为省副,是南京的综合实力所决定的,南京的综合实力包含着南京的历史地位和政治地位、科教文卫实力等因素。单纯从经济总量上来说,南京有时候甚至会被省内比自己小的兄弟城市苏州超过,但这个全省唯一副省级城市的身份还是不影响它的,这个“名分”,是城市综合全面评价的结果。
看完广东、江苏这两个有两所的、一个有一所的,接下来再来聊聊两个让人有些“遗憾”的省份—湖南和河南。这两个省,是中部地区的人口大省和经济大省,但是15个副省级市的名单里,它们都没有出现在名单上。
湖南这边就先不说了吧。提到湖南,大家会想到什么?湖南自古就有“三湘四水”的说法,“三湘”指的是潇湘、蒸湘、湖湘,“四水”指的是湘江、资江、沅江、澧江。张家界还是历史悠久的岳阳楼呢?湖南的好地方很多,岳阳、衡阳、长沙,个个都具有很鲜明的区域文化和独具特色的发展。特别是省会长沙,近些年可以说火出圈了。
长沙作为长江中游地区的重要的中心城市,这个定位已经很明确了。它还是我国重要的粮食基地,保障国家的粮食安全。长沙的常住人口已经破了一千万人,达到了1042万,面积1.2万平方公里左右,大中城市。而且,文化产业繁荣的长沙造就了强大的湖南卫视以及影响力大的芒果台,让长沙变成了年轻人心目中的网红城市和“娱乐圈”。这里的夜生活可丰富着呢,美食小吃层出不穷,吸引各地游客前来打卡。论经济,长沙也是早已经突破万亿,发展速度很快。可就是这样一个有实力、 很有活力很有影响力,但又不是副省级市,这一点还是让人觉得有些可惜了。
再来看看隔壁的河南。河南为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历史文化资源极为丰富。作为全国的人口大省和粮食生产大省,河南在国家发展中举足轻重。省会就是郑州,名不虚传。
郑州位于中原腹地,自古以来兵家必争。进入现代社会后,它的交通枢纽作用更加明显。铁路、 公路、航空在此处汇集,构成全国性的交通网,叫它是“中国铁路的心脏”,并不过分。作为国家的一个中心城市,郑州近几年发展很快,城市建没也日新月异,经济发展也在稳步增长。长沙没被选入副省级城市行列,郑州也是。
中部崛起的两大重要力量:湖南、河南,一个副省级市都没有,。一个城市的进步,不单靠它的行政级别。长沙和郑州虽然都没有“副省级市”的名号,但是凭借自身努力和独特优势也发展得很好,成为了区域发展的强大引擎。这样也许也就意味着城市的实力要靠自己去奋斗,名分固然重要,但是内在的东西更重要些。
说起来大家可能很好奇,15个“幸运儿”都分别是谁。其实这份名单早在1994年中央机构编制委员会发文时就已经确定了,迄今都没有发生过任何变化。
这里也给各位朋友一个友情提醒,把这份名单看完。它们分别是:东北地区有哈尔滨、长春、沈阳、计划单列市大连。山东华东地区济南、青岛(计划单列市、南京、杭州、宁波(计划单列市、厦门(计划单列市)。华中地区的武汉。华南地区包含广州与深圳(计划单列市)西南地区的成都。西北地区的西安。
再看这份名单,除了省会十城之外,还有五个非省会城市,即大连、青岛、宁波、厦门、深圳。这五个城市还有共同身份,“计划单列市”,这些城市在国家计划中单独划出,具有省一级的经济管理权限。
这15个城市就如同中国城市方阵中的尖子生,是各自区域内的领军者,也成为我们观察中国经济和中国社会变化的重要窗口。每个城市都有一段独特的发展历史,和一段奋斗史,每座城市的发展也有着自身的发展逻辑。知道它,就是更好地了解多彩多姿的祖国了。
更新时间:2025-09-30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