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少华去世6天,赵本山送花圈闹笑话,落款两字引巨大争议

在阅读文章前,辛苦您点下“关注”,方便讨论和分享。作者定会不负众望,按时按量创作出更优质的内容。

文I光影穿梭机

编辑I光影穿梭机

前言

故人西去,总能在行业里荡开几圈涟漪。

尤其是那些在舞台上站了大半辈子的身影,身后事里藏着的,从来不止是哀恸。

杨少华、赵本山

为杨少华送花圈挽联,落款自称老师

相声名家“杨少华”先生去世已有6天了,此前在灵堂时,花圈簇拥、挽联飘飘,各界人士纷纷前来吊唁,向这位相声界的前辈做最后的告别。

而在这其中,却有两人的花圈挽联格外引人瞩目,那便是赵本山、程野师徒送来的。

本来送花圈挽联的意义,无非就是在表达哀悼与敬意,可二人的落款却引起了不小争议,也将赵本山推上了舆论的风口浪尖。

赵本山

那灵堂之上,红绸裹着的花圈立在那里,墨字在素白缎面上格外扎眼,旁人送的,落款不是“晚生”便是“后学”,唯独那两副,把自己的名讳前嵌了“老师”二字。

这在讲究论资排辈的圈子里,好比宴席上晚辈抢了主位,筷子还没动,先落了满桌异样的眼神。

程野老师

虽说赵本山是搞小品、唱二人转的,并非是相声圈中人,但就年纪上来看,一个67一个94,可是小了杨少华不止一轮啊。

更别说程野还只是赵本山的徒弟,但“老师”这样的落款,无疑像是在以平辈甚至更高的辈分自居,实在是违背常理。

赵本山老师

但想来二人并非有意,只是无心之举罢了,毕竟“老师”这两个字,在如今的舞台上都快成了通用标签。

幕时总要缀上一句,访谈里互相称呼着,连刚入行的年轻人,也可能被粉丝喊得顺口。

老师?

可在那些穿长衫的老前辈眼里,这两个字得配着实打实的功夫和岁月沉淀的敬意,对着逝者的灵位自称老师,好比在祖师爷牌位前踮脚,分寸错了,便显得格外扎眼。

而赵本山师徒俩的挽联落款,估计只是代笔之人的疏忽,办事的人照着平日里的称呼抄了上去,也因如此,这算不得什么大事。

毕竟,赵本山和杨少华之间可是有过一段交情往来的,两人在95年春晚合作了一部小品,期间闲聊时,赵本山得知了杨少华的困难之处。

赵本山

当时没说啥,但离去时却给杨少华偷偷塞了两千块钱,杨少华发现这笔钱后,深受感动,打电话向赵本山道谢。

而赵本山只是安慰他,让他安心用这笔钱,还表示以后有演出机会一定会想着他,虽说后续合作未成,但赵本山的这份心意,足以证明他与杨少华之间的交情。

两千块

质疑声此起彼伏,杨议回应

可在杨少华的晚年生活中,却有一个现象备受外界关注,那便是他频繁参与商业活动以及带货直播。

从此前老爷子与几位儿子的视频中不难发现,他的身影常常出现在各类商业场合,无论是热闹的开业庆典,还是直播间的方寸屏幕前,都能看到他那略显疲惫却又努力配合的模样。

在那些带货视频里,他认真配合着儿子介绍着产品,可有时也难掩眼神中的疲惫与迷茫,这样高强度的商业活动,对于一位年事已高的老人来说,不免有些过于繁重了。

带货

也因此,就有不少人怀疑杨议等人为了经济利益,过度消耗了老人的精力,将他当作了赚钱的“工具”。

这种质疑声在网络上不断发酵,让杨少华的家庭陷入了舆论的漩涡,但杨议直播还专门回应这件事。

他直言杨少华最喜欢热闹,这次也不例外,不是他们不孝顺,他们也知道天气这么热,所以都不愿让杨少华出门,可老头就非要去,不去还要闹,这谁顶得住。

闹气

也因此,这才导致这场悲剧的发生,毕竟杨少华年纪太大了,这几个儿子能给老人家养到如今的岁数,还真不是嘴上说说而已,而是要付出实际行动的。

但能料到,老头一出事后,一大堆人就开始攻击他们不孝,说是没照顾好杨少华,但事实并非如此啊,甚至在杨少华去世后的葬礼上,同样也出现了诸多争议点。

杨少华第五子杨议在葬礼上的表现,无疑是成为了大家热议的焦点,有流出视频与照片为证,杨议在灵堂哭到差点晕倒,最后被紧急抬出场馆。

抬出去

如此一幕被曝光,可谓是引起了部分人的质疑,毕竟在杨少华去世当天,其带货账号还在更新视频。

而杨议此前也被质疑过度消费父亲的名气来获取利益,因此他们觉得杨议在葬礼上的痛哭可能只是一场“表演”,是为了挽回自己和家庭的形象。

除此之外,葬礼上其他人的行为举止与穿着也被网友们挑出了“毛病”,尤其是那纹身的主持人,着实惹来了不少愤怒之声。

杨议

但就杨议徒弟直播表示称,这位纹身主持人是天津这边专门做白事的,身上的刺青不过只是爱好,不含其他意思,人家穿什么也管不了。

如今杨少华老先生已然逝去,那灵堂内外的喧嚣终将沉寂,赵本山落款引发的争议也好,杨议被质疑的孝心也罢,抑或那刺青带来的愕然,皆如投入水面的石子。

它们激起的涟漪之所以如此剧烈,正因为底下蕴藏着整个时代价值体系的深层暗涌。

杨少华

当传统行当的规矩方圆撞上快消时代的效率逻辑,当孝道的古老定义遭遇商业变现的洪流,当礼仪的边界被个性张扬不断拓宽,这场葬礼成了多重矛盾具象化的展台。

真正的悼念,或许不在挽联用词的无懈可击,亦非葬礼程序的完美无瑕。

它应沉淀于对杨少华先生艺术生命的真诚追忆,凝结于对他带给世人笑声的精神遗产的传承。

杨少华

不知各位对此有何感想,不妨在评论区中留下你的留言,一起来讨论一下吧!

结语

葬礼终将落幕,而一位用一生描摹市井悲欢的艺术家,其价值终归要由作品本身承载,正如那些融入几代人记忆的经典段子,远比任何一场喧嚣的争论更具生命力。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7-15

标签:娱乐   闹笑话   落款   杨少华   赵本山   挽联   葬礼   老师   灵堂   花圈   扎眼   此前   视频   刺青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