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太热,中医教你吃“凉”

长江日报大武汉客户端7月16日讯三伏天是一年中最热的时候,即将入伏,记者在许多菜市场发现,自带清凉属性的苦瓜、冬瓜、黄瓜等凉性蔬菜成了摊位“主角”。俗话说“夏天吃凉不吃寒”,武汉市第三医院中医科主治医师杨倩表示,冰镇食品虽然可以短时间内降温,但不利于身体健康,应通过适量多吃凉性食物,以达到清热、泻火和解毒的目的。

何谓吃“凉”?中医理论中,“凉性食物”并非指物理温度低的冷饮冰品,而是由其内在属性决定的特殊类别。这类食物性质偏寒凉,即便加热烹饪,其清热、泻火、生津润燥的本性不变。

“中医通过食物的口感、功效及食用后身体的反应来界定寒热属性。”杨倩解释,例如苦瓜味苦性寒,食用后能明显清热,即属典型凉性蔬菜。除此之外,凉性蔬菜还包括冬瓜、白菜、芹菜、菠菜、萝卜、丝瓜、芦笋等,凉性水果有梨、西瓜、荸荠、山竹、火龙果等,绿豆、莲子、银耳、鸭肉、菊花、薄荷等亦是常见的凉性食物。

超市蔬菜区摆放着各类凉性蔬菜。记者赵萌萌 摄

高温潮湿,人体易积聚内热与湿浊,导致精神萎靡、食欲不振甚至虚胖水肿,凉性蔬菜的核心功能是清热泻火、生津润燥,部分还有利尿通便之效。这些特性恰好能帮助身体排出积热湿浊,间接促进代谢循环。尤其在三伏天,中医视其为“减肥黄金期”,适度食用凉性蔬菜,还可辅助调节体内环境,为科学减脂创造有利条件。

“夏季人体阳气浮于体表,内里脾胃相对虚弱,此时吃凉性食物与平时最大区别在于‘度’与‘搭配’。”杨倩表示,不应直接生吃或过量,最好做熟了吃,加入生姜、大蒜等温性调料中和寒性,搭配山药、薏米、芡实等具有健脾作用的食物,也有助于提高对凉性食物的耐受性,“冬瓜虾仁汤、苦瓜炒瘦肉、黄瓜炒鸡蛋、牛肉炒芹菜都是不错的选择”。

尽管夏季吃“凉”益处显著,但并非多多益善、人人适合。杨倩特别提醒脾胃虚寒者、阳虚体质者、老年儿童、孕妇及经期女性等人群要控制摄入量,以免伤及脾胃。若常感口干舌燥、怕热、易便秘,多属热性体质,适合吃凉性蔬菜;反之,若畏寒怕冷、易腹泻,则需谨慎。

(长江日报记者赵萌萌 实习生赵子轩 陈俊杰 通讯员张素华 汪峥)

【编辑:余丽娜】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7-18

标签:养生   中医   蔬菜   食物   脾胃   冬瓜   苦瓜   伏天   生津   属性   芹菜   记者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