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5年入冬以来,周恩来的身体基本上已经完全垮掉了,他的体重从130斤,直降到几十斤,而且此时大环境也不好,躺在病床的周恩来,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
可无论怎么说,周恩来在老同志的心中,都是“总理”,这一天,任国务院副总理的陈锡联与李先念,一同来到医院,专门探望周恩来,想要听听他的指示。
周恩来强忍着病痛,坐在沙发上一一与两人握手,看着总理已经消瘦的脸颊,陈锡联与李先念的心中像是堵了什么东西似的,想要说些什么,又不知道该怎么说。
这时,周恩来主动开口了,他看着陈锡联,说道:“有两个人的事情,我心中一直不安,一个是你,你怎么样了,过关了没有?”
陈锡联连忙回答道:“过关了。”周恩来点点头:“那我就放心了。”
说罢,也许是身体带来的疼痛,周恩来闭口不言,陈锡联与李先念两人看得难过,说:“总理,身体要紧,您还是先歇歇吧。”
周恩来顾不上回话,而是断断续续地说:“我这一辈子办了两件内心不安的事,一个是陈锡联,一个是温玉成......不是我要关温玉成的,江青逼的。”
李先念再次开口:“总理,身体要紧......”
周恩来这次轻微摇摇头,说道:“没有关系,温玉成不是我要关他的,你们去找一找温玉成,看看他怎么样.......”
那个时候,几人都不知道的是,被周恩来惦记着的温玉成,此时正在成都东郊一个叫邓家花园的地方干着杂活。
开国将军中,温玉成的名字,倒是鲜为人知,而在温玉成20多年的戎马生涯里,他最出名的一战,则是抗美援朝战役之初。
当时,正是温玉成带领志愿军40军打响了第一枪,并且取得了胜利,那天正好是1950年10月25日,消息传到国内,毛主席尤其高兴,当即建议将这一天,视为了“志愿军出国纪念日”
从此,温玉成的名头开始在军内大肆传播,毕竟,他可是领导了志愿军出国第一战的胜利。
1955年,温玉成被授予中将军衔,他成为了我军的高级将领,作为一名四野出身的老兵,授衔后的温玉成,也被分配到了广州军区工作,先后做过参谋长、副司令员等职。
真正让温玉成的命运发生剧变,是在1968年,
这一年,温玉成不仅被调到了北京当上了副总参谋长,而且在3月,他还“一步登天”,被毛主席点名担任了北京军区卫戍区的司令员。
卫戍区的部队,在古代来称,那可是“御林军”,温玉成能够从解放军数百名优秀将领中脱颖而出,担任如此重要的职务,可见毛主席对温玉成的信任与器重。
事实上,温玉成这次命运的改变对他而言,好像并不算是一件喜事,因为他的风光只持续了3年的时间。
温玉成于1970年,因为得罪人,被降职为了成都军区副司令员,不过,这三年在北京,温玉成还是取得了很大的成绩,譬如他协助周恩来总理解决全国的交通混乱问题等等。
也正是这次的交集,使得周恩来对温玉成这一个信仰纯粹的军人,颇有好感,可让温玉成没想到的是,在1971年“九一三”事件后,他却突然被关押了起来。
温玉成被关押,周恩来尽管想要保护,却是心有余而力不足,这也是为什么周恩来在临终前,仍然惦念温玉成的原因,他觉得愧对温玉成,没有保护好他。
对温玉成本人而言,他也有些懵,要知道,在1970年他被降职时,那可是老领导林彪亲自找他谈的话,怎么仅仅一年多的时间后,他却成为了林的“同伙”呢?
既然想不通,那就不想了,事实,温玉成也是这个想法,所以在之后,当他被带到成都东郊的邓家花园时,他什么话也没说,而是老老实实地干活,烧水,扫地,搬运垃圾,他什么活都干。
实际上,温玉成对自己这样的情况,也说不清到底算什么,算关押?还是算软禁?温玉成也曾想过自杀,一了百了,好在他在妻子的鼓励下,就这样坚持活了下来,直到5年后,温玉成终于被释放出来。
他之所以被放出来,完全是周恩来对陈锡联,李先念的嘱咐起了作用。
当温玉成走出邓家花园时,他的体重已经从最初的140多斤降为了几十斤,此时,温玉成最关心的,并不是这几年自己的遭遇,他想要找寻一个答案,可是始终没有找到。
后来,温玉成想要党组织为自己平反,但成都军区管不了,温玉成去了北京,直到在黄克诚的干预下,党组织终于对温玉成进行了评价,认为他在特殊时期办过错事,说过错话,但不对他进行处分,并恢复他大军区副职的待遇。
对于温玉成而言,从1968年到北京,再到1975年被释放,他仿佛是深陷到一个自己无法觉醒的梦,而当他终于从梦中醒来时,他发现自己真是恍若隔世,却又无可奈何。
1983年,温玉成仿佛是放下了一切,他定居在了南京,在这里,他度过了人生中最平淡,也是最幸福的6年时光。
实际上,温玉成还是幸运的,因为他属于善终。
更新时间:2025-04-17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