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按钮,方便以后第一时间为您推送新的文章,内容均引用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请知悉!
文|妍妍
编辑|妍妍

说起1950年台湾那场震惊情报界的大案,很多人都把目光放在吴石将军身上。
这位国民党"国防部"中将参谋次长,潜伏代号"密使一号",本该是最安全的那个人。
上百名地下工作者的覆灭,一百三十五个党组织的瓦解,真的就是因为国民党特务手段高明吗?
事实远没这么简单。档案里藏着一个很关键的名字——马雯娟,她不是特务,也不是叛徒。
可就是这样一个看似无关紧要的人,却摧毁了整个情报网。她到底做了什么?

1946年春,基隆港的码头上挤满了从大陆过来的人群。蔡孝乾站在人流中,身边跟着一个年轻女孩。
这个女孩叫马雯娟,才14岁,是蔡孝乾妻子的亲妹妹。
按理说,一个肩负重要使命的地下工作负责人,绝对不该带着这样一个家属去台湾。蔡孝乾却偏偏这么做了。
他给马雯娟办了假身份证,登记的名字叫"邓莉"。台湾的户籍系统里,从此多了一个本不该存在的人。

蔡孝乾对外宣称这是他的表妹,需要到台湾来读书。表面上看,这个解释说得过去。台湾光复后,不少大陆家庭把孩子送过来接受教育。
问题出在后面。马雯娟到台湾后,并没有去学校报到。她住在蔡孝乾安排的住处,两个人的关系很快就超出了正常的姐夫和小姨子的范畴。
蔡孝乾那年四十出头,马雯娟才14岁。这种关系一旦被人知道,不仅违背道德,更会给地下工作带来巨大风险。

蔡孝乾是什么人?他是中共台湾省工委书记,是唯一参加过长征的台湾籍红军。这样的身份,这样的经历,本该对组织纪律有着最清醒的认识。
可他还是把个人私欲放在了首位。他给马雯娟在台北租了房子,隔三差五就去看她。两个人的往来越来越频繁,越来越不加掩饰。

蔡孝乾在台湾的日子过得相当滋润。他不像其他地下工作者那样低调谨慎,反而经常出入台北的高档场所。
西餐厅、咖啡馆、舞厅,这些地方都能看到他的身影。他穿着考究的西装,抽着进口香烟,出手阔绰,完全不像一个普通商人。
组织每年拨给台湾省工委的经费是有限的。这笔钱本该用在发展组织、收集情报上。蔡孝乾却把相当一部分花在了自己的享受上。

他带马雯娟去看电影,去高级餐厅吃饭,给她买漂亮衣服和首饰。两个人的生活水平,远远超出了当时一般家庭的标准。
这种高调的生活方式,很快就引起了国民党保密局的注意。台湾刚光复不久,社会秩序还不稳定。特务机关对大陆来的人员本就保持着高度警觉。
蔡孝乾的身份虽然做得很隐蔽,但他的生活作风实在太扎眼了。保密局开始安排人手盯梢,记录他的行踪,调查他的社会关系。

蔡孝乾对这些完全没有察觉。他沉浸在自己的小日子里,觉得自己安排得很周密。他用的是假身份,住的地方经常更换,应该不会有问题。
他不知道的是,特务的档案里,关于他的记录已经越来越厚。他和马雯娟的关系,也早就被人看在眼里。
从1946年到1949年,整整三年多时间,蔡孝乾就这样在台北过着双面人生。

1950年1月,马雯娟发现自己怀孕了。这个消息让蔡孝乾彻底慌了神。马雯娟当时还不到二十岁,未婚怀孕在那个年代是天大的丑闻。
她不能在台湾把孩子生下来,这样会暴露她和蔡孝乾的真实关系。唯一的办法就是让她尽快离开台湾,回大陆去。
离开台湾需要通行证。这在当时可不是容易办的事。

国民党对往来两岸的人员管控很严,每一张通行证都要经过层层审核。马雯娟用的是假身份,没有正当的离台理由,根本办不下来证件。
蔡孝乾想来想去,决定动用自己掌握的情报关系。他知道吴石将军潜伏在"国防部",有签发通行证的权力。
按照组织纪律,蔡孝乾负责的党务系统和吴石负责的军事情报系统,应该严格分开,互不交叉。两条线之间唯一的联络人是朱枫。

蔡孝乾管不了那么多了。他找到朱枫,说自己有个亲戚急需离台,希望能通过吴石那边想想办法。
朱枫很为难。她知道这样做违反规定,但蔡孝乾毕竟是台湾省工委书记,她不好拒绝。朱枫答应了下来,转而联系了吴石的副官聂曦。
聂曦接到任务,开始为马雯娟准备材料。他按照蔡孝乾提供的信息,给马雯娟弄了个新的假身份,名字叫"刘桂玲"。

申请通行证需要填写很多资料,包括姓名、年龄、籍贯、住址、离台事由等等。每一项都要编得合情合理,不能露出破绽。
聂曦很认真地准备着这些材料。他把马雯娟的照片贴在申请表上,填好各项内容,整理成一份完整的档案。
为了显得正式,他还在材料里夹了自己的名片,写上了吴石在台北旧居的地址作为担保地址。这些在他看来都是正常操作,可以让申请看起来更可靠。

1950年1月底,通行证的申请材料送到了吴石那里。吴石看了一眼,没有多想,就在文件上签了字,盖上了印章。
对他来说,这只是无数日常公务中的一件小事。他不知道,因为自己的这个签字,会给自己和整个组织带来多大的灾难。
就在同一时期,蔡孝乾因为下属叛变,第一次落入保密局手中。
他当时比较警觉,没有承认自己的真实身份,趁着看守不严逃了出来。这次有惊无险的经历,应该给他敲响警钟。他应该立即停止一切活动,转入隐蔽状态。

蔡孝乾没有这样做。马雯娟的通行证还没办下来,他不能丢下她不管。
他继续按照原来的生活轨迹活动,还是经常去西餐厅吃饭,还是定期去看马雯娟。保密局的盯梢人员把这一切都看在眼里。
3月的一个下午,蔡孝乾又一次走进那家他常去的西餐厅。特务早就在那里等着了。这次他没能逃脱。
特务把他带回保密局,对他的住处进行了彻底搜查。他们在房间里找到了大量文件,还有马雯娟的照片。

特务拿着这张照片,和最近办理的通行证档案进行比对。他们发现,申请通行证的"刘桂玲"和照片上的马雯娟是同一个人。
特务们顺着这条线索往下查,他们在申请材料里找到了聂曦的名片,找到了吴石旧居的地址,找到了吴石的亲笔签名。
每一个细节都指向同一个人——吴石。特务们不敢相信,这位"国防部"的中将参谋次长,居然可能是共产党的潜伏人员。
他们调出吴石的所有档案,仔细核对他签发过的每一份文件。各种证据串联起来,真相已经很清楚了。

蔡孝乾被关押期间,保密局的人使用“美人计”,把马雯娟带到了蔡孝乾面前。
看到马雯娟后,蔡孝乾的心理防线彻底崩溃了。他开始盘算着用手里的情报换取自己和马雯娟的活路。
特务许诺给他优厚的待遇,只要他肯合作,不仅可以保住性命,还能过上富裕的生活。马雯娟也可以得到照顾。
蔡孝乾动摇了。他说服自己,反正组织已经暴露了,自己再坚持也没有意义。不如趁早交代,给自己和马雯娟找条出路。

于是,蔡孝乾供出了吴石的真实身份和潜伏使命。
他供出了朱枫的联络作用和活动规律。他还供出了台湾省工委系统里的所有人员名单。一千多个名字,一百三十五个党组织,他全都和盘托出。
保密局立即展开大规模抓捕行动。吴石在家中被捕,朱枫在旅馆里被抓。
短短几个月时间,台湾的地下组织几乎被连根拔起。那些潜伏多年的同志,那些冒着生命危险工作的情报人员,一个接一个暴露在敌人面前。

吴石直到被捕,都不知道自己是怎么暴露的。他回想着最近的每一次行动,每一次接头,想不通到底哪里出了纰漏。
他不知道,压垮他的不是什么严密的侦查,不是什么高明的破译,而是一张简简单单的通行证,一个年轻女人的怀孕,一个省工委书记的私欲。
1950年6月10日,吴石和朱枫等人被押上刑场。这位"密使一号",这位本该传递出更多重要情报的将军,就这样走完了他的人生。
他临刑前写下的遗书里,没有提到马雯娟的名字。他也许根本不知道,自己为之丧命的通行证,办的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吴石案的教训刻在了情报史上。
一个女人的出现,本身就是违反纪律的开始。一张通行证的申请,扯断了最后的防线。
马雯娟不是主动的破坏者,她只不过是蔡孝乾失控人生的附属品罢了!
信息来源
1. 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中国共产党历史》第二卷,中共党史出版社
2. 国家档案局:《台湾省工委档案汇编(1946-1950)》
3. 《吴石传》,解放军出版社
4. 台湾"国史馆":《蔡孝乾案侦讯档案》
5. 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隐蔽战线人物志》
更新时间:2025-11-10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