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0月的雅加达,本该是全世界体操爱好者的狂欢节。
谁知就在23日,国际奥委会突然对主办方重拳出击!
不仅叫停跟印尼的所有合作,甚至建议全球所有赛事,都不要在印尼举办。
而这一切的导火索,竟然只是6张签证……

本文陈述内容皆有可靠信息来源,赘述在文章结尾
2025年10月19日,雅加达迎来了第53届世界体操锦标赛的开赛日。
79个国家的500多名顶尖高手齐聚一堂,准备在赛场上大放异彩。
在这么多明星选手里,以色列名将多尔戈皮亚特,无疑是万众瞩目的焦点。

这位拿过奥运金牌、两夺欧锦赛冠军的名将,为了这场比赛准备了整整12个月。
连体重和肌肉密度都专门调整过,就为了在赛场上展示难度分高达6.8的新动作。
但赛前三天,当他抵达雅加达机场时,却被海关以“无有效签证”为由禁止入境。

连同他一起被拒的还有另外5名以色列运动员。
更让人意外的是,一个月前赛事主办方还向以色列体操联合会出具了书面承诺,明确确认了所有参赛流程。
印尼司法部长后来的表态直截了当:只要以色列不承认巴勒斯坦主权,他们的运动员就别想来印尼。

比赛当天,以色列教练组只能眼睁睁看着空荡荡的座位,原本应该悬挂的以色列国旗被紧急撤下。
记者拍下的照片在网上疯传:各国国旗整齐排列,唯独缺了一面。

针对印尼的做法,国际奥委会的反应来得很快。
10月23日,国际奥委会宣布终止与印尼关于奥运会、青奥会的所有合作,建议全球体育组织暂停在印尼办赛。
这一纸禁令,直接断了印尼的“体育梦”。

此前为申办2036年奥运会,印尼已砸下2.3亿美元打造筹备中心。
如今项目搁置,300多名工作人员瞬间面临失业困境。
经济上的重创远不止于此:印尼旅游部测算,未来10年因为赛事停办,体育旅游收入将损失12亿美元。

雪上加霜的是,已敲定的国际赛事接连“跑路”。
2026年男篮世界杯搬到菲律宾,2027年世界冲浪锦标赛迁往澳大利亚。
还有10项国际赛事,要么取消,要么另寻他处,印尼体育产业陷入“无赛可办”的绝境。

很多人纳闷,印尼明明知道拒签会遭制裁,为啥还坚持要这么做呢?
其实这并非一时冲动,而是因为国家几十年坚持的一贯立场。

从1945年独立开始,印尼就没跟以色列建交过。
之前遇到国际赛事,也不是没拒过以色列代表团:
1986年亚运会以“没建交”为由不让以色列运动员入境。
到了2018年雅加达亚运会,情况出现了转折。

当时经东盟多方协调,印尼最终松口允许以色列运动员入境,但要求以色列代表团在赛事期间“不单独升国旗、不奏国歌”。
通过弱化其国家标识的方式,平衡自身立场与东盟协调结果。
而此次面对类似情境,印尼却一改2018年的妥协姿态,选择以更为强硬的态度拒签以色列相关人员。

这是因为印尼国内的民意,让政府没有退路。
赛前一周,印尼伊斯兰教士理事会发起的“抵制以色列参赛”签名活动,短短7天就收集了200万个签名。
国内最大的政党“专业集团党”甚至威胁,如果政府在这个问题上妥协,就提交不信任案。

其实,印尼体育圈早就预感到拒签会出事。
印尼奥委会秘书长,在赛前一个月就向司法部长递交了风险评估报告,明确指出拒签可能引发的后果。
但这份报告如石沉大海,没有得到任何回应。

印尼体操协会主席后来私下透露:知道会有这一天,但政府已经决定了,他们只能执行。
此外,印尼如此强硬的背后还有着复杂的区域政治因素。
作为东盟穆斯林人口最多的国家,印尼的立场必须与马来西亚、文莱等盟友保持一致。
2024年东盟峰会刚通过支持巴勒斯坦主权的联合声明,如果印尼这时候松口,在区域内部会很难交代。

印尼的强硬有其复杂的背景,但随着制裁落地,网上的质疑声越来越大。
最核心的问题是:国际奥委会是不是在搞“双标”?
巴黎奥运会上,俄罗斯和白俄罗斯运动员只能以“中立个人身份”参赛。
不能使用国旗国歌,参赛名额比东京奥运会减少四成。

而以色列不仅能以国家名义参赛,还增加了12个参赛席位。
有网友直言,一边制裁无过的运动员,一边给冲突方加名额,这就是所谓的奥林匹克中立?

2019年东南亚运动会,马来西亚同样拒签了以色列运动员。
国际奥委会只是派专员协商,最终通过“第三方担保”解决问题。
到了印尼这里,直接就是全球封杀。

更让人困惑的,是国际体育仲裁法庭的态度。
2022年,欧洲乒联禁止俄罗斯和白俄罗斯选手参赛,被判“构成歧视”并赔偿各50万欧元。
但这次印尼拒签案,仲裁法庭却以“签证属主权国家事务”为由驳回申诉。
有国际体育博主吐槽,俄选手被禁赛就是歧视,印尼拒签就成主权了?简直把双标写在了脸上。

尽管外界对“双标”的质疑不断,但国际奥委会的态度没松,而印尼也没选择低头妥协。
副总统牵头成立了体育制裁应对小组,拨款1亿美元救助体育产业。
还计划与中国、印度合办“非国际奥委会认证的赛事”,为本土运动员创造比赛机会。

与此同时,国际组织内部也开始出现分歧。
亚洲体操联合会为印尼辩护,认为签证问题不属于体育组织管辖范围。
但国际体操联合会因为2026年体操世界杯无法在雅加达举办,损失800万美元,已向印尼提出赔偿要求。

在这场政治博弈中,运动员成了最无辜的牺牲品。
多尔戈皮亚特为世锦赛精心调整的身体状态付诸东流。
他的营养师表示,必须重新制定训练计划,这很可能影响2028年洛杉矶奥运会的备战。
印尼本土选手同样遭殃。

运动员原本期待在家门口与世界顶尖选手同场竞技,现在赛事关注度下降,赞助商撤资,训练经费可能减半。
更严重的是,印尼奥运备战队15%的运动员,需要通过国际赛事积分获得奥运资格。
现在只能远赴海外参赛,成本增加了3倍。

相比之下,国际奥委会对运动员的保障措施显得苍白无力。
仅为以色列运动员提供了心理疏导服务,经济补偿只字未提。
全球运动员协会批评国际奥委会把运动员当成规则博弈的工具,却连个政治冲突参赛保障基金都不设立。

运动员的困境,只是这场风波的冰山一角,这次事件暴露了国际体育规则的深层问题。
国际奥委会151个成员国中,只有12个发展中国家拥有执委席位,决策权长期被欧美国家把持。
巴黎奥运会关于俄白参赛限制的投票中,欧美执委占70%,结果可想而知。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体育部门的报告指出,现行国际体育规则过分强调去政治化,却忽视了国家主权的合法性,没有考虑中小国家的实际困难。
体育原本应该是连接不同国家和文化的桥梁,而不是政治博弈的工具。

无论是印尼的坚持还是国际奥委会的规则,都不应该以牺牲运动员的梦想为代价。
只有真正做到公平和包容,奥林匹克精神才能薪火相传。
从雅加达机场被拒到国际奥委会的封杀令,这场闹剧只用了4天。可要修复这道裂痕,恐怕3年都不够。当政治的高墙挡在赛场前,最先倒下的永远是那些为梦想奔跑的人。

参考文献:
1.环球网:《以色列选手因签证无缘体操世锦赛,国际奥委会“严重关切”》2025-10-20
2.扬子晚报:《印尼因拒向以色列运动员发放签证引奥委会重罚:未来奥运赛事申办资格被暂停,国际赛事遭建议抵制》2025-10-23

更新时间:2025-10-27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