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的普洱山区,咖农们背着竹篓穿行在咖啡树间,手指轻巧地摘取红透的咖啡果——云南咖啡产业一年中最忙碌的时刻已至。

在野鸭塘河谷咖啡庄园,年轻的厂长李明春站在晨曦中,注视着咖农们采摘咖啡果。他坦言,在传统农村观念里,“咖啡不能吃,多种一棵咖啡树还不如多种一棵菜来得实在”。这种观念曾导致咖啡树种植过密,产出的咖啡豆品质不佳,而咖农们虽然种植咖啡,却缺乏真正的“咖啡意识”。
如今,这一观念正在改变。这些曾经因国际收购价持续低迷而一度被放弃的果实,正通过拼多多等电商平台,经历一场从“论吨卖”到“论杯卖”的价值跃迁。
利润困局:从“论吨贱卖”到“品牌觉醒”
“中国98%的咖啡产自云南,但长久以来,云南咖啡国际话语权弱,被贴上了‘廉价、低质’等负面标签。”四只猫咖啡创始人陈莎如是说。这位从19岁就开始大学生创业的女企业家,亲眼见证了云南咖啡经历的艰难岁月。
数据显示,云南咖啡虽然品质优异,但因缺乏品牌赋能,价格长期受国际买家控制。有统计显示,云南咖农仅能获取产业链1%的利润,绝大部分价值被国际品牌赚取。
陈莎回忆,创业初期,云南的精加工工厂数量少、规模小,大部分工厂停留在“卖货”思维,而“四只猫”,最初也只是一个年销售额一亿级别的原产地供应商,缺乏明确品牌定位。由于国际咖啡巨头不断压缩采购价格,靠代加工艰难维生的当地生产商们决意再谋生计,寻求更多的销售管道。
转机来自新电商平台的赋能,一批云南本土咖啡品牌借势崛起。

花田萃成立于2021年,品牌创始人郭磊敏锐地捕捉到市场的空白点:传统速溶咖啡因含植脂末、白砂糖等成分逐渐失宠,而现磨咖啡又无法满足便捷需求,他创造性地将中国茶元素融入咖啡,开创了“中式风味咖啡”的赛道,其首款产品“大红袍茶拿铁”深受消费者喜爱。
花田萃线上渠道负责人洪彬表示,花田萃的目标是扩大中国咖啡消费者的基本盘,用“茶风味”作为引子,能极大地降低咖啡的尝试门槛,辅以年轻化的渠道,品牌得以迅速成长。“拼多多年轻用户占比高,与品牌健康化、年轻化的定位适配,且我们茶咖‘开盲盒’式的风味体验,具备社交分享价值,与平台的‘多乐趣’心智一致。”
据洪彬介绍,目前品牌30%的线上销售额来自拼多多,该平台已成为花田萃第一大销售平台。

拼多多通过独特的电商逻辑,为云南咖啡创造了全新的销售场域。平台借助社交裂变,使咖啡拼团成功率高达99%,用户自发组建了数百个咖啡主题社群,参与多人团,这让云南咖啡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触达全国消费者,也间接带动了产地咖农增收。
陈莎提到了产品包装上印制的李光生爷爷形象,这名在怒江潞江坝耕耘30年的咖农见证了云南咖啡产业的发展历程:相较以往咖啡种植收入的微薄,如今,随着需求加速增长,咖啡豆的收购价翻了3倍以上。
“每天都是双十一”:简洁运营与真金补贴的良性循环
“在拼多多,每天都是双十一”,洪彬如此形容道。今年“双十一”,相比其他平台漫长的预售期和复杂的规则,拼多多保持了其一贯的直接与简单。
四只猫线上负责人罗晨指出,拼多多用户基数庞大,其“质价比为王”的定位、基于社交的裂变传播以及便捷的操作,吸引了包括老年人在内的广泛用户群体,形成了独特的“游戏化电商”氛围。
洪彬则特别提到拼多多的支持机制:平台运营人员不仅回复问题及时,还能提供行业趋势建议和实操指导。例如,原本作为咖啡赠品的抹茶产品,经平台建议转为独立销售品后,如今日订单量已达2-3万单。平台运营机制相对简单高效,优质产品一周内即可打造成爆品,而其他电商平台往往需要数月。
拼多多的直接补贴,不只为消费者带来了实实在在的优惠,对于商家而言,则意味着在保证利润的前提下实现了更多成交。
罗晨确认,拼多多的“百亿补贴是真补贴”,而非虚标。在花田萃,这种补贴更为直观——100万元的销售额中,有20-30万元直接来自平台补贴。去年十月,品牌凭借百万级销售额进入“百亿补贴”和黑标后,增长进一步加速。

拼多多庞大的用户基数使咖啡消费渗透率在县域市场提升17个百分点,其中县域市场人均年消费量从0.8杯增至4.3杯。咖啡,正从精英符号走向大众日常,从功能饮品变为情感载体。
人才回流:从“外出务工”到“本土创造”
电商平台的深度介入,不仅改变了咖啡的销售渠道,更深刻影响了整个产业链。
云南咖啡产业在精品化道路上不断迈进。全省咖啡精品率从2021年的8%提升至2024年的31.6%,精品化趋势愈发明显。

在普洱的一些庄园,咖农们农忙时种植咖啡,农闲时则成为咖啡师、民宿管家,这种角色的转换不仅丰富了收入来源,更让咖啡文化深入人心。
随着咖啡产业效益的逐年变好,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愿意留在云南,为咖啡产业贡献自己的力量。
如今,云南咖啡的产业链上,既有从北京回来开发咖啡香皂的设计师,也有拥有几十万粉丝的咖啡测评博主,还有带着无人机回乡投身智慧农业的IT工程师。

在拼多多平台上,目前,花田萃的日订单稳定在5000单以上;四只猫在拼多多的年GMV则已达6000万,正冲击1亿大关。
曾经,咖农们需要背着咖啡豆进城推销;如今,在村级寄递物流综合站,物流车直接开到地头收咖啡。
中国咖啡的旅程,从未像今天这样清晰。从咖农指尖轻巧摘下的红果,到消费者手中那杯散发着中国文化情感温度的饮品,中间隔着的不再是遥远的距离与层层盘剥的链条,而是一条由数字与信任铺就的宽广道路。在这条道路之上,每一份辛勤的耕耘都能被看见,每一个真诚的创意都能被赏识,云南咖啡品牌拥有了与世界对话的底气。

夕阳的余晖洒在普洱的咖啡园里,成熟的咖啡果在山野间,散发着淡淡的香气。这缕高原咖啡之香,不再仅仅萦绕于山谷,它正通过新电商的链路,飘向远方。
(闵杉/文 陆煜/摄影)
更新时间:2025-11-28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