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炎炎,可率先公布2025年中期业绩预告的水井坊,为整个白酒行业注入了一丝寒意。
先说结论,我们认为,水井坊的这份惨淡的业绩预告中,存在两组矛盾,一个是销量增长与营收、净利润大幅下滑之间的背离,另一个就是“喝美酒庆美事”的新主张与其次高端战略的冲突。
先来看前者。
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水井坊预计实现营业收入14.98亿元,同比下降12.84%;归母净利润为1.05亿元,同比下降56.52%。
分季度来看,今年第一季度,水井坊实现营业收入9.59亿元,归母净利润为1.9亿元。
据此可以推算,今年第二季度,水井坊实现营业收入为5.39亿元,同比减少约31.34%;归母净利润亏损约8500万元,同比减少251.79%。
要知道,这是水井坊自2021年以来首次第二季度亏损。
事实上,在2024年,水井坊的全年经营数据虽保持了正增长,但增速已经明显放缓,其中营业收入仅微增5.32%,归母净利润微增5.69%。
而在2025年第一季度,水井坊的营业收入和归母净利润增速已分别降至2.74%和2.15%,增长势头持续减弱。
最终,整个上半年,水井坊的营业收入由正转负,归母净利润更是迎来了断崖式下跌。
有意思的是,2024年7月,胡庭洲正式被聘任为水井坊新任总经理。
如今,入职已满一年,胡庭洲却交出这样一份成绩单,着实有点说不过去了。
一般情况而言,白酒企业的业绩不佳,通常会伴随着销售量的下滑。
然而矛盾的是,在营收、净利润双降的同时,水井坊今年上半年的销售量却是增长的。
量升价减,显然,水井坊是在以价换量。
这里又要提到价格倒挂问题了。
在过去的行业繁荣阶段,白酒企业通过向渠道压货,来消化自身库存、并获得业绩的突飞猛进。而渠道的产品,最终又很顺利卖给消费者,这就形成了一条良性的产品流通链。
然而时至今日,终端的消费需求,已经吃不下渠道的产品了,简言之就是供求关系完全失衡了。
至此,终端市场出现大量的社会库存,导致产品价格倒挂,并最终倒逼渠道库存的积压。而经销商面临巨大大的压力,为回笼资金不得不低价抛货,甚至串货。
这种情况,也不可避免地出现在水井坊身上。
那么,水井坊为了继续消化库存,就必须降价来适应渠道乃至终端的价格波动。
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水井坊的核心单品吨价持续下跌,其中第一季度销量增19%但吨价降14%,第二季度销量增9%却吨价暴跌37%。
而价格体系的松动,正是水井坊上半年销量增长但业绩大幅下滑的最大诱因。
短期内,水井坊或许也无力改变这一局面。
在这份中期业绩预告中,水井坊特别提到,在第二季度,消费依旧疲软的态势下,整体消费表现低于预期;商务宴请和宴席等传统消费场景持续承压,市场恢复节奏放缓。
这由引出另一个矛盾,即“喝美酒庆美事”的新主张与其次高端战略的冲突。
坦白来讲,白酒终端市场的萎靡,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消费场景的坍塌。
从上文来看,水井坊对此也心知肚明。
而在今年上半年,水井坊也有所针对性的战略调整,提出“喝美酒庆美事”新主张,实质上就是要将白酒消费,从商务宴请拓展至升学宴、家庭聚会等场景。
彼时,水井坊还推出了相匹配的产品战略,即“水井坊”+“第一坊”的品牌体系。
然而,这一产品战略,恰恰阻碍了水井坊向宴请场景的突破。
根据有关报告,目前白酒的主流消费价格带,正在从300-500元向100-300元下移。消费降级的大背景下,消费者对于价格的敏感度越来越高,自然会对次高端陷阱保持理性。
而如今的水井坊,虽然喊出了“喝美酒庆美事”的新主张,但骨子里仍固守着次高端战略的底线。
无论是零售价578元/瓶的52度臻酿八号,还是定位800元以上价格带的“第一坊”,仍然保持着对于高端商务宴请市场的渴望。
而水井坊对于升学宴、家庭聚会等场景的拓展,仅仅是将上述次高端产品平移过来,这对于该场景下的消费者而言,显然是不礼貌的。
当水井坊高举次高端战略,想以此来打通生活化、平民化的“喝美酒庆美事”,结果可想而知。
写在最后:
水井坊的业绩表现不佳,不仅仅影响着胡庭洲为代表的上市公司高层。
就在近日,水井坊的控股股东、水井坊集团董事长及法人代表发生变更。
此次距离水井坊集团上次董事长及法定代表人变更刚满一年,这不,又“换帅”了。
不仅如此,就连水井坊的最终控制方——帝亚吉欧,也换了首席执行官。
这里面,有没有水井坊的影响?肯定是有的。
有分析认为,基于大中华地区的业绩下滑,帝亚吉欧不排除未来会处置中国市场的某些品牌资产。
“某些”品牌资产,或许就指的是水井坊。
更新时间:2025-07-23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