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红母亲去世仅两天,令人担忧的事还是发生了,后事安排遭质疑

文| 任平生

编辑| Fukasa超勇的

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文中标注文献来源及截图,请知悉。

4月13日,我国著名女歌手韩红的母亲雍西老师因病去世,享年78岁。

虽然现在很多人都没听说过雍西老师的名字,但实际上雍西老师是一位老艺术家,还曾得到周总理的称赞。

按理来说这样德高望重的老艺术家的后事应该是风风光光的,但是雍西老师的后事却显得异常的冷清,连个灵堂都没有,韩红也因此饱受质疑......

韩红母亲雍西去世

六岁丧父,九岁被送往北京奶奶家,寄人篱下,曾经的韩红尝尽了人世辛酸,而如今的她,是受人尊敬的歌手,更是大爱无私的慈善家。

韩红的人生经历坎坷,像是充满波折的歌曲,既有悲伤也有希望,母亲雍西的去世,让这位著名歌手再次受到关注,大家都感到惋惜和怀念。

雍西是一位杰出的藏族歌唱家,也是国家一级演员,她曾是成都军区战旗歌舞团的副军级文职干部,她的歌声深深地打动了许多人。

1964年,在那场备受瞩目的全国少数民族群众业余艺术观摩演出会上,雍西老师身着华丽而富有民族特色的服饰,带着满心的崇敬与热爱,登上了光芒四射的舞台。

文汇报:韩红母亲雍西逝世,她曾受到周总理称赞

她以清澈动人、饱含深情的嗓音,为在座的领导献唱了那首经典的歌曲《北京的金山上》,她的歌声仿佛具有神奇的魔力,能够穿透人心。

周总理在聆听完她的精彩演唱后,不禁竖起大拇指,对她的出色表现给予了高度的称赞,也正是因为这次令人瞩目的演出以及周总理的称赞,她的名字迅速传遍了大江南北。

人们纷纷谈论着她那动人的歌声,对她的才华和魅力赞不绝口,从此雍西老师成为了大众熟知和喜爱的艺术家,她的艺术生涯也由此迎来了更加璀璨的篇章。

现在她的歌声只能留在人们的记忆里,这无疑是一种遗憾,雍西的离世,象征着一个时代的结束,也让人们更加珍惜生命中的美好。

血浓于水的亲情

其实韩红能够成为一名出色的歌手,就是遗传了父母优秀的艺术基因,加上自己的努力和对音乐的热爱。

她那辨识度极高的嗓音和充满爆发力的演唱风格,深深打动了众多歌迷,也让她成为了华语乐坛极具代表性的歌手。

从早期的《雪域光芒》到后来的《天路》、《醒了》,韩红的每一首歌都饱含真挚情感和独特的艺术感染力。

2003年,韩红邀请母亲雍西在演唱会上共同演唱《归来》,这个场景感动了很多人,也因为这场演唱会,母女俩的关系变得更加亲密。

当女儿为了基金会几乎花光所有积蓄时,雍西没有责怪,而是心疼地说:“咱家在牧区还有20头牦牛,卖了接着帮人。”

她们的行动有力地证明,即使经历时间和距离的阻隔,血浓于水的亲情最终能够战胜一切,将她们紧密连接在一起。

雍西的去世,对于韩红来说是难以承受的悲痛,韩红哭着说:“您收集的每首民歌,我都记在心里了”,她紧紧抱着母亲生前常穿的红色披肩。

虽然失去了至亲,但韩红并没有一直沉浸在悲伤里,她选择尊重母亲的遗愿,用一种简单而肃穆的方式送别了母亲,默默地承担着这份失去的痛苦。

雍西临终前留下心愿,希望不要举办送别仪式,把省下来的钱用来帮助西藏的孩子们购买书籍。

韩红谨记母亲的嘱托,没有设置灵堂,也没有举办任何仪式,而是将节省下来的资金用于成立“雍西非遗基金”。

是什么让韩红热衷于慈善?可能是奶奶的去世,让她更加珍惜人与人之间的温暖情谊,也让她明白了生命是多么脆弱,爱又是多么重要。

也许是因为小时候缺少母爱,所以她更能体会那些需要帮助的人们的心情,也更能理解那些缺乏关爱的孩子们的心情。

又或许是因为母亲的精神传承,让她把“艺术为人民”的想法融入到慈善事业中,她觉得艺术的价值不只在于表达自己,更在于回报社会。

韩红说过:“我对老人和小孩没有抵抗力”,她收养了两百多个孤儿,韩厚厚就是其中一个,他是在缆车事故中幸存下来的孩子。

韩红被孩子的父母在危难之际高举孩子的画面深深震撼,那一幕永远印在她的脑海里,于是她下定决心收养这个孩子,取名为韩厚厚,希望他未来的人生能够平安顺遂、生活富足。

她承诺将为了这个孩子终身不嫁,把这些孩子们都看作自己最珍贵的宝贝,全身心地照顾他们,努力给他们一个充满爱的温暖家庭。

韩红付出所有的爱和努力,只为了让孩子们能够健康快乐地成长,弥补他们失去亲人的伤痛。

饱受非议

通常来讲,雍西女士作为一位声名远扬的人物,依照常理后事理应隆重操办,然而,韩红这边却明确表明,不会设立灵堂,所有的安排都将从简进行。

青瞳视角:韩红回应母亲逝世:遵照母亲遗愿,不设灵堂、不办仪式

并且还有网友扒出韩红露面时,神情显得格外平静,就好像什么都没有发生过一样,就是这样的决定,韩女士瞬间被置于舆论的风口浪尖之上。

众多好事之人纷纷扒出她之前曾经说过的话语,由此得知母女之间的感情存在着隔阂,紧接着各种各样不同的声音便传了出来,有一部分人毫不留情地指责她“无情”“冷血”“这样不应该”......

不得不说,在当今这个社会,人一旦走红,是非便会接踵而至,实际上,这一切的安排都是雍西女士的临终遗愿。

尽管母女之间的关系之前确实存在有隔阂,但是血浓于水这一浅显易懂的道理,相信每个人都心知肚明。

母女之间那份深深的牵挂和情感,无论如何都是割舍不断的,不设立灵堂,不举行繁琐的仪式,只想安安静静地离开这个世界,这是雍西女士最后的愿望。

身为女儿,遵守母亲的遗愿,这又怎么会有错呢!毕竟,尊重逝者的意愿,是对逝者最大的尊重和关爱。

文章信息来源

文汇报:韩红母亲雍西逝世,她曾受到周总理称赞

青瞳视角:韩红回应母亲逝世:遵照母亲遗愿,不设灵堂、不办仪式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4-20

标签:后事   文汇报   母亲   血浓于水   灵堂   遗愿   仪式   老师   孩子   艺术   韩红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