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阅读此文之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文| 方丈
编辑| 幸运
中方刚宣布升级稀土新规,全球市场还没反应过来,美国那边就急了,连忙召集“帮手”开会。
短短几天,多国纷纷表态,口气一个比一个强硬,仿佛要对中国“示威”。
可问题是,这场看似声势浩大的联手行动,真能撼动中国的底气吗?
今年10月9日,中国商务部发布了一条看似平常却威力巨大的新规定。
规定说,以后只要产品里含有中国稀土成分,哪怕只占产品价值的千分之一,想要再出口到其他国家,都得先经过中国政府批准。
消息一出,整个西方世界都炸锅了。
稀土这东西,名字听着土,实际上是现代工业的维生素。
没有稀土,电动汽车跑不起来,风力发电机转不动,导弹也飞不远。
全球稀土供应链,中国说了算。
中国控制着全球超过80%的稀土加工产能,美国虽然也有稀土矿,但开采出来还得送到中国来提炼。
这就像你家有小麦,但没有磨面机,还得求别人帮你磨成面粉。
新规定发布才六天,欧洲那边就坐不住了。
10月15日,欧盟贸易专员谢夫乔维奇站出来炮轰中国,说这个规定"不合理"。
他透露自己已经跟美国商务部长卢特尼克通过电话,两边准备联手应对。
谢夫乔维奇还说,欧盟和G7国家要加快推进关键矿物联合项目,说白了就是想摆脱对中国的依赖。
欧洲企业的日子确实不好过。
德国一家生产风力发电机的公司,因为拿不到稀土永磁材料,生产线已经停了三天。
法国一家电动汽车零部件供应商也在发愁,他们的永磁电机里必须用到钕铁硼,这玩意儿离了中国稀土根本造不出来。
特朗普的反应更激烈。
他在社交媒体上发文,威胁要对所有中国商品加征100%的关税。
他还考虑限制美国软件对中国的出口。
有意思的是,特朗普一边威胁,一边又说"我不想伤害中国,我想帮助中国"。
这种自相矛盾的表态,让人摸不着头脑。
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的官员私下抱怨,中国搞突然袭击,事先一点风都没透。
他们原本以为中美关系缓和了,没想到中国突然来这么一手。
美国现在最头疼的是,他们原本想通过墨西哥、越南等第三国加工稀土,绕开中国的管制,现在这条路也被堵死了。
丹麦外交大臣拉斯穆森的表态很有意思。
丹麦现在是欧盟轮值主席国,拉斯穆森代表欧盟呼吁成员国团结起来,对中国示强。
他说欧盟是全球最大的贸易集团,要展现实力。
话说得硬气,但欧洲人心里都清楚,短期内想要摆脱对中国稀土的依赖,基本上是不可能的事。
稀土产业链的建立不是一朝一夕的事。
从开采到分离,从提纯到应用,每个环节都需要大量的技术积累和资金投入。
中国在这个领域深耕了几十年,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
西方国家想要重新建立独立的稀土产业链,没有十年八年根本搞不定。
美国曾经也是稀土生产大国。
加州的芒廷帕斯稀土矿曾经是全球最大的稀土矿。
但因为环保成本高、技术落后,美国的稀土产业在上世纪90年代基本上都关门了。
现在想要重新启动,谈何容易。
开一个稀土分离厂,光环评就得两三年,建设周期至少五年,投资动辄几十亿美元。
欧洲的情况更糟糕。
欧洲几乎没有稀土矿,也没有加工能力。
欧洲的高端制造业,从空客的飞机到西门子的医疗设备,都离不开稀土。
欧洲企业现在只能眼巴巴地等着中国的审批,生怕哪天突然断供。
中国这次出手,时机选得很巧妙。
现在全球都在搞能源转型,电动汽车、风电、太阳能,哪个都离不开稀土。
西方国家一边要应对气候变化,推动绿色转型,一边又想跟中国脱钩,这本身就是个悖论。
没有中国的稀土,西方的绿色转型就是一句空话。
中国官方的说法很冠冕堂皇,说新规是为了维护世界和平与地区稳定,履行防扩散等国际义务。
这话说得没毛病,稀土确实可以用于军事用途,管控确实有必要。
但明眼人都看得出来,这是中国在用稀土这张王牌,在国际博弈中争取更多的主动权。
有消息说,下周中欧之间会有一次高层对话。
谢夫乔维奇已经在准备议题,想要跟中方讨价还价。
但欧洲手里的牌不多,除了市场准入,似乎没什么能让中国心动的筹码。
美国和欧洲现在开始私下串联,准备在即将召开的G7视频会议上讨论对策。
他们想要联手对付中国,但问题是,各国的利益诉求并不完全一致。
德国需要稀土造汽车,日本需要稀土造电子产品,美国需要稀土造武器,大家的轻重缓急不一样,很难拧成一股绳。
稀土这个东西,说起来是资源,实际上更像是一种战略武器。
中国手里握着这张牌,可以在关键时刻打出来,让对手措手不及。
这次的新规定,就是一个信号,告诉西方国家,想要跟中国对抗,得掂量掂量自己的分量。
现在的局面很微妙。
完全脱钩对谁都没好处,中国也需要西方的技术和市场。
但西方想要减少对中国的依赖,中国就用实际行动告诉他们,这条路走不通。
最后大家还是得坐下来谈,找一个各方都能接受的平衡点。
说实话,这次中国打稀土牌,真是打到西方的七寸上了。
你想想看,西方国家嘴上喊着要跟中国脱钩,结果连最基本的工业原料都得依赖中国,这不是自己打自己脸吗?我觉得这事最后还是得谈判解决,谁也别想一棍子打死对方。
中国需要技术和市场,西方需要稀土和供应链,大家都有求于对方。
折腾来折腾去,最后还是得握手言和。
毕竟做生意嘛,和气生财,打打杀杀的对谁都没好处。
更新时间:2025-10-20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