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日上半年GDP差距断崖,美国15万亿日本2.11万亿,中国呢

2025年上半年全球GDP榜单震撼出炉!

美国15万亿美元遥遥领先,日本仅2.11万亿美元创40年最差,竟被德国反超跌出前三!

要知道日本当年还能和美国掰手腕,可现在竟然被美国拉出整整7倍的差距。

那么,如此激烈的GDP交战,中国的数据怎样?

本文陈述内容皆有可靠信息来源,赘述在文章结尾

美国经济的“虚假繁荣”

2025年全球GDP榜单发出,美国的GDP数据像坐过山车,第一季度年化增速下滑0.5%,市场一片哀嚎。

可谁知第二季度突然来了个大反转,年化增速飙到3%,这么大的起伏,到底发生了什么?

今年4月份,美国政府突然宣布对进口商品加征高额关税。

而其中汽车的关税率,更是从2.5%一口气拉到27.5%,整整涨了10倍。

效果也是立竿见影,第二季度美国进口额暴跌30%。

这里有个有意思的算法:在美国的GDP统计体系里,进口是减项,进口少了,GDP反而会增加。

打个比方,原本美国人买日本车花1万美元,现在因为关税涨到1.3万,很多人不买了。

按道理说,消费者损失了,经济应该受影响。

但在美国的GDP统计上,进口减少反而成了好事。

这就像一个人把自己关在屋里不出门,然后说自己省了交通费所以变富了。

而通胀的问题也同样严重,美国第二季度名义GDP增速达到4.4%,听起来很厉害。

但仔细一看,其中2.5个百分点是物价上涨贡献的。

一个汉堡从10美元涨到12美元,这2美元的涨幅也被算进了GDP增长。

虽然老百姓的钱包瘪了,但GDP数字更好看了。

同时就业市场的问题,也让人担心。

7月份公布的非农就业数据显示,只增加了7.3万个岗位,远低于预期。

虽然政府部门贡献了近一半的新增岗位,可私营企业创造的就业机会越来越少。

这就意味着全职岗位在减少,而兼职和临时工在增加。

为了维持生活,很多人不得不打两份工。这种就业质量,能叫充分就业吗?

而美国独特的GDP统计方法,更是让人哭笑不得。

他们有个神奇的概念,叫作“虚拟房租”。

意思是你住在自己房子里的时候,要假设你租了自己的房子。

这样就可以把这个虚拟的租金算进GDP,而这部分的“虚拟经济”,每年能给美国GDP贡献1.4万亿美元。

不仅如此,他们还有个“环比折年率”的算法。

这次美国第二季度的GDP环比增长0.75%,按常理这就是季度增速。

但美国的算法是把0.75%乘以4,得出3%的年化增速。

这种算法在经济平稳时问题不大,但在波动剧烈时就会严重失真。

所以实际上,如果按同比计算,美国上半年得GDP,仅仅只增长了1.9%而已。

日本经济的“无妄之灾”

如果说美国是自己给自己挖坑,那日本就是躺着也中枪。

上半年日本GDP总量2.11万亿美元,不仅没什么增长,还被德国的2.39万亿美元反超,40多年来首次跌出全球前三。

日本最倒霉的地方在于,它是美国关税大棒的主要受害者。

汽车产业是日本经济的支柱,占出口总额近三成。

而美国市场,又是日本汽车最重要的海外市场。

4月份美国把汽车关税提到27.5%,对日本来说无异于釜底抽薪。

结果短短两个月,日本整体对美汽车出口量,直接暴跌了26.7%,创下近年来最大跌幅。

受影响最严重的是九州地区,这里集中了日产、丰田等多家车企的生产基地。

而面对高关税,日本车企陷入两难:不降价就会丢掉市场份额,降价就要牺牲利润。

思来想去也没什么好方法,大多数企业只得选择硬扛,通过压缩利润来维持竞争力。

再看日本的国内市场,更是受到暴击。

上半年个人消费环比仅增长0.04%,基本处于停滞状态。

日本央行数据显示,虽然今年春季达成了5%的加薪协议,但消费并没有相应增长。

日本人还是不敢花钱,储蓄率反而在上升。

虽然企业的投资有点起色,但仔细分析会发现:

这些投资主要是针对国际竞争的防御性投资,而不是扩大产能的进攻性投资。

现在日本政府想刺激经济,但实在是有心无力。

国债余额已经达到GDP的2.5倍,全球最高。

利率已经在零附近徘徊了20多年,再降也没空间。

财政刺激?钱从哪来?加税会打击消费,发债会加重负担。

而日本的人口问题,是另一个死结。

目前,日本65岁以上人口占比接近30%,劳动力人口持续减少。

没有年轻人,就没有创新的活力,根本没办法发展经济。

现在,面对中国新能源汽车的崛起,日本传统汽车产业的优势正在快速消失。

比亚迪、蔚来等中国品牌不仅在国内市场攻城略地,还开始进军日本市场。

日本曾经引以为傲的混动技术,在纯电动面前显得有些过时。

今年7月底,日本内阁府把全年经济增长预期从1.2%下调到0.7%。

这对一个发达经济体来说,这样的增速,无非是在表示人均收入呈现倒退趋势。

中国经济的“稳健前行”

看完美国的虚火和日本的困境,再看中国的数据,就明朗多了:

上半年中国GDP达到66.05万亿元人民币,按平均汇率折算约9.19万亿美元,同比实际增长5.3%。

可不要小看这个5.3%,其含金量很高。

名义上,中国上半年的GDP增速只有3.1%,但通缩贡献了-2.3个百分点。

换句话说,中国的GDP增长不是靠涨价,而是靠实实在在的产出增加。

而内需表现尤其抢眼,上半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24.5万亿元,同比增长5%。

虽然增速不高,但基数很大,每个百分点的增长都意味着数千亿的新增消费。

而服务消费的增长7.5%,明显快于商品消费。

五一假期期间,全国餐饮收入同比激增40%,旅游人次创历史新高。

这就意味着年轻人的消费观念在变,他们更愿意为体验买单。

而制造业的转型升级,成效也十分显著。

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增长10.2%,高技术制造业增长8.7%,半导体的自给率,从5年前的20%直接提升到60%以上。

华为手机第二季度销量翻倍,市场份额重回前三。

同时,外贸结构也在持续优化。

虽然对美出口下降12.6%,但对其他市场的出口快速增长。

而出口产品结构不断升级,机电产品出口占比高达59%,超一半还多。

这并不奇怪,因为中国拥有全球最完整的产业链。

从一颗螺丝钉到一架大飞机,从一块芯片到一台超级计算机,都能自主生产。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按购买力平价计算,中国GDP已达39.44万亿国际美元,比美国的30.35万亿高出30%。

同样100美元,在中国能吃两顿体面的正餐,在美国可能只够买一个汉堡套餐。

中国的政策工具箱还很充实,不像美国债台高筑,也不像日本束手无策,整体呈现向好趋势。

结语

从GDP数据看,中国虽然增速放缓,但仍在经济下行期保持稳定增长。未来的世界经济格局,不仅要看GDP总量,更要看发展质量和可持续性。谁能在新一轮的科技革命中占据先机,谁就能赢得未来。这场经济马拉松的最终赢家究竟是谁,让我们拭目以待。

参考文献:

1.新华社客户端-2025-07-15——《海报短视频|数说中国·经济半年报:2025年上半年我国GDP同比增长5.3%》

2.中新经纬-2025-08-08——《外媒:日本下调2025年度实际GDP增长率预期至0.7%》

3.简易财经-2025-08-17——《中美日上半年GDP公布,美国14.9万亿,日本2.1万亿,我国呢?》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9-13

标签:财经   中美   断崖   日本   美国   中国   差距   半年   美元   上半年   关税   经济   数据   市场   算法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