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内容均引用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请知悉。
今年四月,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与时任“政府效率部”牵头人马斯克爆发激烈冲突。两人在特朗普接见意大利总理梅洛尼的敏感时刻,因国税局人事任命问题争执不下。
贝森特当面指责马斯克“是个彻头彻尾的骗子”,马斯克则怒怼对方不懂数学,还用肩膀猛撞贝森特胸口,双方扭打至国家安全顾问办公室门前才被拉开。这场肢体冲突暴露的不仅是个人恩怨,更是美国债务危机下政策路线分裂的缩影。
图 | 美财长贝森特
马斯克早在2024年就发出预警:美债利息支出已消耗联邦政府总收入的近23%,若放任赤字扩张,“未来美国政府收入将只够支付利息”。
这一预言正加速成为现实。截至2025年7月,美国联邦债务突破36.2万亿美元,相当于GDP的120%,远超国际警戒线。
其中9.2万亿债务年内到期,日均需偿还250亿美元。更严峻的是,高利率环境让利息支出滚雪球般膨胀——2024年达1.3万亿美元,首次超过国防开支,成为联邦第二大财政负担。
图 | 马斯克
马斯克领导的“政府效率部”曾试图止血,提议削减军费和社会福利,但遭遇军工集团与国会的强烈狙击。最终仅省下不足100亿美元,在36万亿债务面前如同杯水车薪。他直言美国像“债台高筑的信用卡持卡人”,结局注定悲惨。
当马斯克呼吁财政紧缩时,特朗普却选择另一条险路:对全球贸易伙伴加征“对等关税”。8月7日,该政策正式生效,日本、欧盟、韩国等面临15%附加税,印度最高达50%。
以日本为例,牛肉关税从26.4%飙至41.4%,美乃滋从6.4%涨至21.4%。特朗普在社交媒体欢呼:“占便宜的国家将支付数十亿美元!”
图 |2025年8月7日,美国华盛顿特区,美国总统特朗普出席国家紫心勋章日活动。
然而现实迅速打脸。关税战推高美国进口成本,通胀反弹至6.5%,标普将美债信用评级列入“负面观察名单”。
更危险的是,为逼迫美联储降息缓解债务压力,特朗普不惜自曝家丑——今年8月,他指控劳工统计局局长“伪造就业数据”,新任代理局长立刻将5月新增就业岗位从14.4万下调至1.9万。当一国政府亲手摧毁数据公信力,美元信用根基便开始崩塌。
图 | 2025年7月22日,美国华盛顿,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出席活动。
国际社会对美国的信任正快速流失:中国连续18个月减持美债,持仓从1.3万亿美元锐减至7572亿;沙特抛售500亿美元转向黄金,金砖国家建立去美元化结算机制,月交易量达2000亿美元;瑞士、新加坡等金融中心增加人民币储备。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总裁格奥尔基耶娃发出警告:美债风险已“接近临界点”。哈佛大学教授肯尼斯·罗格夫则断言,债务规模使美国面临“重大经济危机”的高概率威胁。
图 | 克里斯塔利娜·格奥尔基耶娃
表面看,美国困境源于债务规模失控,但深层矛盾在于治理体系失效。马斯克与贝森特的肢体冲突、特朗普对联储的施压闹剧、就业数据的“灵活修正”,无不暴露决策机制陷入空转。
这种失信于国内外的恶性循环正在加速——当美联储拒绝为债务兜底降息,当关税战反噬经济,当盟友转向多元货币体系,美国赖以生存的“借债-消费”模式已走到悬崖边缘。正如马斯克所言:“若放任赤字恶化,美国人的医疗、社保、国防都将化为乌有。”
图 | 马斯克
36万亿债务危机的本质,是旧秩序的自我瓦解。当美国选择用关税壁垒转移矛盾、用数据造假掩饰困境时,其制度信用已遭重创。反观中国等新兴力量,通过产业链分散、货币合作与独立技术体系,展现出规避系统性风险的战略定力。
历史总在债务帝国最虚弱时转折。当各国不再相信“美债永不违约”的神话,当美元从终极安全资产沦为风险选项,一个多极世界的新规则已在废墟中悄然生长。
图 | 2025年8月7日,美国华盛顿,美国总统特朗普在白言就经济问题发表声明。
这场危机没有赢家,但它将重塑全球经济权力的分配逻辑——而美国能否在霸权黄昏中找到理性退场的方式,将决定其国民能否保住最后的体面。
参考文献:
1、《美国国税局局长Long据悉将离任 财长贝森特暂时代理》2025-08-09 03:40 | 来源:新浪财经
2、《马斯克称美财长贝森特“不懂数学”》2025-07-07 19:39 | 来源:极目新闻
3、《美国近百年来最高关税生效,贸易伙伴们如何应对》2025-08-08 16:35 | 来源:澎湃新闻
4、《美国关税行政令7日生效,多国紧急商讨应对》2025-08-09 06:36 | 来源:环球网
更新时间:2025-08-12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