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团小象超市正在探索线下门店模式。
据报道,近日美团小象超市重新启动线下业务,店型的探索方向起初对标盒马旗下的社区店品牌“盒马NB”,近期又可能对标类似“盒马鲜生”的大店模式。
据悉,目前在美团官方招聘列表中,已经新上线招聘小象超市的门店店长。招聘要求中包括全国零售门店管理经验、熟悉社区零售/便利店/等领域的运营等,此外有线下零售门店标准化经验优先。
最近,美团与京东在外卖业务上的激烈交锋引发了网友们的广泛关注。然而,在大家仍聚焦于外卖领域时,美团已悄然在另一赛道——线下超市领域展开攻势。
此前,小象超市主要采用前置仓模式运营。简单来说,前置仓就是在社区周边或市中心等靠近消费者居住地的位置设立仓库,以便实现快速配送,通常能在1小时内甚至更短时间内完成订单配送。这一模式是小象超市能够实现订单即时送达消费者的关键所在。
如今,美团小象超市显然不满足于仅开展线上业务,而是计划开设实体店,与盒马展开正面竞争。那么,小象超市所学习的“盒马NB”和“盒马鲜生”大店模式究竟是怎样的呢?
先来说说“盒马NB”。作为盒马旗下的硬折扣店品牌,盒马NB主要开设在社区周边,以满足周边居民的日常购物需求。更重要的是,它强调“天天低价、件件爆款”,且自有品牌占据一定比例。这意味着,小象超市若要学习盒马NB,必须确保商品价格具有吸引力,同时控制成本并保证商品质量。
据一位小象超市前员工透露,盒马NB的自有品牌占比高,供应链议价能力强,其供应链实力甚至不逊于盒马大店,这相比之下是小象超市的劣势。目前,美团对于盒马NB的店型模式仍处于摇摆不定的状态。据一位小象超市员工表示,盒马NB的客群相对下沉,而小象超市希望与之错开客群。同时,部分选址较好的门店生意兴隆,但选址不佳的门店则仍在亏损。
因此,美团目前计划先对标盒马鲜生,主攻高客群市场。据了解,盒马鲜生是盒马的主力店型,采用“仓店一体”模式,打破了传统零售中仓库与门店分离的形式,将仓库与门店合二为一,实现仓储、销售、配送等多功能于一体。这意味着,消费者既可以在门店内直接购买商品,也可以通过线上平台下单,享受配送到家或到店自取的服务。
美团之所以选择先从高客群入手,是因为这一群体对价格的敏感度相对较低,更注重品质和服务,这为美团提供了更大的利润空间和品牌溢价机会。相反,下沉市场虽然广阔,但竞争也异常激烈,且利润率相对较低。美团对标盒马鲜生,进入中高端市场,可以避开部分低端市场的红海竞争,实现差异化发展。当美团进一步巩固和扩大在高客群市场的影响力后,后续进攻下沉市场也将更为容易。
那么,小象超市能否顺利打开线下市场呢?目前来看,这仍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毕竟,这并非美团首次尝试探索线下实体店。早在2018年5月,美团就推出了“小象生鲜”实体店;而在2017年7月,美团还在北京望京地区开设了一家生鲜零售测试门店“掌鱼生鲜”。2018年,掌鱼生鲜升级为小象生鲜,地点位于北京方庄时代life广场,集生鲜食品、餐饮、电商和即时配送于一体。当时,“小象生鲜”还传出了2018年开设20家、2019年开设50家门店的目标。
然而,小象生鲜的扩张进程遭遇了阻碍。2019年4月,小象生鲜连关常州和无锡的总计五家门店;当年一季度,美团在财报中提及小象生鲜关店的原因是:回报低于预期。2020年9月,小象生鲜最后一家店关停,之后,美团调整策略,转而布局前置仓模式,在2019年推出了美团买菜,并将小象生鲜整合进了美团买菜业务中。生鲜电商本就属于重资产模式,美团在开设自营生鲜实体店时既未具备相应条件,也没有进行周全考量,因此失败在所难免。如今,美团再次入局线下超市领域,或许是认为条件已经成熟,需要拓展更多的业务和市场空间。
当前,美团的线下业务已进入紧锣密鼓的筹备阶段。
在战略规划层面,美团已启动相关招聘工作。据市场消息透露,小象超市正为线下业务招聘项目工程经理,计划首批在北京、杭州、广州和深圳开设门店,并力争于今年5月迎来首家门店的开业。
相比之下,京东的线下业务已先行一步并取得一定成果。
京东的线下业务以“京东七鲜”为核心,定位为线上线下一体化自营生鲜超市。自2017年成立以来,京东七鲜便被视为京东版的“盒马”。
尽管京东七鲜超市曾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遭遇挫折,2022年陆续关闭长沙、西安等非核心区域门店,收缩在二线城市的布局,此后一直维持较小规模,但京东集团并未放弃对线下零售业务的探索。2023年6月,京东集团成立“创新零售部”,宣布整合七鲜、拼拼等业务成为独立业务单元,标志着京东重新布局线下零售市场,决心通过创新和整合让七鲜超市重焕生机。
经过一系列调整,七鲜超市在商品结构、服务质量等方面实现了全面升级,客流量显著提升。去年10月,七鲜超市在上海开设了首家门店——上海荟聚店,并开始试营业。试营业前三天,日均客流量超过1万人次。
在运营线下实体店的同时,七鲜超市开始探索前置仓模式,与美团的小象超市形成竞争态势。去年9月,“七鲜”在北京启动了首个前置仓的运营,并密集开展地推拉新活动以吸引用户。
目前,京东七鲜超市业务主要聚焦于京津两地,并计划加快仓店布局。据悉,京东计划今年上半年在天津新增20家仓店,布局后天津门店数将至少达到30家。
今年3月,京东APP首页生活服务专区的“京东买菜”入口已更名为“京东七鲜”。京东七鲜与美团买菜的融合,有望进一步推动京东前置仓业务的发展。
从这一系列举措可以看出,京东正计划同步推进前置仓业务和线下实体店的发展。
再来看盒马,其新零售业务曾长期处于亏损状态,直至去年才实现逆风翻盘,成功扭亏为盈。
去年年底,新上任的盒马CEO严筱磊在一封全员信中披露,盒马已连续9个月实现整体盈利,且实现了双位数增长,顾客数增长超过50%。
在新开门店方面,2024年盒马鲜生新开72家门店,覆盖21个城市,开店数量创下近五年新高。随着这一波扩展,截至2024年年底,盒马鲜生在全国的门店总数已接近430家,业务覆盖范围扩大至50个城市。
盒马鲜生的成功并非偶然。严筱磊在内部信中透露了盒马翻身的秘诀——过去九个月,盒马围绕“回归用户价值、聚焦发展方向、推进组织建设”三大核心策略进行了全面而深入的改革。
在此基础上,盒马的发展方向聚焦于盒马鲜生和盒马NB两大核心业态。
值得一提的是,盒马成功打破了新零售难盈利的困境,挖掘出新的增长可能性,美团自然不会错过这块“蛋糕”。
考虑到美团的小象超市对标的是盒马上述两大核心业态,可以预见双方将在新零售领域展开激烈竞争。(来源:电商报、36氪)
更新时间:2025-04-20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