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伏“缩水”养生不减 中医专家详解“短三伏”健康攻略

全媒体记者 侯娟娟 韩堃 实习生 孔佳欣 刘益

今年三伏天"缩水"为30天,成为近十年来最短的三伏期。7月11日,驻马店市第二中医院肿瘤科主任高金光接受采访时表示,虽然三伏时间缩短,但高温高湿天气将更为集中,市民需特别注意防范热射病和胃肠道疾病。

高金光指出,高温高湿环境易引发热射病,热射病是重度中暑最严重的类型,死亡率高。另外,酷热的三伏天,人们往往过度依赖冷饮、空调,这容易导致脾胃虚寒,引发腹痛、腹泻等胃肠疾病。

“今年三伏天相对往年时间较短,中医养生需注重避暑、护阳、防湿,尤其警惕热射病和胃肠道疾病。”高金光表示,防暑要遵循“避、补、调、顺”四字诀。避开高温时段外出,尤其是10点到16点,避免暴晒;选择透气材质的衣物。补气阴,可用西洋参、麦冬、五味子泡水饮用;补充水分,适当饮用绿豆汤、酸梅汤以解暑生津。调整饮食,少油腻,多吃冬瓜、薏米、赤小豆等利湿食材,适量食用生姜;调整作息,午间适当休息,避免熬夜耗气。顺应自然,适度运动,忌过度贪凉,空调温度大于26°,少食冷饮。(编辑 詹云清)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7-12

标签:养生   详解   中医   攻略   专家   健康   伏天   高温   疾病   冷饮   绿豆汤   驻马店市   胃肠道   防湿   赤小豆   空调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