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梁医生。
中医常讲 “天人相应”,人体就像个小宇宙:头部在上如天,主导神明清阳;双足在下似地,承载生命根基;胸腹居中像人在天地间劳作,化生气血滋养全身。
晨起阳气初升,正是锻炼调养的最佳时机。今天,梁医生就教大家 4 个简单动作,无需器械,每天几分钟,让您从头到脚气血通畅,身体轻快又舒坦!
一、干梳头:养护 “天部”,聚气醒神
中医认为,头为 “诸阳之会”,既汇聚诸阳经气,又内藏脑髓、外通七窍。若头部经络不通,易出现头痛头晕、健忘失眠、眼干鼻塞、脱发白发等问题。用手指代梳循经梳理,能好好养护 “天部”。
做法:
每天用指腹梳头,就像给脑袋 “松土浇水”,能让气血通畅、浊气下沉,起到醒脑安神、明目聪耳、固发乌发的效果。
二、搓涌泉:稳固 “地部”,藏精筑基
双足为 “精气之根”,对应人体 “地部”,足三阴经在此交汇,涌泉穴更是肾气生发之根。很多人有 “上热下寒”(腿脚冰凉却易上火)的问题,多是阳浮于下、水火不济,搓涌泉穴就能引火归元。
做法:
洗脚后,用手摩擦涌泉穴及周围区域,从脚掌心一直搓到后脚跟内侧,单方向重复推搓 40 次左右,直至局部微微发热。
常搓涌泉穴,可激发肾气、引火归元,把上面的 “虚火” 引下来暖脚暖身,让全身气血循环更平衡,稳固好身体 “地部” 根基。
三、推腹:调和 “中部”,生化气血
腹部对应人体 “中部”,中焦气机畅达的关键在脾胃 —— 脾胃健运,才能将饮食水谷转化为气血精微,滋养周身。肚脐上方的上脘、中脘、下脘三穴(合称 “健胃三大穴”),能调畅中焦气机、健运脾胃;贯穿胸腹的任脉,还能总督诸阴经气血、调节月经与女子生殖功能。
做法:
通过推腹,能调和脏腑气血、健运脾胃,稳固后天之根基。
四、揉捏耳朵:通联周身,畅通气血
耳朵形状像倒置蜷缩的胎儿(耳垂对头、耳上对足),是全身的缩影 —— 内在脏腑、四肢躯干,都能在耳朵上找到对应点。揉捏耳朵可刺激全身反应点,调和脏腑功能,促进气血循环。
做法:
动作总结
声明
更新时间:2025-10-13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