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平线CEO余凯:L2是L3的基础,5000TOPS算力才能实现L5

车东西

作者 | Juice

编辑 | 志豪

上海车展前夕,地平线狠狠秀了一波肌肉。

车东西4月18日消息,就在刚刚,地平线创始人兼CEO余凯在上海滴水湖正式发布了高算力芯片征程6P和6H,还拿出了高性能L2地平线城区辅助驾驶系统HorizonSuperDrive(简称HSD)。

地平线创始人兼CEO余凯

征程6P算力达到560TOPS,性能较比同类产品有大幅提升,但成本却没有大幅提升。

地平线征程6P性能参数

HSD系统在安心度、专业度、亲密度等方面有不少的提升,整体体验感会更好。此前消息显示,这一系统目前已经拿下了大众的车型定点,预计今年三季度将会量产。

地平线HSD

连续发布两款芯片和一套高阶智能驾驶系统,显示了地平线对于智能驾驶市场的重视。

截止今年第一季度,地平线已经累计交付了800万颗芯片,累计上车200多个量产车型。2024年地平线在中国自主品牌乘用车智驾计算方案市场份额为33.97%。

2024年地平线在中国智驾计算方案市场市占率

这意味着过去一年间,中国每卖出三台智能汽车,就有一台搭载地平线产品。

每三台智能汽车就有一台搭载地平线

对于2025年,余凯认为地平线的出货量和市场占有率还将会进一步提升。

一、两颗高算力芯片量产 首发HSD系统

今年开春以来,国内车企都在推进智驾平权,每场发布会的背后都有地平线。征程6E/M芯片已经定点20多个品牌的车型,累计要上车100款车型。余凯预计今年征程6E/M将会超过百万级的出货量。

地平线征程6E/M芯片已经定点20多个品牌的车型

余凯认为打造好用的智能驾驶系统,算力很重要,征程6的纳什结构正是为了智驾而生。在发布上,余凯正式发布了大算力芯片征程6P和征程6H。

地平线征程芯片家族

征程6P的算力高达560TOPS,跟市面上主流的大算力芯片对比的话,征程6P都有着两位数的提升。

地平线征程6P性能与竞品对比

虽然性能有了提升,但是单位成本并没有大幅提升。

余凯现场也介绍了地平线的一套模版方案,一颗500TOPS级别的AI芯片,11个摄像头,3颗毫米波雷达传感器,激光雷达则是选配件。

余凯介绍地平线模版方案

这套方案可以实现高性能L2城区辅助驾驶系统,智能泊车APA和HPA。

余凯认为这套方案未来会成为15万级别车型的标配。

在公布完智驾芯片产品后,余凯也分享了地平线对于智能驾驶算法的一些思考。地平线在2023年就提出了快思考和慢思考两套智能驾驶算法,快思考基于直觉,慢思考则基于认知。

地平线提出的“快思考、慢思考”算法

具体来看,快思考就是一段式的端到端模型,慢思考则是在虚拟世界进行强化学习,基于真实数据不断验证优化。

地平线在慢思考上引入了强化学习,以实现智能驾驶的智能涌现。

地平线在慢思考上引入了强化学习

目前地平线收集了超过3万个场景数据集。大里程回灌超过了1000万公里。在数据闭环方面的数据积累为数千PB,在算力储备方面有超过7万张GPU卡。

地平线收集了超过3万个场景数据集

在今天的发布会上,地平线还正式推出了新的软件系统,名为地平线城区辅助驾驶系统HorizonSuperDrive(HSD)。

余凯认为用户智驾信任度的构建有四个参考指标,安心度、专业度、亲密度和夸大度,提升前三项,降低最后一项就能给用户建立起更好的智驾信任度。

余凯认为用户智驾信任度的构建有四个参考指标

HSD在安心度、专业度、亲密度三个方面都有不少的提升。

二、余凯再提五大反共识 L2做好了才能实现L3

在今天的发布会上,余凯再次提了一些反共识的观点:

1、智能驾驶的本质是功能驾驶而非情绪价值

具体到产品上,智能驾驶提供功能价值,智能座舱提供情绪价值,等到L5落地,智能驾驶也将为移动空间创造更多情绪价值。

智能驾驶提供功能价值

2、AI时代产品方法论:逼近世界的真相

余凯认为AI时代,人类行为数据没有价值,99%的用户数据是不值得学习的。

余凯认为AI时代人类行为数据没有价值

3、十倍速技术变革时期的制胜战略:以高打低,以快打慢

余凯认为,智能驾驶就是智能汽车的基带,正处在十倍速技术变革阶段。

今年行业内主要在发力L2,对于算力的需求为100+TOPS,2028年将会规模实现L3,对于算力的需求将会达到500-1000+TOPS,2030年实现L4,对于算力的需求是2000+TOPS,2035年间实现L5时则需要5000+TOPS算力。

余凯对智能驾驶算力需求的估计

4、技术进步同样会带来技术“平权陷阱”

余凯认为今年智能驾驶已经开始从端到端卷到VLA,一些独门秘籍正在成为行业的标准解法,都有等于都没有。

余凯认为差异化是竞争优势

但真正差异化竞争优势不是写入教科书的炫酷技术,而是需要做苦活脏活累活,需要经验积累。

余凯认为差异化需要经验积累

5、L3/L4/L5的前提基础是足够好的L2全场景辅助驾驶

地平线认为L3就是受限但清晰ODD边界的L4能力智驾产品,再加上L2全场景辅助驾驶。

地平线对L3的思考

要实现L3,需要海量L2全场景辅助驾驶系统车辆部署,以及海量实际道路数据充分验证,最终基于大量实车数据锁定清晰边界的ODD叠加必要的系统冗余,证明具备L4能力。

地平线的L3实现路径

三、创业十年 坚持软硬结合策略

今年是地平线成立第十周年,在这场发布会上,余凯也讲了很多自己创业十年的思考。

余凯说,地平线要成为一家计算平台公司,计算平台具体来看就是芯片+操作系统。

余凯说地平线要成为一家计算平台公司

从地平线创立之初,余凯就坚定要将深度神经网络放置到芯片中,也就是机器人的大脑芯片。

余凯也坦诚说,当时这个想法可能还比较模糊,但经过十年的发展,地平线已经是国内最大的车载智能计算平台公司,也是中国最大的消费类机器人计算平台公司。

余凯表示地平线是国内最大车载和消费类机器人计算平台公司

余凯回忆到,创立十年,地平线的使命和愿景发生了一些变化,经过三次迭代,使命变为了赋能智能汽车和机器人,让人类生活更安全、更美好,愿景则变成了打造人人都爱用的智能驾驶产品。

地平线十年发展历程

“耐得寂寞、成就客户”,余凯将这八个字作为地平线能够穿越创业初期艰难,最终看到曙光的原因。十年沉淀下来的战略方法论,余凯认为只有两条,一是在没有竞争的地方竞争,要么另辟蹊径,要么以十打一。

余凯认为要“耐得寂寞、成就客户”

所以在创立之初,地平线拒绝了做手机芯片,而是选择了做机器人芯片。余凯认为,当一个市场开始清晰的时候,就要不惜一切代价,以十打一,将所有的精力都聚集在一点,要不赌。

余凯认为要在没有竞争的地方竞争

二是永远不在悬崖边跳舞,在生门和死门的判断中,80%的精力都在思考死门在哪里。

余凯认为80%的精力都要思考死门在哪里

因此在发展的过程中,地平线曾经压缩过其他的业务,将重心放到智能汽车赛道。当时外界都觉得地平线要不行了,但余凯说那时账上还有30多亿,活下去完全没有问题。

直到2019年,余凯说地平线才搞明白商业设计的第一性原理:客户是谁?客户的需求和痛点是什么?如何高效满足需求或解决痛点?

余凯认为的商业设计的第一性原理

余凯说当想明白这个问题的时候,自己已经跟很多科学家创业者拉开了好几个身位。

地平线从创立之初就将软硬结合作为骨子里的技术信仰,余凯认为,当前智能汽车计算性能还没有满足用户需求,车载操作系统需要与芯片深度软硬协同。

余凯认为载操作系统需要与芯片深度软硬协同

智驾本质不是开发应用平台,而是面向单一任务,但有史以来最复杂的计算系统。余凯认为,在L5级自动驾驶需求被满足前,智能驾驶需要软硬结合。

余凯认为软硬结合会带来更高的效率

结语:地平线再次强化软硬一体化战略

随着此次HSD系统的正式发布,地平线在高阶智能驾驶方面布局已经逐步清晰,一方面以征程系列芯片构建底层技术基座。

另一方面地平线又布局软件系统,由计算方案供应商向系统方案商演进,目前已经获得了多家车企、多款车型的前装定点,预计在2025年3季度实现规模化量产交付。

地平线拥有完整的软硬结合方案,并且可以满足不同车企的需求,在助力车企智能化升级的路上,已经迈出了一大步。

而随着国内智驾普及大潮快速翻涌,地平线将发挥出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4-21

标签:地平线   软硬   征程   车型   芯片   需求   智能   基础   方案   数据   系统   科技   余凯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