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清朝末年,那时候大清帝国已经是摇摇欲坠了,慈禧太后这个人,手握实权几十年,从咸丰皇帝死后就开始垂帘听政,先是帮着同治皇帝打理朝事,同治没了之后,又把光绪推上位,继续掌控大局。
她这个人可不是省油的灯,戊戌变法的时候,光绪想搞改革,她直接发动政变,把光绪软禁在中南海的瀛台,从那以后,光绪就成了个摆设,啥事都插不上手。慈禧担心自己一死,光绪翻身就把她安排的那些事给推翻了,所以晚年她就开始琢磨继承人的问题,1908年11月13日,她让人把两岁多的溥仪抱进宫,内定他当下一任皇帝,尽管光绪还活着。
接下来聊聊光绪的死,这事到现在都让人觉得不对劲。1908年11月14日下午六点半左右,光绪在瀛台驾崩了,才38岁。官方说法是病死的,可后来专家用现代技术检测他的头发、骨头和衣服,发现里面砷含量高得吓人,远超正常水平,结论就是急性砒霜中毒。谁下的手?很多人指向慈禧,因为她有动机。
光绪被软禁十年,她一直防着他,变法失败后就想除掉他,但当时列强和维新派反对,她才没动手。到了1908年底,她自己病重,痢疾和胸痛折腾得不行,意识到时日无多,就得确保光绪别比她活得长。要是她先走,光绪复出,那她苦心经营的权力布局就全乱套了。
检测显示,中毒是从11月10日左右开始的,那天慈禧赐食给光绪,谁敢查里面有没有东西?光绪吃完就开始不舒服,11日腹痛打滚,12日吃喝不下,话都说不出。内务府想请名医张彭年和陈秉钧,结果张彭年推说自己病了,另一个上午刚看过病的吕用宾也被挡住不让去。层层阻拦,光绪就这么一步步走向末路。慈禧听到光绪死讯后,居然精神头起来了,当晚就开始操持他的后事,一直忙到很晚。这前后脚的工夫,难怪大家觉得太巧了。
转到慈禧的最后一天,也就是1908年11月15日。这天早上三点多,她就起来了,尽管前一天睡得晚,身体虚弱,但她还得处理光绪的后事。六点左右,她召见军机大臣,还有光绪的媳妇隆裕皇后和溥仪的爹载沣这些人,商量继承的事。以溥仪的名义下诏书,把慈禧封为太皇太后,隆裕升为太后,确保权力平稳过渡。
中午她开始吃饭,吃到一半头晕得厉害,知道自己撑不住了,赶紧开紧急会议,安排隆裕和载沣的分工,谁管什么一清二楚。下午她让人草拟遗诏,自己亲自审阅修改,确保没毛病。她还向身边人解释自己垂帘听政不是贪权,而是形势所迫。
没多久,她又头晕,但突然眼睛亮了点,留下遗言:以后不能让后宫干政,这是家法,还得严防太监专权,明朝的教训得记着。下午五点左右,她面南咽气,距离光绪死还不到一天。这遗言听着挺有意思,她自己干了半辈子的事,现在却叮嘱别人别干,还点名太监问题。李莲英听了肯定冒冷汗,他是慈禧身边最得宠的太监,跟着她几十年,权势大得很,慈禧死后他很快就出宫了,1911年就没了,具体怎么死的说法不一。
慈禧死后,后事办得挺麻烦。她的棺材里塞了不少宝贝,底子铺了三层金丝串珠锦褥,外加一层珍珠,厚达一尺,嘴里还含着夜明珠。尸体得停放一年,因为清廷规矩,出殡日子得钦天监挑黄道吉日,加上东陵还没完全修好。防腐是个大问题,那时候技术有限,李莲英他们用香料处理,刚开始管用,但毒性大,没多久棺材就渗出脓血,吓得他们赶紧清理,不敢再用。夏天一来,温度高,里面发酵,味道越来越重。
1909年11月9日终于出殡,那队伍浩浩荡荡,从紫禁城出发,早七点前骑兵清场,把老百姓赶到路边。队伍前面是开路的骑兵,然后是马队,几百人轮流抬棺,后面跟着拿长矛的骑兵、举旗子的跟班、念经的和尚、穿黑丧服的官员,白马拉着慈禧生前爱坐的马车,还有骆驼驮陪葬品。牲口一路走一路拉粪,便道上到处是,臭气熏天,路边人得捏鼻子看热闹。清政府还为外国人搭了个观礼台,在东直门外小土坡上带遮阳棚,方便他们看。队伍晃到十点半才到那里,五天后才到东陵下葬。这葬礼表面风光,实际透着股腐朽味儿,大清已经快撑不住了。
再往下说,慈禧的结局更惨。1928年,军阀孙殿英为了搞钱,带兵炸了东陵,盗墓贼把她的棺材撬开,里面宝贝洗劫一空,尸体被抛出来,夜明珠撬走,身上衣服扒光。孙殿英这家伙,手下人为了拿珠宝,用刺刀撬慈禧的嘴,尸体虽没完全腐烂,但也够凄惨的。孙殿英后来把部分赃物送给上头,混过去了,但这事闹得沸沸扬扬。
慈禧生前作威作福,卖国条约签了不少,义和团那会儿带光绪逃到西安,回京后又让大清赔款赔地,国力衰弱得不行。她宠信太监,卖官鬻爵,搞得朝政乌烟瘴气。光绪想变法救国,她却为了保权给毁了,导致清朝错过改革机会。她的死和光绪的死,就像是王朝末路的缩影,姨甥俩前后脚走人,留下个三岁小孩溥仪当皇帝,载沣摄政,可没几年,1911年辛亥革命就爆发了,1912年清朝完蛋。慈禧的遗言要防后宫干政,结果隆裕还是听了政,但也没挡住革命浪潮。
其实想想,慈禧这个人,出身普通,当秀女进宫,靠着生了同治爬上去,政变上位,手腕硬得很。但她管的那些年,大清从鸦片战争后就一路下滑,她没扭转局面,反而加剧了问题。光绪的死,砒霜中毒这事,专家用原子吸收光谱法和质谱仪测出来的,砷含量是正常人的几千倍,头发里均匀分布,说明慢性投毒。
慈禧身边的人执行的吧,太监和内务府大臣都听她的。她的最后一天,忙着封太后、分权力,就是怕乱套。她解释垂帘听政是迫不得已,可谁信?她就是爱权,舍不得放手。遗言防太监专权,明朝魏忠贤的例子她知道,但她自己宠李莲英,给他二品顶戴,破了祖制。李莲英出宫后没几年就死,传闻是被仇家杀的,也有人说是病死的,反正不得善终。
葬礼的臭气,不光是牲口粪,还有棺材里的味儿渗出来。防腐用中草药和香料,夏天热了就坏事,液体流出,清理外面的,里面的还发酵。出殡那天,队伍长达几里,沿途尘土飞扬,混着臭味,外国人看了估计直摇头。
孙殿英盗墓时,炸开墓道,棺材劈开,尸体仰卧,脸黑嘴歪,头发散乱,手下人抢珠宝时踩踏尸体,夜明珠分成两半,一半卖给宋美龄。慈禧的宝贝散了,尸体曝尸荒野,后来国民党收殓,但已面目全非。这报应来得迟,但来了。
清朝灭亡后,历史对慈禧的评价多是负面,她加速了王朝崩溃,卖国求荣,权力欲强。光绪虽中毒死,但至少想改革,她却成了绊脚石。
总的说来,慈禧的最后一天,就是她权力生涯的收尾,从早上处理光绪后事,到下午穿寿衣咽气,全是算计。她的死标志着老大清的终结,留下无数烂摊子。
更新时间:2025-10-05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