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贝整改又遇冷,荣昌食堂火出圈,网友:3个原因,扎心又现实

最近餐饮圈的两桩事,像面镜子照出了消费者的真实心声——一边是西贝整改半年仍被质疑“没走心”,一边是荣昌政府食堂国庆日翻台3倍,2700人排队干饭。同样是“吃饭”,为啥差距这么大?

西贝的整改:动作做了,人心没暖

三个月前,西贝因“预制菜风波”被架在舆论火上烤。消费者这才发现,标榜“现做”的西北菜,不少菜品竟是中央厨房冷冻配送,连24个月保质期的冷冻西兰花都成了槽点。

压力之下,西贝急了。发道歉信、承诺2025年前门店现做、推免费代金券……动作看着实在:小米粥的金瓜泥改成了金瓜片,羊肉串现切现串,儿童餐的牛肉酱门店现炒,连上菜计时沙漏都撤了——怕延长时间影响体验。

可消费者不买账。有人领了100块代金券冷笑:“够买四个半馒头,这是打发叫花子?”有人盯着整改公示嘀咕:“有机西蓝花-38℃急冻,听着专业,可谁信你们真1个月内用完?”更扎心的是,当初创始人贾国龙硬刚罗永浩“起诉到底”的傲慢劲儿,早凉了消费者的心。

现在的西贝,像极了班里被老师批评后补作业的学生——动作做了,却没答到“被理解”的及格线。消费者要的从来不是“我改了”的通知,而是“我懂你”的温度。

荣昌食堂的爆火:烟火气里藏着“笨功夫”

当西贝还在为信任挣扎时,江西荣昌的政府食堂火了。国庆当天中午,2700人涌进院子,550斤大米蒸光,250斤卤鹅售罄,连备用的86盘米饭都被扫空。队伍绕着院墙排半圈,游客举着手机直播“干饭现场”——这哪是政府食堂,分明成了“5A景区”新打卡点。

火的原因,就藏在最朴素的细节里:

第一,价格狠得接地气。 最贵菜10块,9个菜才58,比城中村快餐还便宜。游客举着装满卤鹅、烧白、猪油泡粑的餐盘笑:“以为政府食堂多贵,没想到比家里做饭还划算。”

第二,现做狠得有底气。 后厨几十号人,30年老师傅掌勺,星级酒店骨干帮忙,但最硬核的是“零预制菜”。卤鹅清晨现杀现卤,烧白提前4小时腌蒸,鱼香肉丝的泡椒手切,连洗碗工加班监控都敢晒。游客夹起一块烧白:“肉皮软得能抿化,梅干菜吸饱油香,这哪是食堂菜,是家里外婆的手艺。”

第三,味道狠得有灵魂。 8道招牌菜全是荣昌老味道:非遗卤鹅配秘制油碟,排骨烧土豆吸饱肉汁,猪油泡粑咬开米香混着油润,黄凉粉辣得过瘾……游客边拍视频边感慨:“来荣昌旅游,排3小时队吃食堂,值!”

更绝的是,这里没“高端餐饮”的距离感。开车能直接停食堂旁,免停车费;服务员操着本地话喊“妹儿,菜要辣不?”;连保洁阿姨都笑着提醒“米饭管够,别剩”。

两个饭勺,两种江湖

西贝和荣昌食堂的对比,像场关于“餐饮本质”的考试。

西贝输在“聪明反被聪明误”。整改时算着成本改菜品,推代金券当营销,却忘了消费者早被预制菜、高价低质伤透了心。贾国龙当年的强硬,本质是把“教育消费者”当策略,却丢了最该有的共情——你要的是“我改了”,他要的是“我信你”。

荣昌食堂赢在“笨得可爱”。不搞花哨营销,不玩概念包装,就用10块钱的卤鹅、现烧的烧白、公开的食材溯源,把“政府食堂”变成了“老百姓的厨房”。游客排的不是队,是踏实;夸的不是菜,是放心。

这两年,“情绪价值”成了消费热词。可老百姓的情绪价值多简单?不过是“菜是热的,价是实的,心是真的”。西贝花大价钱整改,不如学荣昌食堂把“现做”刻进骨子里;推100块代金券,不如把菜价标实在点。

餐饮的江湖,从来不是比谁营销更会,而是比谁更懂——老百姓的饭勺,端的是烟火,称的是真心。

下次路过荣昌,不妨去政府食堂排次队。不为打卡,就为尝口热乎的卤鹅,看看什么叫“把老百姓放在锅里煮”的生意经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10-05

标签:美食   荣昌   食堂   现实   原因   网友   消费者   金瓜   政府   游客   老百姓   餐饮   干饭   猪油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