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陈述所有内容皆有可靠信息来源赘述在文章结尾。
近年来,不管是结婚人数还是生育率,都在不断地下降,2022年全国结婚登记数为683.5万对,较2021年下降10.6%。
而2023年回升至768.2万对,同比增长12.4%,结果让人没想到的是,到了2024年,结婚数量直接创下了40年新低!
从历年结婚对数的统计表上可以看到,自从2008年突破了1000万对之后,就一直是不断上升的趋势,在2013年的时候,创下了历史新高,直接达到了1346.9万对。
可在这之后,就开始了一路下滑的趋势,平均每年减少了七十多万对,2022年跌到了683.5万对。
根据网上的数据可以得知,结婚人数一直在不断下降,结婚的年龄却在不断的上涨,而且年轻群体结婚的意愿也在持续走低。
这一数据的背后,也是多重因素的叠加的影响,不仅仅是结婚意愿降低,经济压力、婚育成本,以及高房价、高教育支出与职场竞争压力,使得许多年轻人推迟婚期。
再加上女性受教育成都提升,以及短视频的兴起,让一些女性知道可以不靠婚姻生活,靠自己也能活得精彩,婚姻也就不再是“必需品”。
而且个体主义的兴起,一些没有固定工作的人,也可以靠自己摆摊赚钱,再加上短视频的推广,也能赚得盆满钵满。
这让大家靠自己也能过得不错,也就摆脱了“先成家后立业”的模式,随着大家的婚姻观念转变,即使是一个人也能生活的很精彩,结婚也变得没有那么重要了。
2022年也因为受到了疫情的影响,大家没办法正常出门社交约会,事业也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响,好像所有的计划都被迫往后推迟了一些。
所以到了2023年,结婚人数出现了一个反弹,有不少准备22年结婚的人,因为疫情只能推迟到23年,所以出现了补偿性结婚潮的现象,导致23年结婚人数上升到了768万对。
可这种增长并未改变长期趋势,有数据显示,2023年结婚登记数仍低于2019年水平,且初婚年龄推迟至28.6岁,较2010年推迟近4岁。
尽管短期因素推高了数据,但适婚人口减少、婚育成本高企等结构性矛盾依然存在。所以到了2024年,结婚人数骤降至610.6万对,较2023年减少157.4万对,降幅达20.5%。
这一数据创下自1980年以来的最低纪录,甚至低于2020年疫情初期水平。而离婚登记数则从2023年的259.3万对升至262.1万对,形成鲜明对比。
结婚的人越来越少,而离婚的人却是越来越多,有网友觉得是适婚年龄人口在持续减少,还有就是大家对观念的变革。
以前结婚的人虽然多,但大多数都是凑合过日子,更是有不少人都是为了孩子,选择不离婚在一起将就过。
可如今经济独立的人越来越多,一个人抚养孩子已经不算是负担,虽然会辛苦一些,但孩子在快乐的氛围中长大,总要比天天看到父母吵架的要好。
现在的年轻人也是主打一个活在当下,苦了谁不能苦自己,大家也都基本上是月光族,每个月挣的钱都用来吃吃喝喝,四处游玩。
房价的不断上涨也让大家感到压力倍增,随着各种节日纪念日的兴起,谈恋爱结婚的成本更是不断增加。
以前谈恋爱也就吃个饭,看个电影,生日的时候互相送个小礼物,可如今各种网上晒图,各种纪念日、生日都要送礼物,还一个比一个贵,不仅要精心挑礼物,还得送上一大束鲜花。
出去谈恋爱的项目也在不断的增加,虽然增加了很多幸福度,可成本也在不断上涨,也就让不少本就不富裕的人望而却步。
订婚结婚也同样是这样,以前的订婚宴可能也就双方家人坐在一起吃个饭,就结束了。可现在却不一样,三金变五金,订婚宴还要请摄影师拍照。
还需要精心装饰背景板、订婚蛋糕、摆件等等,又是一笔不小的花费,结婚也更是如此。
不少人看到网络上那些富丽堂皇的舞台,也幻想着自己在这样一个背景下结婚,肯定会非常幸福,可却忽视了所需要花费的成本。
在一些三线小城市里,场地稍微好看一些的,光是一天的场地费就需要上万,再加上婚礼的“四大金刚”,光是这一天的花费都得好几万了。
如果是不靠父母,又有多少年轻人可以靠自己的工资,撑得起如此大的花销呢?这应该也是结婚人口不断下降的原因吧。
所以很多年轻人不再把结婚生育当成是人生的必修课,如果缘分到了,那就自然而然携手走进婚姻的殿堂。
如果身边一直没有合适的,那就选择提升自己,努力充实自己的生活,不再强硬的到处相亲找一个差不多的对象结婚过日子。
随着大家的观念放开,有不少年轻人没有结婚就已经同居住在了一起,除了没领结婚证、没办婚礼,已经和婚后生活差不多了。
这样一来可以提前感受两人在一起到底合不合适,不至于说结了婚住到一起后,才发现生活中有很多难以调和的矛盾,到最后不是天天吵架就是走到了离婚。
而结婚人数的下降,伴随着的就是生育率的下降,那么人口老龄化也就越来越严重,对此,国家已经开始尝试调整这一趋势。
2025年5月实施的婚姻登记“全国通办”政策,打破了户籍限制,为异地就业群体提供了便利。
结婚也不再需要户口本,只需要拿着身份证就能办理,甚至还有许多地方推出了婚育补贴,试图通过这些来降低婚育成本,达到提高婚育人数的目的。
但不管怎么样,婚育都是人一生中大事,希望大家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另一半,没找到的话也没关系,自己也能独自精彩。
在阅读此文后,烦请您点赞评论+关注,方便您及时观看最新内容,您的支持是我更新的最大动力,非常感谢!
信源来自:
光明网2025年5月10日关于“民政部回应领证不再需要户口本”的报道
新浪财经2025年2月11日关于“中国历年结婚、离婚登记大数据!”的报道
更新时间:2025-05-25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