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懂成分,面膜党的必修课

美白面膜、补水面膜、抗皱面膜……仅仅看面膜包装上的名称就加购物车可能会踩雷哦~会看成分,才能挑到符合你需要的那一款。

省流版

面膜成分表中排在前面的成分通常含量较高,靠近末尾的成分可能只占很小的比例。

面膜成分可以分为基础成分和功能性成分,基础成分是大部分面膜都会添加的成分,功能性成分则是根据功效需求选择性添加的。

在选购面膜时,根据自己的皮肤状态和需求,对照产品成分表来选择,谨慎选择含有刺激性或致敏、致痘成分的产品。

成分排序,前多后少

根据《化妆品标签管理办法》(2021年版)第十二条规定,化妆品标签应当在销售包装可视面标注化妆品全部成分的原料标准中文名称,以“成分”作为引导语引出,并按照各成分在产品配方中含量的降序列出。化妆品配方中存在含量不超过0.1%(w/w,质量百分比)的成分的,应当以“其他微量成分”作为引导语引出另行标注,可以不按照成分含量的降序列出。也就是说,面膜成分表中排在前面的成分通常含量较高,而靠近末尾的成分则可能只占很小的比例。

认准功能性成分

面膜成分可以分为基础成分和功能性成分,基础成分是大部分面膜都会添加的成分,主要包括:水、增稠剂、乳化剂、防腐剂、pH调节剂等。功能性成分是根据功效需求添加的,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类,大家根据自己的皮肤状态和需求来选择。

有一些成分具有刺激性或容易致敏致痘,大家在选购时要多加注意。

1. 刺激性或致敏成分

乙醇、丙二醇:浓度较高时可导致皮肤干燥、敏感,干性和敏感肌肤需谨慎使用。

香料:虽然香味能提升使用体验,但香料往往是引起过敏反应的主要原因之一。

防腐剂:如甲基异噻唑啉酮、甲基氯异噻唑啉酮,这些物质刺激性较强,敏感肌要慎用。

2. 致痘成分

异丙醇:浓度较高时会导致毛孔堵塞。

矿油、植物油:容易堵塞毛孔,导致粉刺。

3. 孕妇慎用的成分

视黄醇、水杨酸、水杨酸衍生物对胎儿有潜在风险,孕妇应慎用。

警惕营销陷阱

有些商家宣称面膜越粘稠越好。其实,面膜稠还是稀和面膜好坏以及“营养丰富”没有任何关系,粘稠是因为加了黄原胶、卡波姆等增稠剂,想要多稠,就能调多稠。

没有任何一款单一的产品可以在短时间内彻底改变皮肤状态。因此,对于那些宣称可以立即见效或者具有神奇功效的产品应保持谨慎态度。

建议选择信誉良好的品牌,知名品牌通常会投入更多的资源进行研发,并严格遵守生产标准,从而保证产品质量。

供 稿:张志玮

来源: 上海疾控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10-19

标签:时尚   必修课   面膜   成分   增稠剂   含量   功能   噻唑   产品   需求   化妆品   基础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