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制造了雷军?

如今这场关于小米汽车的热潮,从头到尾就是一场景观资本主义的高配案例

雷军是营销舞台上的最佳主角,这也是一场表演,一切热捧都有代价。

一个科技企业家,一辆新品牌汽车,一套“家国情怀+自我奋斗”的叙事,被资本和平台联手包装成一场全民参与的流量秀。

这场秀有多真实,又能扛得住多少审视。

雷军“神化”的那一刻,小米车已经不是车了。

10月13日凌晨,成都天府大道,一辆小米SU7 Ultra因为碰撞失控起火,司机当场死亡。

有人拼命砸车窗救人,结果隐藏门把手无法打开,最后还得消防切割机介入。媒体《南方周末》第一时间曝光,但报道被很快删除。

这一切本不应该是舆论焦点,可偏偏因为车是小米造的,雷军背书的,事情变了味。

这已不是第一次争议。在此之前,小米车还因辅助驾驶事故导致三少女遇难,却在72小时后雷军才姗姗发声,舆论依然波澜不惊。

到底是谁给了小米如此“宽容”、是产品力还是所谓“粉丝经济”。答案显然是后者。

小米汽车用户平均年龄只有30.3岁,其中近六成人是雷军粉丝。他们买车很多时候不是为了用,而是为了“信仰”。

小米汽车既是一辆车,也是一个景观符号,甚至是年轻人的社交货币。

朋友圈发个提车照,不用写字,大家就懂你代表的是雷军、科技、精神中国制造,而不是车辆本身安全、实用这些传统标准。

雷军这套人设的力量,在短视频时代堪比核武。

正如法国社会学家居伊·德波在《景观社会》中所言:“在现代社会中,现实已经退场,一切变成了影像的表演,消费的幻象。”

小米车的爆红,是因为大众高度依赖短视频、社交媒体中那套镜头语言里的“场景”。

雷军开发布会泪目、亲手交车钥匙、穿工装下车间,这些视频构建了一个“值得信赖的硬核创业者”形象

这套形象只是剪辑出来的剧本而已,他希望你看到的就是你刷到的,我们看见的并不等于事实。

小米就是懂得“演”,而雷军,是这个剧本里最核心的一环。

小米并不是唯一一个吃到景观社会红利的选手。

就拿“鸡排哥”说事儿。一个普通地摊摊主,靠着短视频就能成为现象级红人,队伍排到三个小时,甚至还吸引韩国游客来打卡。

这不是“真诚者的胜利”,而是景观制造能力的胜利。

雷军和鸡排哥、拉面哥、理想汽车、周鸿祎,甚至某些失业vlogger一样,全都只是流量的容器

坐上流量的火箭,就能被营销机器推向高空。

流量永远是潮水,你今天被捧上神坛,明天也可能轰然摔下。一旦跌落,“信仰消费者”的信任也会以倍速崩塌

现在的雷军面对的不是产品竞争,而是消费逻辑反噬。

因为小米汽车与“雷军”深度绑定。好处是能快速推高声量与销量,坏处是任何对产品的批评,都会反过来指向他的人设。

这就形成了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格局。

即使发生了11万辆的主动召回、辅助驾驶BUG、小事故门把手打不开这些硬伤,某些知名大V第一时间的反应,居然不是用数据说话,而是转头“甩锅”司机,替小米洗地

这不仅是一个“产品问题”,而是一个“消费情感问题”。

你不在评论一辆车,而是在挑战一个图腾。

现在的资本和平台,真正可怕的地方不是洗脑,而是让你“自觉地”相信幻象

你以为视频里看到的是真实,其实那是被分发、设计过的样子。你上网是自在选择,其实每一次点击,早被算法“千人千面”精准喂养。

我们并不是被强迫消费,而是心甘情愿地为了“追求认同感”去买了一辆车、充值了一个符号、按下了支付按钮。

这不是自由,这是包装成小确幸的操控。

有人说,雷军是流量时代的“真男人”典范,是北大学霸+工程师精神的完美人设。

这种爆红的路径,也许只是运气。

同样勤奋、同样奋斗、甚至履历更硬的海尔总裁周云杰,如果不是某次采访时刚好坐在雷军旁边,谁会突然意识到“中国制造还有这么一个朴素企业家”。

这就是景观社会的最大不公平之处,辛苦不等于关注,资本选择你,你就能被塑造;错过了热度窗口,努力也变得安静无声

当技术红利触顶,当舆论开始回头看当初那些眼泪和演讲的动机,小米能否继续靠“景观价值”维系产品销量,是摆在所有国产科技品牌面前的共同命题

卖车是为了上路,不是上热搜。

中国品牌要走得远,不能再靠明星企业家和短视频幻觉起舞了。

这不是否认营销的力量,而是提醒企业别为流量所奴。真本事才是中国制造的护城河,不然今天是雷军,明天就是下一个被“消费”的鸡排哥。

资本从不陪跑,而是择机撤退。流量不是忠诚,只是短暂的聚光灯。

我们普通人也该从这场“流量、消费、景观的闭环”中保持一丝清醒。

别让每一次刷视频、点购买、发微博都变成一次对景观的投入,回归“真实世界”的关键,就是学会分辨:你是在买商品,还是在消费故事?

离开短视频,去闻闻花香,逛逛菜市场。

哪怕只是五分钟,你会发现,真实生活远比流量幻象更丰盈。

雷军是流量制造的神话,也是景观社会的标本。

在一个被媒介深度景观化的时代,企业与消费者都需要警惕:幻象可以点燃一切,但也可能烧掉理性。

卷营销不如卷产品,追人设不如追责任。雷军不是问题,小米汽车也不是问题,问题是:我们如何与“景观”相处?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11-11

标签:财经   雷军   小米   景观   流量   视频   汽车   幻象   产品   资本   真实   社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