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每日粮油,了解全球市场最新动态。
尽管在上周的中美贸易谈判取得实质性进展,中国有关方面宣告取消3月份实施的对美商品加征的关税,但因美国联邦政府资金短缺造成停摆,使得美国农业部出口报告迟迟无法更新,关于两国之间的大豆贸易一直处于不确定中。
不过,最新来自高粱市场的消息已经确认两国农产品贸易正式恢复。
据美国谷物与生物制品委员会主席马克·威尔逊周四在上海举行的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上透露,上周已有一批美国高粱启程运往中国。此举标志着在中美经贸关系经历了一段时期的波动与不确定性后,两国高粱贸易正逐步走向正常化。
此外,因中国减少对加拿大菜籽的进口,近半年来中印之间菜籽粕贸易增长迅猛。资料显示,印度农户通常在10月和11月播种油菜籽,本年度4-9月中国从印度进口48.8万吨菜籽粕,而上个年度的总体进口量只有6.1万吨。
得益于中国的强势进口需求,印度国内油菜籽价格已经高于每100公斤5950卢比,约合人民币484元,使得农户加大了当前的菜籽播种面积。
来自印度农业部数据显示,迄今油菜籽种植面积已达417万公顷,同比增长13.5%,最终种植面积有望超过去年的893万公顷,远高于五年均值790万公顷。
在黑海出口市场,俄罗斯计划将2026年度粮食出口配额设定为2000万吨,较2025年的1060万吨接近翻倍,除小麦和混合麦外,玉米与大麦等作物首次被纳入考量范围。
这一重大调整显示俄罗斯正积极扩张全球粮食市场份额,并对其他出口国构成竞争力。
另有消息显示,俄罗斯已成功通过途经阿塞拜疆的新铁路线路,完成首次对亚美尼亚的粮食供应任务,这标志着中断三十余年的俄亚铁路直运通道正式重启,将为俄罗斯扩大对南高加索地区的粮食出口创造新机遇。
其他方面,韩国饲料原料采购团体正在招标购买多达13万公吨的饲用小麦。

在国内市场,日前吉林燃料乙醇发布公告称,将于11月7日举行干玉米竞拍采购,此举可能意味着想要提前锁定粮源。
从更多消息来看,受新季玉米价格大幅走低推动,淀粉企业加工利润自10月中旬起回归盈利区间且持续攀升,吉林、河北、山东等地企业加工利润已突破100元/吨,刺激企业开工率提升,带动玉米采购需求;另一方面,饲料养殖领域虽仍处亏损周期,但存栏量维持高位,四季度饲用需求的刚需属性较强,即使明年一、二季度存栏预计环比下降,短期内需求支撑仍稳固。
此外,虽然近期随着东北运力收紧,11月1日起哈局等主要货运铁路运费趋于上涨,使得东北玉米外运有所下降,但今年华北雨水玉米玉米品质的影响已经有所显现,倒逼华北及南方饲料企业转向采购东北优质玉米,关内对关外优质粮源需求依旧旺盛。
不过,近期市场关于库存小麦拍卖的传闻一度导致市场出现看跌心理,因小麦与玉米存在一定替代效应。从市场传闻来看,此前市场传闻11月将投放2017年小麦库存,但上周消息更新为投放可能延期至11月底或12月,这一调整增加了小麦投放这一利空因素的不确定性。
以上就是今天的全部内容,感谢收看!
更新时间:2025-11-08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