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当今国际舞台上,债务违约早已不是新鲜事。
以美国明明国债已经违约无数次了,却就是不还,反而靠着上百次的拉高国债上限,继续欠下去。
可有这样一个国家,不仅在2021年提前全额还清了我国当年的贷款,还送上了价值百亿的能源“大礼包”。
这个国家究竟什么来头,所谓的能源百亿“大礼包”又到底是什么呢?
2021年6月,土库曼斯坦副总理沙里波夫专程来到中国驻土大使馆,带来了一个让外界意外的消息。
本国已全额还清2007年向中国借的81亿美元贷款,比约定还款期限还提前了3个月。
要知道,这81亿美元并非小数目。
当时土库曼斯坦全年GDP仅200多亿美元,这笔贷款相当于其全年经济总量的40%。
在全球经济受疫情冲击、多国忙着“赖账”的2021年,这样的主动还债显得格外亮眼。
同一时期,阿根廷拖欠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债务超400亿美元,斯里兰卡暂停偿还所有外债,可见土库曼斯坦在国际债务市场上有多么的“清流”。
而更让人意外的是,还款后不久,土库曼斯坦又主动提出升级合作。
不仅要把对华天然气年供应量从400亿立方米提至650亿立方米,还计划共建一条穿越地震带的超级能源管道。
当时消息传到国内的时候,不少国人都懵了。
有网友纳闷道,这是天上掉“馅饼”了吗,土库曼斯坦究竟为何对我国如此大方呢?
其实,这份沉甸甸的信任,并非凭空而来,而是源于十几年前一场“雪中送炭”的双向奔赴。
2006年,土库曼斯坦正经历独立以来最艰难的时刻。
作为全球天然气储量第四的国家,土库曼斯坦拥有被誉为“地下宝藏”的加尔金内什气田。
这个全球第二大天然气田,储量高达27万亿立方米,够全球人用整整7年。
可当时的土库曼斯坦,却连一口深钻井都打不出来。
更要命的是,长期以来,其天然气出口完全依赖俄罗斯中转,定价权被牢牢掌控,每年还要缴纳高额“过路费”。
2006年俄土能源合作破裂后,土库曼斯坦天然气出口暴跌40%,国家财政几乎崩溃,老百姓冬天取暖只能靠烧煤。
走投无路时,土库曼斯坦曾向西方国家求助。
美国、欧洲的能源公司纷纷找上门,拍着胸脯承诺提供资金和技术,甚至画出“年赚百亿”的大饼。
可等真正要签合同的时候,这些公司却纷纷变脸。
有的要求土库曼斯坦让渡气田50%以上股权,有的附加“改革司法体系”等政治条款,还有的干脆以沙漠开发风险太高为由撤资。
就在土库曼斯坦陷入绝望时,中国伸出了援手。
2007年,中石油代表带着方案赴土谈判,不仅承诺提供81亿美元专项贷款,还明确表示不附加任何政治条件。
贷款仅用于两个关键项目,开发加尔金内什气田,以及修建一条直达中国的天然气管道。
然而,承诺容易,落地却难。
加尔金内什气田位于卡拉库姆沙漠腹地,夏季地表温度高达50℃,冬季低至-10℃,昼夜温差超60℃,别说打井,就连设备运输都成难题。
中亚天然气管道更要穿越沙漠、戈壁、盐碱地,还要途经乌兹别克斯坦、哈萨克斯坦两个国家,协调难度极大。
面对这些挑战,中国团队拿出了“啃硬骨头”的劲头。
为了在沙漠里打井,中方派出多名技术专家,带着自主研发的大口径钻井设备驻扎现场。
白天顶着烈日调试机器,晚上在临时帐篷里研究方案,最终成功打出了气田第一口深达5000米的高产井。
当天然气喷涌而出的那一刻,现场的土库曼斯坦工程师激动得泪流满面,我们终于能自己开发宝藏了!
管道建设同样充满艰辛。
在哈萨克斯坦段的盐碱地,管道容易被腐蚀,中方团队创新采用3层防腐涂层技术,将管道使用寿命延长至30年。
在乌兹别克斯坦的戈壁滩,大型设备无法通行,施工人员就靠人力搬运零部件,每天徒步十几公里。
2009年12月,全长1833公里的中亚天然气管道正式通气。
当第一立方米天然气从土库曼斯坦输送到中国新疆时,土库曼斯坦全国放假一天,民众走上街头庆祝“能源独立日”。
这条管道彻底改变了土库曼斯坦的命运。
中国成为其最大天然气买家,每年稳定采购400亿立方米,相当于北京全年用气量的1.5倍。
有了稳定的收入,土库曼斯坦开始大刀阔斧改善民生。
在首都阿什哈巴德新建20所现代化学校、在列巴普州援建现代化净化水厂、翻新全国1.2万公里公路,让偏远地区的牧民第一次坐上了汽车。
2018年至2023年,土库曼斯坦GDP从407亿美元增长到606亿美元,人均GDP从6125美元升至8232美元,即便在2020年全球疫情最严重时,经济依然保持正增长。
还清81亿贷款后,土库曼斯坦的动作更显“格局”。
主动提出升级合作,送上一份价值超百亿的能源“大礼包”,而其中最引人注目的,便是中亚天然气管道D线的建设计划。
这条管道堪称超级工程,全长1000公里,其中840公里位于境外,60%的路段穿越地震烈度9度的山区,需要修建45条隧道,总长度达76公里,相当于8座长江隧道的工程量。
在地震频发的帕米尔高原边缘施工,难度堪比在刀尖上跳舞。
可中土双方只用了5年就完成了主体工程。
为了应对地震风险,中方团队创新采用“柔性管道”技术,让管道在地震时能轻微形变而不破裂。
2024年,D线首段通气,塔吉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首次接入中亚能源网络,这两个国家终于摆脱了对俄罗斯能源管道的依赖。
信源:澎湃新闻 2021年6月14日关于“土库曼斯坦:已按时并全额还清中国贷款”的报道
信源截图
从借钱开发到共同致富,从能源合作到全方位伙伴。
中土关系用十几年的时间证明,国家间的“铁哥们”,不是靠金钱堆砌,而是靠你有难时我伸手,我发展时带你走的真诚。
这种相互成就的合作模式,打破了强国掠夺、弱国依附的旧逻辑,为国际合作提供了新范式
真正的共赢,从来不是零和博弈,而是各美其美,美美与共。
更新时间:2025-09-24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