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阿姨今年56岁,是小区里公认的“靓妈”——永远穿得体面、头发乌黑发亮,看起来一点不像五十多岁的人。
她有一个习惯:每隔两个月染一次发,颜色固定是自然黑,因为她说这样看起来更年轻。
7月的一天,她像往常一样去熟悉的理发店。洗头、调染膏、分区涂抹——一切都和几十次之前一样。染完那天她照了几张照片发到朋友圈,评论几乎全是“气质真好”“看不出年纪”。
然而意外在两周后发生。
先是后颈皮肤发痒,她以为是天气热,没在意。后来越抓越红,还出现了细密的小水泡。接着,她开始出现低烧,感觉自己浑身没力气。去医院皮肤科,医生一看染发史,立即安排血液检测和过敏原检测。结果显示——王阿姨对染发剂中的一种成分产生了严重的接触性变态反应,并且引发了全身炎症。医生严肃地告诉她:
“你这种情况虽然没有直接导致癌症,但长期频繁染发,确实可能增加某些癌症风险。”
这句话让王阿姨心里一震。她一直以为,染发只是让发质变差,没想到会和癌症扯上关系。
她回家后上网查资料,被吓了一跳:哈佛大学曾做过一项覆盖十多万人的长期研究,针对染发和癌症的关系,结果不容忽视。
这让她下定决心——以后染发,一定先做功课,不能再盲目了。
哈佛医学院布莱根妇女医院的研究团队,曾在世界顶级医学期刊《英国医学杂志》(BMJ)发表论文,调查了11.7万名美国女性护士,跨度长达36年。
研究结果很有意思:
具体数据:
换句话说,偶尔染一次发风险不算高,但年年、多次染发的习惯,会让部分癌症的概率显著提升。
染发劑并不是单纯的“染料”,它是一个化学调配的复杂配方。哈佛研究中,科学家特别提到了一个成分:对苯二胺(PPD)。
而不正规的“三无产品”或劣质染发膏,往往含量超标甚至混入其他重金属(汞、铅),这些才是真正需要怕的东西。
很多人对“染发致癌”半信半疑,但其实即便不谈癌症,染发的风险也不少。
谣言一:长白头发的人不易患癌
谣言二:白头发拔一根长三根
谣言三:黑芝麻、黑枸杞能让头发变黑
作为医生,我建议染发的人群务必遵循这6点安全原则:
很多人减少染发是为了所谓“防癌”,其实更直接的好处是保护你的免疫系统和肝肾功能。
因为化学染剂里很多成分需要由肝脏代谢、肾脏排泄,无形中增加了器官负担。长期频繁染发的人,肝肾功能可能比同龄人大幅下降,这也是我在门诊内发现的一个规律。
哈佛大学36年的大规模研究告诉我们:
染发本身不是洪水猛兽,但不要为了美丽忽视健康。
任何时候,身体的安全都比颜色的漂亮更重要。
你染发的频率是多少?有没有遇到过染发后皮肤不适或其他异常?如果要染发,你会怎么选择产品?
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的故事,你的经验可能会帮助正在犹豫的人更安全地决定。
参考资料
[1] 《经常染发会致癌,是真的还是假的?看看这些研究是怎么说的》. 健康榨知机 2023-06-15
[2] 《白头发会越拔越多吗?》. 健康湖北 2023-05-10
[3] 《染发对身体到底有哪些危害?做到这6点可放心染发》. 成都商报四川名医 2023-05-22
[4] Zhang RN, et al. Hair dye use and cancer risk: Women's Health Study. BMJ, 2020.
更新时间:2025-09-29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